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什么一直坚持北伐?原因可归纳为四句话——北伐总结(2)

【导语】:

诸葛亮为什么一直坚持北伐?原因可归纳为四句话北伐总结(2) 有不少人疑惑魏蜀吴三国鼎立,魏国很少主动进攻蜀汉,诸葛亮为什么要不停的北伐? 私以为主要有四大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为了政

  诸葛亮为什么一直坚持北伐?原因可归纳为四句话——北伐总结(2)

  有不少人疑惑魏蜀吴三国鼎立,魏国很少主动进攻蜀汉,诸葛亮为什么要不停的北伐?

  私以为主要有四大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为了政权的正统性。

  蜀国的国号是“汉”,称之为蜀汉,只是后世为了区别于西汉,东汉,以及后来的成汉,后汉,北汉政权,以免发生混乱。

  汉这个国名就代表了这是一个全国政权,至少也是一个以统一全国,恢复汉室作为目标的政权,而不是一个偏安一隅的地方割据势力。

  “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这个国家天然就要讨伐曹魏政权,还于旧都,这不仅仅是蜀汉的政治口号,也是战略目标。

  如果不北伐,就沦落为进入四川的外来政权,执政的根基就失去了,居于领导层地位的荆州派很可能在历史演变过程中逐渐失去领导地位,甚至边缘化,这样的话,“汉”国就真正变成蜀国了。

  后来的历史证明,蜀汉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固然一定程度上保全了国力,却也让益州士族的政治话语权上升,直接导致了邓艾兵临城下时,蜀汉朝廷投降派的声音成了主流。

  第二个原因,是避免魏蜀国力差距进一步拉大。

  曹魏曾经打算进攻蜀汉,一劳永逸地解决诸葛亮北伐入寇这头疼的问题。

  中书监孙资反对。曹魏有九个州,蜀汉就一个州,孙资认为,只要曹魏分兵防守好边境险要,以九个州的资源,足够通过正常发展在实力上碾压蜀汉,拖得越久,这国力差距就越大,根本不用冒险进攻蜀汉,蜀汉自然就疲敝了。

  以今日见兵,分命大将据诸要险,威足以震摄强寇,镇静疆埸,将士虎睡,百姓无事。数年之间,中国日盛,吴蜀二虏必自罢弊。《资别传》

  这个道理,诸葛亮是懂的,因而他在《出师表》里提出“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如果大量有经验的将士逐渐阵亡,“兴复汉室”的希望也就变得越发渺茫。

  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后出师表》

  因而通过战争,获得土地,人口,战略空间,打乱魏国发展节奏,挫败曹魏通过保守战略,拉大蜀魏国力差距,从而被消灭的战略企图。

  毛泽东也对诸葛亮北伐持肯定态度。长征时,他以诸葛亮的例子,解释北上抗日才有战略空间和发展前景,南下川康,看似保险,实为自入天牢,早晚必失败。(央视《长征》剧情)

  割据四川的政权还有公孙述的“成家”立国12年;成汉,立国43年;谯蜀,立国9年;前蜀,立国18年;后蜀,立国33年。

  其中,蜀汉从221年道263年,立国42年,但刘备事实上于214年即割据成都,相当于立国49年,是所有割据四川的政权中时间最久的。与诸葛亮进取型国策,不无关系。

  第三个原因,陇右是蜀汉进取与存亡关键。

  诸葛亮北伐五次,如果加上曹真伐蜀的那次自卫反击战,勉强也可以算六次。

  虽然进军路线不同,但战役目的地基本都是陇右。

  罗贯中在小说中,直取本质,处理成“六出祁山”,还是很有道理的。一旦夺取陇右,魏国的凉州和西域就成了飞地,驻军也不多,完全可以被蜀汉攻下。这样,蜀汉与曹魏就大致形成秦与东方六国形势,又像西岐与殷商的态势。

