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花·山寺看樱桃花题僧壁》咏樱桃花诗鉴赏 刘言史 楚寺春风腊尽时,含桃先坼一千枝。 老僧不语傍边坐,花发人来总不知。 刘言史,邯郸(今属河北)人,与
小学生必背的名言名句和诗词名句(精选70句)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坤&mid
2024-09-29
《樱桃花·山寺看樱桃花题僧壁》咏樱桃花诗鉴赏 刘言史 楚寺春风腊尽时,含桃先坼一千枝。 老僧不语傍边坐,花发人来总不知。 刘言史,邯郸(今属河北)人,与
《樱桃花·山寺看樱桃花题僧壁》咏樱桃花诗鉴赏
刘言史
楚寺春风腊尽时,含桃先坼一千枝。
老僧不语傍边坐,花发人来总不知。
刘言史,邯郸(今属河北)人,与李贺同时。诗作美丽恢赡。初客居他人幕府,后被奏为枣强令,他辞疾不受,人称刘枣强。全唐诗收录他的诗有近百首。这首咏樱桃花诗是写得较为出色的一首。
樱桃花一般在春季开花。“楚寺春风腊尽时”一句就是描写樱桃花花开季节。因系楚地山寺,所以说是在腊月将尽,正月回春之时,樱桃花迎料峭寒风而开。诗中虽没有明点寒字,但“腊尽”一语在给人以寒冬腊日已尽,春暖花开之时已来感觉同时,仍然留下一个寒腊阴影。因为稍具常识便知道,这乍暖还寒时最难将息。宋代诗人范成大《初见山花》诗说“湘东二月春才到,恰有山樱一树花”表明处地偏远的湘东一带二月份春天才姗姗来迟,而樱花却应时而开。宋代欧阳修也曾感“山城二月不见花,春风疑不到天涯。”(《戏答元珍》)这里山系指峡州夷陵(湖北昌),也属楚地。大气候下固然有小气候,但刘言史这首诗中所写的樱桃花开得还是比较早的。“含桃先坼一千枝”是说樱桃花开之盛遍布枝条有上千之数,而这些花最终都孕含着桃,即其果实。诗人以未来的想象之景赞美眼前樱桃花的繁盛景象。这种赞美是从有花也有果,最终有正果,而不是虚花这一角度来写,就很有一点惊警之意,给人以寻味余地。紧接一句笔锋陡转而至山僧。“老僧不语傍边坐,花发人来总不知。”就将这惊警之意引申到佛理的思考中去了。花开花落,人来人往。花自开自落,人自来而自往。山中老僧一概不知,真可谓步入极乐世界,了却尖缘。而作者见山寺樱桃花却不能无动于衷。见其花,想其果,又见傍坐老僧超然物外,兴之所致、题诗墙壁,似乎也在诉说着心中一点感受。这种感受到底是怎样的,作者没有明言,似乎要我们从中慢慢领会。就一首小诗,能引人于此等地步,也就很不错了。刘言史同孟郊交往颇密,其性情颇有共通之处。他曾同孟郊在洛北野泉煎茶共话山野之趣。他诗中咏花之作也不少,有《山寺看海榴花》、《看山木瓜花二首》、《竹里梅》等。他还写有《卖花谣》诗,记述了长安城近郊以种花卖花为业的花农劳作情形。可见,刘言史并未曾象樱桃花旁老僧那样,花事人事一概不闻不问,相反,他还是耿耿于怀的。他的《别落花》诗写道:“风艳霏霏去,羁人处处游。明年纵相见,不在此枝头。”《寻花》诗写道:“游春未足春将度,访紫寻红少在家。借问流莺与飞蝶,更知何处有幽花。”《惜花》诗写道:“年少共怜含露色,老人偏惜委尘红。如何遂得心中事,每要花时不厌风。”这不分明是一个惜花、恋花,探花者的形象吗?
相关推荐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坤&mid
2024-09-29
楼兰,是古代 (公元前80年左右) 新疆罗布泊西岸的一个国家,是汉代通西域南路必经之地,后被沙漠堙没,有“沙漠中的庞贝”之称
2024-09-29
塔尔寺,藏语称 “袞本”,意为 “十万佛像”。在青海湟中县鲁沙尔镇西南隅。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是我
2024-09-29
青海湖,在青海省西宁西,古名鲜水、又名仙海、西海,音近相通。北魏时始名青海,蒙古语称 “库库诺尔”,意为 “青色的湖&
2024-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