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小学生必背的名言名句和诗词名句(精选70句)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坤&mid
2024-09-29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这是一首情诗。写一个热恋中的痴情人的心理和感受。抒情主体是男是女,无从断定。
全诗凡三章,每章的前二句写景,以下六句写诗人所思对象之所在及诗人的心情。第一章,诗人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发端,首先展现给读者的是一幅秋苇苍苍、露重霜浓的清秋景色。在这样的环境、这样的季节里,诗人深情地思念着一直倾慕和爱恋着的心上人。但是此时此地,她(他)又在哪儿呢?诗人仿佛看到,所谓“伊人”就在茫茫秋水的那一边,一水之隔,使一对有情人不得相会。于是诗人决意去追寻“伊人”,但路远水阔,“道阻且长”,诗人的目的无法达到。正在这无可奈何的徘徊中,诗人忽然觉得心上人好象就在前面秋水蒹葭环绕的小岛之上,可是不知为什么“伊人”形象飘忽、人影迷离,似真似假,真假难辨,可望而不可即。诗人终于没能走近“伊人”,未能满足难耐的渴望,只留下深深的惆怅。
诗人在第二、三章里,仍然以秋水蒹葭写起,所不同的只是在景物和伊人所在描写上更换了若干字词。字词更换后,诗在韵律与和声上有所变化,但含义却依然大同小异。可以说,三章诗都在重复渲染同一气氛,描摹同一图画,展现同一意境。但这种有意为之的重复,都在情感律动的表达上,象螺扣的旋转一样,一次一次加深着,一次一次递进着。这是本篇的一个突出特点。
缘情布景而又因景生情,情与景的交融合一是本诗的另一个突出特点。全诗三章都由秋景写起,“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凄凄,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这不是起兴,而是传统释义中的“赋”,是一种陈述,一种铺排,一种直笔。诗人把自己置身于初秋的凄清环境中,从而把一片水乡清秋的景物与委婉、惆怅的相思情感交织在一起。秋景本身就有几分肃煞气,而用诗人的眼光来看秋水,来观蒹葭,更使这肃杀景致染上了诗人的主观情感色彩,诗人追寻恋人而不得,那心境的凄婉、落寞、怅怅然之意,恰借这幅秋凉景色得到烘托、得到渲染,情与景互相引发互相生成,从而创造出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的诗境。
本诗的再一个特征是,它不但注重客观景物的描写,而且还调动非客观、非现实的艺术因素,注重想象、幻想的运用,从而使客观景物与想象相结合,实与虚互相生发,来创造奇幻的富有魅力的意境,加强抒情效果。如诗先写秋水茫茫,蒹葭苍苍,露浓霜重,云雾朦朦这是实景,这景色使人压抑使人惆怅。然后写诗人追寻爱人,爱人远在一方,路远途艰,当诗人正感失望之时,“伊人”却恍惚出现在眼前,“宛在水中央”。一个“宛在”却真实道出了诗人因思之切而无意中出现的幻觉。这一虚幻的景象与诗首描写的水茫茫、苇苍苍、雾露朦朦的实景相配合,相协调,从而呈现出一种缥忽不定、朦胧难辨的意境,这意境也正契合着诗人此时此地想往情人又无法见到情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抑郁心境。
相关推荐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坤&mid
2024-09-29
楼兰,是古代 (公元前80年左右) 新疆罗布泊西岸的一个国家,是汉代通西域南路必经之地,后被沙漠堙没,有“沙漠中的庞贝”之称
2024-09-29
塔尔寺,藏语称 “袞本”,意为 “十万佛像”。在青海湟中县鲁沙尔镇西南隅。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是我
2024-09-29
青海湖,在青海省西宁西,古名鲜水、又名仙海、西海,音近相通。北魏时始名青海,蒙古语称 “库库诺尔”,意为 “青色的湖&
2024-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