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事,问天怎忍如此!陵图谁把献君王,结愁未已。少豪气概总成尘,空余白骨黄苇。 千古恨,吾老矣。东游曾吊淮水。绣春台上一回登,一回揾泪。醉归抚剑倚西风,江涛犹壮人意。
小学生必背的名言名句和诗词名句(精选70句)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坤&mid
2024-09-29
天下事,问天怎忍如此!陵图谁把献君王,结愁未已。少豪气概总成尘,空余白骨黄苇。 千古恨,吾老矣。东游曾吊淮水。绣春台上一回登,一回揾泪。醉归抚剑倚西风,江涛犹壮人意。
天下事,问天怎忍如此!陵图谁把献君王,结愁未已。少豪气概总成尘,空余白骨黄苇。
千古恨,吾老矣。东游曾吊淮水。绣春台上一回登,一回揾泪。醉归抚剑倚西风,江涛犹壮人意。
只今袖手野色里,望长淮、犹二千里。纵有英心谁寄!近新来、又报胡尘起。绝域张骞归来未?
这是一首叹古伤今寄意述怀的忧国词作。读之如闻屈子行吟之声,品之如观屈子行吟图卷。词人形态毕现而气度非凡,词作雄浑高远而自成风骨。
起句“天下事,问天怎忍如此”,乃突兀笼罩之笔。以“天下事”“问天”,格调苍茫高隽。“怎忍如此”既指南宋统治者偏安一隅,中原百姓遍受外患之苦,也为发语之笔以引起下文。“陵图”句典出《续资治通鉴》:理宗端平元年(1234),“朱扬祖、林拓以《八陵图》上进。帝(理宗赵昀)问诸陵相去几何及陵前涧水新复,扬祖悉以对。帝忍涕太息久之”。北宋皇陵均在今河南,朱、林献《八陵图》意在启迪赵昀不忘收复中原。词人借此抒发对时下君王不思复国,朝廷亦无诚臣谏上的慨叹。“结愁未已”道出作者愁肠再结的心态。失去中原已使词人十分忧愁,而目下朝廷昏庸,收复中原已成泡影,怎能不愁上加愁呢?正因为如此,才导致无数少壮豪杰雄气化浮尘,白骨委黄苇。“总”与“空余”两词相互照应,既表明词人对抗敌屡屡失利,将士抛骨沙场而未能复国的“未已”愁绪,也揭示了君昏国必不振的深刻道理。
过片承上叹古之意,转而述怀。在国难当头之时,作为一个半生从戎之人,少年壮志未酬,如今又因年老而不能驰骋疆场,内心的“未已”之愁,便很自然地化为千古之恨。词人怀着满腔愁苦和悔恨,曾东游淮水,凭吊为国捐躯的少壮豪杰,力求通过岸边的尘土和黄苇映衬下的白骨感受死难者当年的英雄气慨。而面对残破山河、少豪白骨,词人愁至极点,恨至极点,不禁凄然泪下。即使在远离淮水数百里之遥的江宁府(今南京),词人只要登上城内的绣春高台,北望中原,便也苦泪潸潸。“一回登,一回揾泪”,极言词人愁苦深切,愤恨绵长,到了不能自控的程度。如此只能借酒浇愁。“醉归抚剑倚西风,江涛犹壮人意”,乃奇峰凸起之笔。词人没有一醉方休,似也无心烂醉如泥,自言“醉归”,实则是借酒壮怀,陡生一股豪气,倚风抚剑,意如汹涌奔腾之江涛。至此,在词人情怀的低谷中,突然矗起一座雄峰。
三片述怀寄意。词人“袖手”于“野色里”,眺望陷于敌手、阴云笼罩的江淮大地,画面苍凉而萧疏。“袖手”是说无事自闲,“野色里”潜寓词人落野之意。当时王埜遭人弹劾,干着主管洞霄宫的闲差。如此,词人纵有收复失地的“英心”,又能寄托于谁呢?“近新来、又报胡尘起”,指蒙古军于1234年与宋师联合灭金后背信弃义反侵南宋之事。中原未复,新患又起,词人多么希望有一个象西汉时张骞那样的英雄来挽回危局啊! 张骞于武帝建元二年(前139)奉命出使大月氏,商量共同夹击匈奴,在外达十三年之久。时隔1300多年,而词人在君王不明,英心无寄的情况下,只能寄希望于张骞再世,以求得心理的抚慰。
词共三片,所言各有侧重而又紧密联系,可谓一唱三叹。词人意使情动,情动而言发,故而全词唱之凄恻,叹之苍凉。特别是词尾束以虚语,造象迷离,语意流动,蕴藉极为深沉。
相关推荐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坤&mid
2024-09-29
楼兰,是古代 (公元前80年左右) 新疆罗布泊西岸的一个国家,是汉代通西域南路必经之地,后被沙漠堙没,有“沙漠中的庞贝”之称
2024-09-29
塔尔寺,藏语称 “袞本”,意为 “十万佛像”。在青海湟中县鲁沙尔镇西南隅。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是我
2024-09-29
青海湖,在青海省西宁西,古名鲜水、又名仙海、西海,音近相通。北魏时始名青海,蒙古语称 “库库诺尔”,意为 “青色的湖&
2024-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