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发生了战争》 1987 彩色片 81分钟 苏联高尔基儿童制片厂摄制 导演:尤里卡拉 编剧:鲍里斯瓦西里耶夫(根据鲍里斯瓦西里耶夫同名小说改编) 摄影:瓦吉姆谢苗诺维奇 主要演员:尤丽娅
《志愿军:存亡之战》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李想是怎样的
《志愿军:存亡之战》是很经典的一部电影,目前正在热映,其中有很多经典的人物,来了解一下其中的人物形象分析吧。
2024-10-08
《后来发生了战争》 1987 彩色片 81分钟 苏联高尔基儿童制片厂摄制 导演:尤里卡拉 编剧:鲍里斯瓦西里耶夫(根据鲍里斯瓦西里耶夫同名小说改编) 摄影:瓦吉姆谢苗诺维奇 主要演员:尤丽娅
《后来发生了战争》
1987 彩色片 81分钟 苏联高尔基儿童制片厂摄制 导演:尤里·卡拉 编剧:鲍里斯·瓦西里耶夫(根据鲍里斯·瓦西里耶夫同名小说改编) 摄影:瓦吉姆·谢苗诺维奇 主要演员:尤丽娅·塔尔霍娃(饰维卡) 伊琳娜·契尔尼岑柯(饰伊斯克拉)娜塔丽娅·涅果达(饰济娜) 符拉基米尔·扎曼斯基(饰留别列茨基) 尼娜·鲁斯兰诺娃(饰伊斯克拉之母) 本片获1987年西班牙国际电影节大奖,波兰国际电影节大奖
【剧情简介】
一张旧得发黄的照片占据了整个银幕。这是九年级二班的合影。校长站在中间,他的周围是女生,男生在两侧。
画外传来校长的声音。他告诉观众,这张照片上的孩子们来不及长大就离开了人世。镜头渐渐地把照片上被时光冲淡了的少男少女们的面容幻化成男女主人公们生前的中学生活。
九年级二班的济娜在家里的穿衣镜前自我欣赏。突然班里的共青团副书记伊斯克拉来告诉她,同学萨什卡因故不能继续升学,想去工厂做工。为帮助萨沙,她俩决定去找同班同学维卡·留别列茨卡娅的父亲留别列茨基。维卡的父亲是一个飞机制造厂的领导,有名的设计师。
维卡热情地欢迎女友们。她长得很美。她既不像伊斯克拉那样是个招人喜欢的胖姑娘,也不像济娜那样是个可爱的小精灵。她身材匀称,那双灰色的大眼睛的眼神也与众不同,好像透过交谈者看着远方,看着只有她维卡才看得见的远方。也许这个远方非常美好,因为维卡总是望着它露出笑容。维卡和济娜同桌八年,她俩很要好,伊斯克拉却觉得维卡的举止总有一些孤芳自赏的味道。
1940年新学年开学那一天,九年级二班的同学们聚集在一起向班主任瓦莲德拉献花。这一天新校长尼古拉·罗马欣到任。罗马欣的教育思想与瓦莲德拉不同。他认为,人不应该靠指示活着。而应该靠思想。这主导思想是,培养新型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公民。
同学们聚集在阿尔乔姆家为他祝贺16岁生日。维卡念了一首叶赛宁的诗,并把叶赛宁诗集借给伊斯克拉。第二天,班主任瓦莲德拉却批评伊斯克拉不该念颓废派诗人的诗,而当她得知生日聚会上的诗是维卡念的,便不再提此事,因为她认为,“维卡是个严肃认真的姑娘”,而更为重要的是,“她父亲是市里有名气的设计师,是我们市的骄傲。”
为了让维卡也了解老师的批评意见,伊斯克拉和济娜来到维卡家。在这里伊斯克拉见到了维卡的父亲留别列茨基,并且获知,他和伊斯克拉的母亲在国内战争时期在一个师里打过仗。姑娘们还和维卡的父亲一起探讨了艺术问题。留别列茨基对姑娘们说,他“更加喜欢问号压倒惊叹号的作品。惊叹号是用来指东西的食指,而问号则是一个勾,要从你的头脑中勾出答案。艺术应该唤醒思想,应该让人惶惶不安从而达到使他们为别人的痛苦而痛苦……”他还告诉姑娘们,列宁的教导是,“真理的可靠性和合理性应当不断受到检验”。留别列茨基的这番话引起了伊斯克拉关于“什么是真理”的深深思考,而伊斯克拉的母亲,这位1917年入党的政委,则认为,伊斯克拉“应当学习的是真理本身,而不是学习证明真理的本领”。