  以蜀汉更开明的民族政策,关西地区丰富的战马,士兵等资源,本来有利于曹魏的时间因素,就转移到蜀汉一方,假以时日,重现秦灭六国,统一天下,也不是不可能。因而夺取陇右,是蜀汉的战略通道,也可以说是蜀汉生死存亡之地。

  第四个原因,诸葛亮时代,蜀汉拥有局部战术优势。

  诸葛亮时代,蜀汉的总兵力有十几万。

  这个观点,经常被骂得狗血淋头,因为《后主传》明确记载“户二十八万,男女口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

  这个兵力的时间点,是在灭亡时。

  蜀汉经历过两次重大战略调整,诸葛亮时代的进取调整为蒋琬费祎时代的保守,然后再调整为刘禅“自摄其政”时代(也可以叫做姜维时代的进取。

  在保守时代,蜀汉的兵力被缩减,到了“姜维时代”,因为姜维是职业军人,朝政不是他的本职工作,虽然国策改为进取,但无法改变这种兵役格局。以蜀汉灭亡时的兵力数量直接套用到诸葛亮时代,毫不客观。

  诸葛亮时代有多少兵力呢?答案同样出自《后主传》。

  诸葛亮囤兵汉中时,有刘禅令他出征的诏书,就收录在《后主传》里,诏书中有言“今授之以旄钺之重,付之以专命之权,统领步骑二十万众,董督元戎,龚行天罚,除患宁乱,克复旧都,在此行也。”

  当然,这里的二十万,肯定略有夸张,但这种官方诏书,过分夸张也不可能,因而蜀汉在诸葛亮时代,十几万的总兵力,肯定是有的。这也可以解释,为何诸葛亮可以一战带出十万军队北伐。

  别的史书也可以印证诸葛亮北伐大军可以达到十万人规模。

  帝弟孚书问军事,帝复书曰“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晋书·宣帝纪》

  春,二月,亮悉大众十万由斜谷入寇,遣使约吴同时大举。——《资治通鉴·魏纪》

  因为与羌胡民族关系紧张和运粮BUG,曹魏在陇右的兵力,很难达到太大规模,即使加上关中集团,也大多数处于劣势。

  至少在兵力上,蜀汉(仅限于诸葛亮时代对陇右,是有兵力优势的,兵力优势可以转化为战术优势。在陇右,至少从战术上看,并不是蛮干,有相当的可行性。

  既然如此,诸葛亮为什么没有取得北伐的最终胜利呢?

  第一个原因,苍天吝啬的只给诸葛亮留下了六年半的时间。

  官渡之战后,曹操平定河北,用了七年;刘备占领益州,一共用了五年,六年半的时间,确实太不宽裕。

  有学者认为,诸葛亮北伐,看似失败,事实上曹魏的损失更大,如果长期坚持,以陇右的防守和补给困难,首先撑不下去的,会是魏国,夺取陇右,打败曹魏,是早晚之事。

  若此人(诸葛亮不亡,终其志意,连年运思,刻日兴谋,则凉、雍不解甲,中国不释鞍,胜负之势,亦已决矣。昔子产治郑,诸侯不敢加兵,蜀相其近之矣。——张俨《默记·述佐篇》

  诸葛亮死后,政策由进取改为保守,近20年没有主动对曹魏发动大规模战略进攻,使诸葛亮打下的北伐基础和大好形势,化为乌有。

  第二,曹魏处于短暂的“君明臣贤”时期

  魏国西部战区的主要领导人也采取了非常正确的应对措施。魏明帝曹叡是非常英明的君主,但只限于前期,每次都能做出最正确的决策,派出最合适的指挥员。

  曹真,司马懿,郭淮,张郃,费曜,郝昭等人的配合非常好。

  但诸葛亮死后,曹叡开启了“昏君模式”,大修宫殿,骄奢淫逸,更因为接班人和辅政大臣的错误选择,导致了君权旁落,后来更有司马懿与曹爽半公开的矛盾,曹魏西部战区司令也一度变成名气很大,但没有什么作战经验的夏侯玄,辽东公孙渊也发动叛乱。

