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恒《龙门铭》原文及赏析

【导语】:

  高阙巍峨,群山迤逦。  乃固王城,是通伊水。  形胜居多,英灵萃止。  螺髻偏摹,雁塔高峙。  奠玉河滨,回舆山趾。  驻跸称奇,贞珉斯纪。  据《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六

  高阙巍峨,群山迤逦。

  乃固王城,是通伊水。

  形胜居多,英灵萃止。

  螺髻偏摹,雁塔高峙。

  奠玉河滨,回舆山趾。

  驻跸称奇,贞珉斯纪。

  据《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六十五载:“ (景德四年二月) 己卯,上幸龙门,睹岩崖石佛甚多。”可知这篇铭文作于宋真宗景德四年 (1007) 2月12日,刻于龙门东山。

  首句:“高阙巍峨”,开门见山,点明题目。龙门又称“伊阙”、“阙塞”、“阙口”,东西两山巍然对峙,伊河水自南向北贯流中分,故称“高阙”。“巍峨”二字再进一步状写其高。“群山迤逦”句写龙门东西两边的形势。龙门西有龙门山、宜阳山、熊耳山。东有香山 (龙门东山)、万安山 (一名大石山,又名玉泉山)、黄华山 (又名万华堆)、委粟山 (又名中提山)、中岳嵩山等连绵不断。“乃固王城,是通伊水”二句写龙门地理位置的重要。王城,指西周时周公、召公所营建的洛阳城。当时建有两座城,一曰王城,遗址在今洛阳市王城公园一带; 一曰成周城,遗址在今洛阳市东二十余里翟泉村东边。此以王城代指洛阳城。这两句说,因龙门为天然阙口,形势险要,故成为洛阳南面的门户。龙门古代为兵家攻守要隘,汉代时为洛阳四阙之一。据《战国策》载: 秦攻魏将犀武军于伊阙,进兵攻周,败于伊阙。《史记》载: 秦昭王十四年 (前293),白起攻韩魏之师于伊阙。《隋书》载: 大业九年 (613),杨玄感乱,围东都 (洛阳),分兵守伊阙道。唐朝初年,讨王世充,史万宝自宜阳南据龙门。故《方舆纪要》称:“伊阙,洛阳南面之险也。”

  “形胜居多,英灵萃止。螺髻偏摹,雁塔高峙”四句,集中描绘龙门的形胜美景。“形胜居多,英灵萃止”二句是全篇的警句,也正是龙门的魅力所在。李健人在《洛阳古今谈》一书中概括龙门之胜有四: 一曰游胜,二曰山水胜,三曰石佛胜,四曰古迹胜。先说游胜。龙门四时景色俱佳,且不受风雨阴晴的影响,又距洛阳城极近,可谓四时皆宜游。杜甫《龙门》诗云:“往还时屡改,川水日悠哉。相阅征途上,生涯尽几回。”诗中写他屡屡往来于龙门,游赏不厌。只恨人生太短,如此游赏想未能几。妙用曲笔,委婉地道出诗人对龙门美景的一片醉心。宋代的邵雍后来定居于洛阳天津桥南。他更是个山水迷,一年四季都要到龙门去游览。他在《游龙门》诗中说:“清景四时好,都城况不赊。”金代的元好问在《水调歌头》一词中说:“问龙门,何所似? 似山阴。”这是说,龙门景色之美简直可以和山阴道上的美景相媲了。其次,山水胜。“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白居易《修香山寺记》) 明代彭纲《龙门行》云:“龙门两山相对峙,龙门河水流山里。龙门天造非禹功,独向中州擅山水。”所以,“龙门山色”被列为“洛阳八大景”之首。明代沈应时《龙门山色》诗云:“绵亘来嵩岳,崔巍向洛城。阙门一水出,峰顶乱云生。削佛成陈迹,凿龙肇太平。年年苍翠色,阅尽古今情。”其三,石佛胜。龙门的石窟造像开创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493) 前后,历经东西魏、北齐、隋、唐、北宋四百余年大规模的营造,两山佛龛,密如蜂窠。据近几年统计,全山共计窟龛二千一百多个,造像十万余尊,题记和碑刻三千六百多品,佛塔四十余座。这些古代艺术大师们所创造的丰富多彩的艺术造像,成为研究我国古代文化艺术的重要资料。其艺术之精湛,令人叹为观止,因而被称为“中国最贵重的艺术品,堪为东方雕刻艺术的杰作。”其四,古迹胜。龙门风景区除众多的窟龛佛像之外,名胜古迹亦不可胜数。古代有龙门十寺、八寺之说,至今尚有遗址可寻。这些古寺,一说起来都有一串故事。此外,西山尚有石廔、锣鼓洞、八仙洞、郭爱洞、药方洞等。东山有香山寺、白居易墓园、擂鼓台、老君坝、斗母庙等。有此四胜,可谓“形胜居多”矣。“英灵萃止”,是说大自然把它的英华灵气都集中到这里来了。龙门山又名鍾山,即为此意。“螺髻偏摹,雁塔高峙”二句,则用特写点明的手法,特意挑出龙门最有代表性的景物来加以描写。“螺髻”,形容螺壳形的发髻,这里代指龙门东西山头; 说东门的山头偏偏像摹拟着美人的螺髻一样美丽。“雁塔 (佛塔)”句写龙门佛塔的高峙雄伟。唐宋时,龙门佛寺极盛,佛塔自然也非常多。