一个夜晚,济娜和阿尔乔姆在离维卡家不远的街心小花园里漫步,后来他俩坐在一条长椅上谈心。几辆轿车驶到那座大楼前。稍过片刻,他俩突然看见留别列茨基从大楼里出来。他弯着腰、拖着两条腿,蹒跚而行。一些党中央委员会的特工人员随其前后。维卡紧跟着跑出来,高呼“爸爸!爸……”但特工人员粗暴地把维卡推到一旁,不准她接近父亲。
济娜被这深夜逮捕的一幕吓呆了。她惊恐万状地跑到伊斯克拉家,把这可怕的消息告诉了伊斯克拉母女。
伊斯克拉的母亲到学校来找校长罗马欣商量怎样照顾维卡的生活。校长认为,留别列茨基是清白无辜的,应当把情况通知党组织。伊斯克拉的母亲却请求校长不要这样做。她无可奈何地说:“我了解留别列茨基是在国内战争时期,后来在市机关里一道工作。有时我想,我到什么时候会硬撑到支持不住垮下来呢?有时我又想,我已经垮下来了……”
父亲被捕了,成了“人民的敌人”。维卡被班主任瓦莲德拉要求在全校同学面前宣布和父亲脱离关系。维卡陷入了绝境。瓦莲德拉还要求伊斯克拉主持会议将维卡开除出共青团。但是伊斯克拉认为维卡本人是无罪的,她不能忍受女教师瓦莲德拉折磨和摧残少年人心灵的举动,当她当着班主任的面断然拒绝主持这样的会议时,气愤至极地昏倒了。
为了安慰维卡,同学们结伴来到郊外的小山坡上游玩。篝火在燃烧,兰吉斯和维卡在小树林里漫步。维卡知道兰吉斯对自己倾心已久。他俩走到山崖边,望着山下清澈的小溪,维卡问兰吉斯:“兰吉斯,你爱我吗?”兰吉斯回答:“……非常爱。”维卡又问:“你会爱我很久很久吗?”兰吉斯说:“会的。”这时,维卡要求兰吉斯:“吻我吧,兰吉斯。拥抱我吧!抱紧点儿!”
可是兰吉斯既不会亲吻,也不会拥抱。青年时代永远是渴望与畏怯搏斗的时代。他双手笨拙地抓住维卡的双肩,腼腆地凑近维卡的嘴唇,温存地吻她,然后用双臂把维卡紧紧地拥抱。维卡偎依着他,她那双灰色的大眼睛望着小河对岸的远方。
维卡自杀了,她宁愿自绝而不愿受辱。九年级二班的全体同学决定为她举行安葬仪式。校长罗马欣也决定学校在葬礼的那天不上课,并要求高年级的学生去为自己的同志,为惨死的同学维卡·留别列茨卡娅送葬。
秋雨淅淅沥沥地下着。一排排不同造型的石碑和碑前的坟墓都笼罩在白茫茫的秋雨中。镜头摇向伊斯克拉和全班同学。他们站在墓前。校长穿着皮大衣站在学生的最前面。泪水和着雨水沿着每人的面颊流淌。校长沉痛地说:“小伙子们和姑娘们!睁大眼睛看看你们的朋友……仔细看一看,并且要记住……致人于死地的不仅仅是子弹,恶语中伤、无耻的行径照样能够杀人。冷漠无情和官僚主义能够杀人。要记住。要一辈子牢记在心。”
维卡安卧在棺材里。兰吉斯悲痛地凝视着维卡。伊斯克拉站在墓前伤心地读着维卡的遗书,这是维卡写给伊斯克拉的信:“亲爱的伊斯克拉,当你读这封信时,我已经不再痛苦,不再悲伤,不再觉得丢脸了。侦察员传讯过我,可我不相信。我的爸爸是一个诚实的人。关于这一点我想了很多。不,我并不胆怯。伊斯克拉,不管人们怎样议论我,我并没有胆怯。我生为共青团员,死也作一名共青团员而死。我之所以采取这样的行动,是因为我不能否定我的父亲……”
下葬的时刻到了。伊斯克拉向灵柩前跨了一步,昂起了头,眼含泪水,用整个墓地都能听到的清脆的声音朗诵着叶赛宁生前的最后几行诗句:
“再见了,我的朋友……
我亲爱的,你在我心中。
注定的分离将是未来的相逢。”
因为支持九年级二班的行动,同情“人民的敌人”的女儿,校长罗马欣被开除出党。九年级二班的少男少女们似乎突然变得成熟起来。他们来到校长家,与他一起庆祝五一节。接着又传来了留别列茨基无罪释放的消息。同学们结伴来到维卡家看望她的父亲。大家边喝茶,边回忆维卡。他们回忆维卡的生平,大伙儿七嘴八舌相互插话。留别列茨基一声不响,却在贪婪地听着,不放过一句话。后来他叹息了一声说:“多么悲惨的一年啊!”济娜却似乎有所发现地说:“因为今年是闰年。明年就会是幸福的一年了,不信您就瞧吧!”