  但此时,蜀汉却再也没有诸葛亮这种战略和战术家发动北伐了。等到姜维再次北伐,司马氏已经进入到第三代掌门人司马昭时期,早就巩固了朝中势力。

  曹魏天下终于有变,却已经没有人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了。

  第三,不能不承认,诸葛亮在战场上的运气,着实差了点。

  第一次北伐,希望最大,错用了马谡;

  第四次北伐,已经取得战场优势,碰上李严这个“猪队友”;

  第五次北伐,也颇有胜算,败在了自己的健康。

  四次重大军事行动,(完全可以把第二次北伐与第三次北伐算作同一次军事行动),居然有三次败于意外因素,75%的比例,运气实在太差。

  反观曹魏,曹真被吸引到郿城的时候,有张郃及时补位,挑起大梁;司马懿撑不下去的时候,有郭淮从从羌胡获得的救命粮,还有曹叡专程派军保护下的一点点军屯粮草;司马懿多次发生敌情预判错误的时候,有郭淮即使指出,做出正确建议。

  诸葛亮却不得不一边操心国政,一边协调与“腹有有鳞甲”的李严关系,一边处理杨仪,魏延这势如水火,连同在一起坐下都做不到的冤家的矛盾,一边制定战略战术,一边连打20军棍这样的事情都要亲自过问。

  诸葛亮是一个人,带着好几个猪队友开团;司马懿身后却有曹叡,郭淮,辛毗这些神队友打配合。

  诸葛亮能在这种不利局面下,打得同为军事家的司马懿龟缩不出,不容易了!

  那诸葛亮是不是军事家呢?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下一期再说。

  相关人物

  每回主要内容简介

  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一二二二三二四二五二六二七二八二九三十三一三二三三三四三五三六三七三八三九四十四一四二四三四四四五四六四七四八四九五十五一五二五三五四五五五六五七五八五九六十六一六二六三六四六五六六六七六八六九七十七一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七七八七九八十八一八二八三八四八五八六八七八八八九九十九一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九六九七九八九九一百一零一一零二一零三一零四一零五一零六一零七一零八一零九一一零一一一一一二一一三一一四一一五一一六一一七一一八一一九一二零

  重要情节官渡之战舌战群儒煮酒论英雄温酒斩华雄桃园结义夷陵之战千里走单骑华容道释曹三顾茅庐三分归晋遗恨五丈原赵云救阿斗赤壁之战许褚斗马超草船借箭空城计火烧赤壁横槊赋诗杨修之死智激周瑜张飞威镇长板桥刮骨疗毒关羽败走麦城关羽单刀赴会三气周瑜七擒孟获

  每回原文及解析

  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一二二二三二四二五二六二七二八二九三十三一三二三三三四三五三六三七三八三九四十四一四二四三四四四五四六四七四八四九五十五一五二五三五四五五五六五七五八五九六十六一六二六三六四六五六六六七六八六九七十七一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七七八七九八十八一八二八三八四八五八六八七八八八九九十九一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九六九七九八九九一百一零一一零二一零三一零四一零五一零六一零七一零八一零九一一零一一一一一二一一三一一四一一五一一六一一七一一八一一九一二零

微信搜索公众号【杯茶读书(bcbeicha)】关注后,在对话框发送人名,获取相应的人物分析,如:诸葛亮。回复回目,获取相应回目的内容简介、分析及读后感,如:三国演义1。其他更多的回复关键词等你探索,如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儒林外史等……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手机访问 经典文学作品

热门推荐
  • 曹操有军事布局,那么孙权呢?

    上一章说到,巴西之战过后,曹魏集团在汉中无力南侵,巴西郡自此获安。此一胜仗对刘备来说,可谓意义非凡。张飞打败了张郃,对稳固刘备在益

    2021-12-21

  • 诸葛亮和司马懿谁更厉害?

