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势所必至,理有固然》原文、注释和赏析

【导语】:

《势所必至,理有固然》是鲁迅写的一篇文章,关于《势所必至,理有固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一直受到关注,来了解一下吧。

  有时发表一些顾影自怜的吞吞吐吐文章的废名先生,这回在《人间世》 上宣传他的文学观了:文学不是宣传。

  这是我们已经听得耳膜起茧了的议论。谁用文字说“文学不是宣传”的,也就是宣传——这也是我们已经听得耳膜起茧了的议论。

  写文章自以为对于社会毫无影响,正如称“废名”而自以为真的废了名字一样。“废名”就是名。要于社会毫无影响,必须连任何文字也不立,要真的废名,必须连 “废名”这笔名也不署。

  假如文字真的毫无什么力,那文人真是废物一枚,寄生虫一条了。他的文学观,就是废物或寄生虫的文学观。

  但文人又不愿意做这样的文人,于是他只好说现在已经下掉了文人的招牌。然而,招牌一下,文学观也就没有了根据,失去了靠山。

  但文人又不愿意没有靠山,于是他只好说要“弃文就武”了。这可分明的显出了主张“为文学而文学”者后来一定要走的道路来——事实如此,前例也如此。正确的文学观是不骗人的,凡所指摘,自有他们自己来证明。

  【析】 本篇杂文未发表,根据手稿,编入《集外集拾遗补编》。

  1934年10月废名(冯文炳)在《人间世》第13期上发表 《知堂先生》 一文,对周作人的立身行事 “隐士” 文学观颂扬备至。文中还认为,文学不是宣传。

  鲁迅先生因此作文,针对“文学不是宣传”等的错误文学观进行批评、强调文学的宣传作用,“谁用文字说文学不是宣传的,也就是宣传”。其实这种议论“如今已觉不新鲜”,是“已经听得耳膜起茧了的议论”,如今却还得重提。

  在文中鲁迅先生强调指出了文学的社会效果:“写文章自以为对于社会毫无影响,正如称‘废名’而自以为真的废了名字一样”,“要于社会毫无影响,必须连任何文字也不立,要真的废名,必须连 ‘废名’这笔名也不署”。

  文学自有文学的价值和作用。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是逃避现实,不合时代需要的; 鲁迅主张针锋相对斗争到底。于社会“假如文字真的毫无什么力,那文人真是废物一枚,寄生虫一条了。他的文学观,就是废物或寄生虫的文学观”。可是,弄文舞墨的人谁又愿意做 “废物”或“寄生虫”似的文人呢。于是有人称“忽然觉得不懂文学”,“已经下掉了文人的招牌””弃文就武”了。“但文人又不愿意没有靠山,于是他只好说要 ‘弃文就武’了。这可分明显出了主张 ‘为文学而文学’”。

  废名曾著有《竹林的故事》、《桃园》。他早期的作品尚具一定的进步意义。后来沉浸于佛经典籍,寻求“同乎自然”的意境,刻意模仿周作人式的闲适冲谈的文风,追求朦胧的意趣。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中就指出废名“就只见其有意低徊,顾影自怜之态了”。他的 《知堂先生》一文,就是“吞吞吐吐的文章”。

  30年代初,沙汀送 《煤油大王》给鲁迅指正,鲁迅批评“有废名气”。可见对废名作品的倾向,是不满意的。鲁迅先生是反对并要加以批评的。

  本篇作品的显著特点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抓住对方的论点,在其作品中找出论据,并从“废名”这个笔名生发出去,指出凡文学必然具有社会性。进而得出结论:“正确的文学观是不骗人的,凡所指摘,自有他们自己来证明”。即所谓 “势所必至,理有固然”。

  鲁迅先生早在1928年4月写的《文艺与革命》中就已指出:“一切文艺固是宣传,而一切宣传却并非全是文艺。”

  废名的《知堂先生》文中说:“古今一切的艺术,无论高能的低能的,总而言之都是道德的,因此,也就是宣传的。”也就是承认文学仍然具有宣传的作用。这就可能是鲁迅对许广平说“不要”发表的原因。然而鲁迅先生在此文强调的论点,无疑是正确的。

  字数:1477

  作者:吴鸿

  知识来源:张效民 主编.鲁迅作品赏析大辞典.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2.第843-844页.

  鲁迅作品全集鉴赏

  《朝花夕拾》

  范爱农《二十四孝图》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五猖会狗·猫·鼠琐记无常

  《仿徨》

  祝福弟兄在酒楼上伤逝离婚孤独者高老夫子示众长明灯肥皂幸福的家庭

  《呐喊》

  《呐喊》自序阿Q正传白光端午节风波故乡孔乙己狂人日记明天社戏头发的故事兔和猫一件小事鸭的喜剧

  《故事新编》

  序言、理水采薇铸剑非攻奔月出关补天起死

  《野草》

  《野草》英文译本序、《野草》题辞、秋夜影的告别求乞者我的失恋复仇复仇〔其二〕希望风筝好的故事过客死火狗的驳诘失掉的好地狱墓碣文颓败线的颤动立论死后这样的战士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腊叶淡淡的血痕中一觉

  杂文集

  《伪自由书》《而己集》《花边文学》《热风》《坟》《准风月谈》《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附集》《华盖集》《华盖集续编》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手机访问 经典文学作品

热门推荐
经典文学作品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经典文学作品网jdwxzp.com 2016-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