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 灵澈是中唐著名诗僧。上人,和尚的尊称。刘长卿这首五绝,是为送灵澈和尚归宿润州(今江苏镇江)郊外的竹林寺所作。时
小学生必背的名言名句和诗词名句(精选70句)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坤&mid
2024-09-29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 灵澈是中唐著名诗僧。上人,和尚的尊称。刘长卿这首五绝,是为送灵澈和尚归宿润州(今江苏镇江)郊外的竹林寺所作。时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
灵澈是中唐著名诗僧。上人,和尚的尊称。刘长卿这首五绝,是为送灵澈和尚归宿润州(今江苏镇江)郊外的竹林寺所作。时间当在建中四年(783)诗人由随州(今湖北随县)刺史致仕以后。
诗的主题是送别。前两句写别景。首句由近而远,写山寺暮色。寺在润州西南三里的黄鹤山中。林木深掩,薄暮轻笼。远远望去,一片青苍之色。用 “苍苍”二字写山林之景,从远望的角度,显示竹林寺的幽深肃穆。次句由远而近,写古刹晚钟。当凝望之际,竹林寺中报时的钟声,声声传来,若有所召,正是“万籁此俱寂,唯余钟磬音”(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听者不免荡神涤虑,心驰神往。“杳杳”写晚钟之声虽远而清晰可闻,从远闻的角度,表现佛门的清净和黄昏的静谧。“晚” 点送别时间。“苍苍”“杳杳” 两个迭词互相配合,绘色描声,饶有韵味,这既是眼前之景,更是诗人心中之境。竹是文士喜爱之物,它象征一种风度。诗人移情于物,由“苍苍”之“竹林寺”、“杳杳”之 “晚钟”声这些词语所构成的独特的语言氛围,而产生许多丰富的意象,看来似在渲染离别场景的清幽闲雅,实际上是为了烘托出即将归寺的灵澈和尚的气度不凡,正象画家所谓“山之精神画不出,以云绘之” 的笔法。
第三句转入写人。诗中写人与写景结合,以“荷笠带夕阳”这一特写镜头,突出归人的形象。他“荷笠”而非冠缨,自是山林中人;“带夕阳”而缓缓西归,显出庄严妙相; 随着西归的渐行渐远,夕阳也仿佛被他“带”去而随之西落。从这醒目的形象描写之中,流露出诗人对灵澈的仰慕之情。临歧惜别也就理所当然。末句揭送别之意。“青山”应首句,点灵澈所归之处。“归远”见时空推移。“独”字凝聚了诗人依依惜别的孤寂心情。送别之诗,一般以“送”为主,以“别”或“归”为宾,这首诗不落窠臼,由宾见主,由灵澈的 “独归远”写诗人凝目远送,个中情怀,更令人回味无穷。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这首诗写别,感情深挚而不悲伤,自有一种闲远之致。这固然是由于此别仅是短距离的小别,所送者又是僧人,主要还由于诗人致仕以后,“一身已无累,万事更何欲”(《江中晚钓寄荆南一二相识》)。
全诗描绘了一幅山僧夕归图。前三句画龙,末句点睛。画面以“青”、“苍”为底色,淡抹以“夕阳”之余辉。远近上下之景,色彩和声音,动态和静态,归人和送别者的神态、感情,都由诗人以短短二十个字和谐自然地统一在画图之中。诗押仄韵,多用拗句(也可视为五古),却谐宛流畅。这些,显示了诗人精湛的艺术修养和独具的匠心。
相关推荐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坤&mid
2024-09-29
楼兰,是古代 (公元前80年左右) 新疆罗布泊西岸的一个国家,是汉代通西域南路必经之地,后被沙漠堙没,有“沙漠中的庞贝”之称
2024-09-29
塔尔寺,藏语称 “袞本”,意为 “十万佛像”。在青海湟中县鲁沙尔镇西南隅。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是我
2024-09-29
青海湖,在青海省西宁西,古名鲜水、又名仙海、西海,音近相通。北魏时始名青海,蒙古语称 “库库诺尔”,意为 “青色的湖&
2024-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