    评司马懿 在《演义》中,司马懿被描写成为一个城府极深、屠杀和禁闭曹氏宗室的奸臣。据历史记载,东晋明帝司马绍听司马懿是靠虚伪、

    2021-12-21

  • 三国蠢人

    最近在网上看到有人把荀彧说成是蠢猪,理由是他跟了曹操一辈子,到最后才看透曹操的野心,死了不值得同情。 当时我心里就说话了这简直

    2021-12-21

  • 孙权的人事任命

    上一章说到,第二次濡须之战结束后,曹操把曹营之中能征善战的将领大部分都留下来监督孙权了。 那么孙权又会如何布局呢? 第十三章布

    2021-12-21

  • 重返三国现场:大汉绝唱——满城汉墓

    1968年5月23日,北京军区工程兵第六工区165团8连为了开展国防战备工程建设,来到位于河北保定西北21公里处满城县的陵山,进行爆破作业,

    2021-12-21

  • 三国后期人才凋零的原因?

    为什么后期人才凋零?其实大家都专注于政治斗争去啦 一直有后期人才凋零的法。老规矩,依然将这个锅交给罗老去背。因为罗贯中没费太

    2021-12-21

  • 曹彰又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上一节介绍了曹操主要的妻妾和子女,最后夺嗣之争成了三人斗地主,也就是曹丕、曹彰和曹植。然而有一位在第一回合就淘汰出局了。 那

    2021-12-21

  • 刘备暗中提拔的这员上将又是谁?

    刘备死前提拔一员猛将,不仅为关羽报了仇,还为诸葛亮出了气 刘备刘皇叔的大名,相信已经是无人不知,对于酷爱历史的伙伴们来更甚!从结果

    2021-12-21

  • 蜀汉的五虎将,他们的封神之战分别是什么?

    五虎上将封神之战赵云长坂坡之战,张飞当阳桥怒吼,其余3人呢 中,最受人们喜欢的无疑是蜀汉的五虎上将,他们各个武艺高强,而且还具有很强

    2021-12-21

  • 三国十大帅哥周瑜只能排第五?

    十大帅哥排名,周瑜只能排第五,第一只能是他 时代,群雄逐鹿,英雄辈出,在那一个特殊的时代,涌现出的英雄人物,大家都非常熟悉,随口都能上几

    2021-12-21

  • 诸葛亮的身份真的只是一介有才的平民吗?

    诸葛亮的真实身份是啥!原来我们都被《演义》骗了 从小学就读,诸葛亮就成为无数粉眼中的偶象。 不是只有我这么认为的,你若问问10个

    2021-12-21

  • 曹仁曹洪曹纯为何如此强悍?

    受《三国演义》影响,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三国的猛将大都在刘备麾下排名前十的武将有六个都是蜀汉的。 五虎上将武功盖世,无论是曹魏五

    2021-12-21

  • 曹植的核心成员又是什么人呢?

    上一节说到,曹彰在夺嗣之争中,第一回合就淘汰了,便剩下曹丕和曹植,他们二人的核心支持者分别是 曹丕陈群、吴质、朱铄[shu]、司马懿。

    2021-12-21

  • 曹操很难决定曹丕抑或曹植来继承他的事业?

    上一节介绍完了曹丕一派的核心智囊陈群、吴质、朱铄、司马懿。这一节我们接着介绍曹植一派的核心智囊杨修、丁仪、丁廙。 第十四

    2021-12-21

  • 曹丕争夺世子之位是采用隐忍的谋略来?

    前两节我们分别介绍完了曹丕和曹植的智囊团,接下来,双方团队的智囊团正准备着新一轮斗争,他们将如何开启第一次交锋呢? 第十四章 夺

    2021-12-21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经典文学作品jdwxzp.com 2016-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