〔俄苏〕 索洛乌欣 人们很久以前已经知晓, 如果两个人绝交 谁爱得浅,谁坚决, 谁爱得深,谁软弱。 经过这些不幸的日子; 我可以说出另一种观点; 爱得深的,他富有, 爱得浅的,他贫寒。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四四》原文及赏析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是很经典的一部作品,关于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四四》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呢?来了解一下吧。
2024-09-10
〔俄苏〕 索洛乌欣 人们很久以前已经知晓, 如果两个人绝交 谁爱得浅,谁坚决, 谁爱得深,谁软弱。 经过这些不幸的日子; 我可以说出另一种观点; 爱得深的,他富有, 爱得浅的,他贫寒。
〔俄—苏〕 索洛乌欣
人们很久以前已经知晓,
如果两个人绝交——
谁爱得浅,谁坚决,
谁爱得深,谁软弱。
经过这些不幸的日子;
我可以说出另一种观点;
爱得深的,他富有,
爱得浅的,他贫寒。
在漫漫长夜中,
突然传来天外的呼声:
天呵,对她怜悯些吧,
给她一点爱情。
(严永兴 译)
索洛乌欣(1924— )苏联著名作家。以创作抒情短篇小说和诗歌闻名。
一首诗就是一幅画。索洛乌欣的诗《人们很久以前……》描绘的就是这样一幅画:一位少女站在旷野里,凝视着眼前的河水,风蹂躏着她那洁白的迷你裙和那乌黑的秀发,又把她的眼睛吹出了泪水。站在风中,痛苦在心底摇曳,她失恋了,然而爱却深深地扎根在了她的心里。她的世界也就成了诗中的漫漫长夜,在这漫漫长夜中,如果突然从天外传来一句呼声:“天呵,对她怜悯些吧,给她一点爱情。”也许她会少些痛苦,多些安慰。
索洛乌欣以对一位失恋的女孩的同情之心结束了这首诗,他同情那女孩,同情所有因失恋而痛苦的人。这样的结尾,发出了每个人的心声,把诗和读者在潜移默化中融为一体。
为什么这首诗以怜悯之情结尾? 因为:
人们很久以前已经知晓,
如果两个人绝交——
谁爱得浅,谁坚决,
谁爱得深,谁软弱。
失恋了,痛苦了,为什么会得到如此多,如此大的同情?人的一生可以遇到很多困难,经历许多痛苦,为什么偏偏失恋的痛苦最易让人接受,最易让人理解,最易让人同情? 因为失恋的人无法遗忘曾改变她生活的惊天动地的爱,因为她爱得深爱得真,她付出的是真情,可得到却是虚无。在爱的天平上,她的托盘已沉入海底,这也是人们早已知道的,如果两个人绝交,爱得深的软弱,爱的浅的坚决。
这首诗以朴实的语言,浅显的语意开篇,通过对比引出失恋后的两种态度。使读者一经触及便被那灼人的情感所笼罩。顿时,心中涌起对弱者的怜悯,对虚情人的憎恶。也使读者深深体会到失恋的痛苦。
这首诗描绘出失恋后两种不同的态度后,像流水一样,顺势而下,继续引出富有深意的诗句:爱得深的,他富有,爱得浅的,他贫寒。”一改开篇时那传统的禁锢在人们头脑中的古老的话题,而给人一种潜在的力。失恋后的那段不幸的日子,要忍受痛苦的折磨,也许泪水在眼底,心里不停地问自己:“这些都是为什么?”可过后,你一定会更怀念这段人生的间隙,因为这间隙,比你快乐时更值得珍惜,它使你回味反思,使你得到的更多,更充实。相反,如果你是一个薄情者,无论如何也不能体会到这一切,因为他“贫寒”。
诗写到这里,戛然而止,而转向对失意人的怜悯。表面上显得有些太突然,好像有种上下段脱节的感觉,可你抓住诗内所隐藏的“情”,你就会有另一种感觉,这样的结尾是必然的。爱得深,失恋的痛苦,失恋后的淡淡失落,失落后的富有……有谁不为之动情,有谁不会想到那痛苦的人儿,伴随着这样的同情心,读者和诗人内心里都会跳动着同一个音符:“对她怜悯些吧,给她一点爱情。”那么这样的结尾也是情理之中的。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