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②。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③? 这是李商隐于唐宣宗大中二年 (848) 罢桂管郑亚幕北旋途次、滞留荆巴时写寄长安王氏妻的一
小学生必背的名言名句和诗词名句(精选70句)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坤&mid
2024-09-29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②。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③? 这是李商隐于唐宣宗大中二年 (848) 罢桂管郑亚幕北旋途次、滞留荆巴时写寄长安王氏妻的一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②。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③?
这是李商隐于唐宣宗大中二年 (848) 罢桂管郑亚幕北旋途次、滞留荆巴时写寄长安王氏妻的一首七言抒情小诗。宋人洪迈选编 《万首唐人绝句》,题作 《夜雨寄内》 ,当有根据。
诗首句采用问答形式概括写出诗人与王氏夫妻间两地书札往还情景,既简洁,又别致。远在长安的闺中人千里迢迢寄书给仕途失意、淹滞荆巴的丈夫,殷切地询问 “归期”。而诗人的回答则是 “未有期”! 为什么?很自然地引起读者的悬想和推测。
紧接着次句 “巴山夜雨涨秋池”,不即不离,安排得非常高明巧妙,一方面对上述问题从侧面隐约地作了解释: 秋季苦雨,南方涨水,交通阻塞,迂滞旅途; 并不着痕迹地捎带点明了写诗的时间、地点; 另一方面又通过典型环境艺术氛围的渲染,烘托出诗人当时复杂的心态: 由于变幻莫测的宦海风波带来彷徨无计的处境和茫然失措的情绪; 还由于同样原因而促使诗人产生一种摆脱官场是非、求得自我解脱的渴望,那就是转向温暖的小家庭寻找生活乐趣和精神寄托……这样丰富而复杂的思想内涵却在短短七个字的寻常写景叙事中获得淋漓尽致的表现,谈何容易!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 “巴山”一词,究指何所?过去不少李商隐诗研究者和笺注家由于泥解“巴山”为川、陕交接处大巴山,而致造成对全诗理解上的差错失误,诸如说“这首诗是作者在梓幕期间寄赠在长安的友人之作”等。这些说法或者与诗的内容、意境不协,或者自身流于矛盾。其实《夜雨寄北》一诗中的“巴山”,只是“三巴”之泛称,施诸四川盆地边缘诸山脉,均无不可。如果要实指的话,也只能是长江沿岸巫峡附近的巴山。其地在川、鄂接壤处的巴东县南,以产茶著称,世称巴山真香茗。按唐时行政区划,四川沿长江下游忠、万、夔、巫诸地不属东川而属荆南辖区。当时荆南节度使郑肃不但是郑亚的同宗,而且还和李商隐有过多次接触。这也为李商隐于桂管府罢,北旋途次,淹留荆巴阶段创作《夜雨寄北》诗提供有力佐证(详见拙文《如何确解李商隐诗》 ,《古代文学研究集》,文艺联合出版公司,387-389页) 。
诗的后面两句通过虚拟口吻“何当”、“却话”,勾勒出诗人想象中的一幅鲜明动人的形象画面: 日后,诗人回到长安家中,在一个黄昏,夫妻、亲人,欢聚房中,剪烛西窗,闲话此时此刻“巴山夜雨”的情景。……当然,这只是诗人流落异乡,在茫茫秋天雨夜,对烛写诗代书时浮上脑海的一种充满自我陶醉和生活情趣的悬念。但却如实反映出李商隐和王氏夫妻之间的一往深情,读来如道家常,亲切有味。
这首七绝语言平易,感情深沉、真挚,多用复叠词,如“期”、“巴山夜雨”均两见,音节铿锵、悦耳,回旋往复,倍感唱叹有致,冯浩评为“语浅情浓”,所见甚是。构思方面采取透过一层手法,借想象中日后归家团聚时的欢乐情景来反衬此时此刻仕途蹭蹬、秋夜阻雨、滞留异乡的惆怅、落寞,从而更有力地抒发了对北方妻子、亲人深沉的思念、挚爱之情,给读者以强烈的艺术感染。纪晓岚论李商隐诗,时有苛刻失当处,唯评《夜雨寄北》为“探过一步作法,不言当下如何,而当下可想”。又说,“作不尽语每不免有做作态。此诗含蓄不露,却只似一气说完,故为高唱。”恰道出了此诗构思方面语言平易,内涵丰富,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特色,是颇有见地的。
相关推荐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坤&mid
2024-09-29
楼兰,是古代 (公元前80年左右) 新疆罗布泊西岸的一个国家,是汉代通西域南路必经之地,后被沙漠堙没,有“沙漠中的庞贝”之称
2024-09-29
塔尔寺,藏语称 “袞本”,意为 “十万佛像”。在青海湟中县鲁沙尔镇西南隅。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是我
2024-09-29
青海湖,在青海省西宁西,古名鲜水、又名仙海、西海,音近相通。北魏时始名青海,蒙古语称 “库库诺尔”,意为 “青色的湖&
2024-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