明年是1941年。1941年6月22日战争爆发。银幕上出现了伟大的卫国战争烈士纪念碑。校长的画外音告诉观众,九年级二班的全体同学没有从战争中归来,他们都牺牲在保卫祖国的战场上。校长的话使观众理解了这一特殊的一代人。他们是介于苏联两次最严重的动荡之间的一代:昨天发生了国内战争,明天等待他们的是伟大的卫国战争。但是,他们不属于牺牲的一代,而属于胜利的一代,他们是战胜法西斯的一代人。
伴着校长的画外音,全班学生合影的照片占据了整个银幕……
【鉴赏】
青年导演尤里·卡拉的处女作《后来发生了战争》于1987年在苏联一经问世便引起强烈反响。影片是根据苏联当代著名作家鲍里斯·瓦西里耶夫的同名中篇小说改编的。瓦西里耶夫把这部作品看作他的中篇小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和长篇小说《未列入名册》的序幕。《后来发生了战争》描写了作者的同时代人——一群朝气蓬勃、满怀理想、正当世界观和人生观逐渐成熟的九年级学生——在卫国战争前夕的一段和平生活。在表面平静而实质风波四起的学校生活中,在两种不同的教育思想的激烈交锋中,在严峻的社会斗争中,这一代青年人锻炼成长,并不断加深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思考。据此改编的同名影片《后来发生了战争》之所以引起观众的兴趣,无疑是由于该片的文学基础和作品的主题:探索肩负反法西斯重任的一代青年的力量源泉,展现这一代人的道德风貌和他们的精神世界。
卡拉比较自由地把握了在文学素材中已经奠定的成功因素。他以浓重的传统现实主义笔法,冷静而又满怀激情地在银幕上描绘出一组充满历史感和现实感的青年群像。在影片的男女主人公身上,观众可以看到阶级较量的狂飙式的热情,可以体会到如雄壮的进行曲般的革命浪漫主义精神,可以感觉到他们敢于同苏维埃社会制度的敌人作必不可免的拼杀的冷静的期待。
卡拉从父辈们的经历中摄取素材,依据其导师格拉西莫夫处理演员的原则,最大限度地揭示出演员的个性,通过他们的出色表演,把那一代青年人的勇敢、荣誉感,他们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的精神境界展现在当代观众面前。该片中演员的表演相当出色。著名演员薇拉·阿莲托娃准确地扮演了班主任瓦莲德拉这一冷酷的角色,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这个角色的可怕之处:她与“1937年的要求”极其相符。尼娜·鲁斯兰诺娃对伊斯克拉的母亲这一形象的简练而深刻的阐释值得高度肯定。她精确地表现了这位老布尔什维克战士面临女儿命运的抉择时的彷徨、矛盾及痛苦。多年来她独自担负培养女儿的重任,她之所以不肯流露丝毫的温情,是因为她清楚地看到女儿将面临生活的严峻考验。她要求女儿——正如要求自己一样——正直为人,忠于朋友,忠于职责,无限忠于党的事业,绝对相信党的英明和公正。而当留别列茨基被捕,她却无法保护与自己并肩战斗过的同志,更茫然不知该如何向女儿解释所发生的一切;但作为一个母亲,她本能地要保护自己的女儿,因此违心地抓住极端的、假革命的教条不放。面对天真、纯洁的女儿,鲁斯兰诺娃细腻准确地表现出一贯坚强自信的母亲的矛盾、软弱和茫然,唤起了观众的无可奈何的同情。影片中伊斯克拉的成长过程与留别列茨基一家的遭遇交织着。伊斯克拉是被她母亲按“军事共产主义”传统培养的。伊琳娜·契尔尼岑柯在伊斯克拉成长的每一步中,表现她渐渐学会了独立思考。她观察到了一些口号和专用名词与周围发生的悲剧是多么不协调,但她理解了母亲的无奈,吸取了教训,并决定忠于自己的信念,采取了保护留别列茨基一家的行动。伊琳娜·契尔尼岑柯自然地展现了走向成熟的伊斯克拉的辩证形象,赋予这一形象以立体感。
卡拉在该片中追求最大限度的生活逼真性。置景人员甚至从航空设计师安德烈·图波列夫的桌上取来飞机模型放到留别列茨基的桌上。在影片的一些镜头中,作为时代的标记,经常出现斯大林的肖像。影片创作者的处理颇具新意:影片中航空节的场面中出现了领袖肖像飞向天空的画面。那些肖像的表情不断变化,似乎带有某种不祥的暗示。
摄影师瓦吉姆·谢苗诺维奇有意模仿老片子的风格以营造气氛,再现主人公们的具体世界。《后来发生了战争》基本上是以全景和中景镜头拍摄的,片中多有长镜头段落。该片几乎全用黑白胶片拍成,这样更加强了那一时代的氛围,使影片的诗意气息中时时透出不祥之兆——1941年6月22日这个不祥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作为一部处女作,《后来发生了战争》并非没有缺点。影片的后半部结构比较松散,且插入了不少彩色片段,给观众以不连贯、不协调之感。一些青年演员的表演缺乏时代感,被认为“没能摆脱高尔基厂‘中学生组曲’的表演俗套”。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