  “奠玉河滨”以下四句写作者此次游览龙门并作铭刻石的经过。“奠玉河滨,回舆山趾”二句说作者的车子在龙门山脚下停驻,在河边用玉器进行祭祀。“驻跸称奇,贞珉斯纪”二句写作者撰写这篇铭文的缘由。驻跸,指帝王出行,中途暂住。一个“奇”字,脱口而出,是全诗熠熠闪光的字眼。正是由于龙门风光的“奇”美,才使作者在此停驻; 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作者才诗兴勃发,特地写下这篇铭文。于中可知,龙门山水的确有着奇妙的、永久的魅力。

相关推荐
  • 吴均《八公山赋》原文及赏析
  • 黄孝绰《八声甘州》原文及赏析
  • 苏轼《八月十五日观潮(其二)》原文及赏析
  • 杜荀鹤《冬末同友人泛潇湘》原文及赏析
  • 杜甫《凤凰台》原文及赏析
  • 林则徐《出嘉峪关感赋(四首其一)》原文及赏析
  • 颜检《出城望红山(二首选一)》原文及赏析
  • 蔡珪《出居庸》原文及赏析
  • 张洲《出峡记》原文及赏析
  • 马祖常《出都》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经典文学作品

    热门推荐
    • 小学生必背的名言名句和诗词名句(精选70句)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坤&mid

      2024-09-29

    • 写新疆高昌故城遗址的诗词大全

      高昌故城遗址,在新疆吐鲁番县城东约40公里的阿斯塔那(汉名三堡)村东。汉朝时,这里是高昌壁、高昌垒,两汉魏晋的戊己校尉屯驻于此。以

      2024-09-29

    • 写新疆交河故城遗址的诗词大全

      交河故城,亦称雅尔湖故城,在吐鲁番县城西约10公里的雅尔湖乡,位于两条古河床交叉环抱的 “孤岛”地带,故名交河。六世纪初

      2024-09-29

    • 写新疆楼兰古城遗址的诗词有哪些大全

      楼兰,是古代 (公元前80年左右) 新疆罗布泊西岸的一个国家,是汉代通西域南路必经之地,后被沙漠堙没,有“沙漠中的庞贝”之称

      2024-09-29

    • 写新疆哈密的诗词有哪些大全

      哈密,是新疆东部最大的城市,西汉时为伊吾庐地,东汉置宜禾都尉,三国时属鲜卑,北魏属蠕蠕,唐时置伊州伊吾郡,宋时入回鹘部,元为威武王分镇之

      2024-09-29

    • 写新疆吐鲁番的诗词有哪些大全

      吐鲁番,在新疆吐鲁番盆地的中部,是古代丝绸之路的要冲,交河故城遗址、高昌故国遗址、柏孜克里克千佛洞、胜金口千佛洞、雅尔湖千佛洞

      2024-09-29

    • 写新疆乌鲁木齐的诗词有哪些大全

      乌鲁木齐市,在天山北麓,乌鲁木齐河畔。乌鲁木齐为蒙古语,意思是优美的牧场。乌鲁木齐是新疆首府,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2024-09-29

    • 写新疆火焰山的诗词有哪些大全

      火焰山,在新疆吐鲁番盆地中北部,《隋书》称赤石山。东西长达100公里,南北宽约10公里,海拔约500米。主要为红砂岩所构成。因夏季气候干

      2024-09-29

    • 写新疆天山天池的诗词大全

      天山天池,在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县境的天山博格达峰山腰,为著名游览胜地,海拔1 900米。古称瑶池,传为西王母住地。天池一名则来自

      2024-09-29

    • 写宁夏西夏王陵的诗词有哪些大全

      西夏王陵,在宁夏银川市西30公里的贺兰山东麓,是西夏历代帝王的陵墓。1030年党项族(羌族的一支)人李元昊,在甘肃和陕西西北部地区建立

      2024-09-29

    • 写宁夏银川海宝塔的诗词大全

      海宝塔,又名赫宝塔、黑宝塔,因在宁夏银川市北郊,俗称北塔,始建年代不详。公元五世纪初,以银川为国都的夏国王赫连勃勃曾重修此塔。明万

      2024-09-29

    • 写甘肃六盘山的诗词有哪些大全

      六盘山,又称陇山。跨宁夏、陕西、甘肃三省区。主峰在宁夏固原、隆德县境内,海拔2928米。古代盘道六重始达山顶,故名。它是陕北黄土高

      2024-09-29

    • 写青海玉树文成公主庙的诗词大全

      文成公主庙,在青海省玉树县的癿纳沟内。相传唐贞观十五年 (641年) 文成公主进藏经此时短暂停留,她教藏民们耕种、纺织,受到藏族人民

      2024-09-29

    • 写青海塔尔寺的诗词有哪些大全

      塔尔寺,藏语称 “袞本”,意为 “十万佛像”。在青海湟中县鲁沙尔镇西南隅。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是我

      2024-09-29

    • 写青海湖的诗词有哪些大全

      青海湖,在青海省西宁西,古名鲜水、又名仙海、西海,音近相通。北魏时始名青海,蒙古语称 “库库诺尔”,意为 “青色的湖&

      2024-09-29

    经典文学作品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经典文学作品网jdwxzp.com 2016-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