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连环计——王允巧使连环计》的故事

【导语】:

《三国三十六计》四.连环计王允巧使连环计 这个智谋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八回王司徒巧使连环计 董太师大闹凤仪亭。 司徒王允一直想为国除害,搞掉董卓。一天晚间,他执杖信步来到后

  连环计之例说——刘频出奇计败兀术

  公元1140年,南宋刘频被任命为东京(今河南开封)副留守,率军3万余人前去东京驻扎,以伺机牵制敌人,保卫江南。但当大军行进到顺昌(今安徽阜陽)时,却得到消息,说东京已被金兵占领,而且金兵正向南扑来。刘决定固守顺昌,以牵制敌人。

  他先派人日夜加固城墙,赶制防御器械,并让人在城墙上增修避箭矢的工事,而在外城土墙上挖了许多可望敌、射敌的洞。

  工事修好,金兵便扑了过来。刘让手下大开城门,迷惑敌人。敌兵怕中了埋伏,果然不敢杀进来,只是远远放箭。宋兵有避箭工事,故而伤亡不大。宋兵都伏在墙上从洞口中射箭,却给敌人以很大杀伤。金兵见占不到便宜,便退守20里以作打算。刘借机率部冲出去,打得敌人狼狈逃窜,掉进颖水中淹死了不少。

  敌人在20里外扎营,妄图重新部署,组织攻城。刘未等敌人下手,便乘一个雷雨之夜,让部将阎充带500名勇士,摸进金兵大营偷袭,直杀得敌人狼狈后退30里扎营。第二夜,天又雷雨。刘让战士百余人穿上黑衣,每人带一竹制哨子,当雷电照射时便起身猛砍敌人,同时吹哨。电光一灭就伏下不动。敌人不知是什么怪物,以为有鬼神作祟,又退出50里处扎营。

  敌主帅兀术听说遇到强敌,便亲率十几万大军从开封赶来增援。刘为诱敌深入,先派两人在战斗中故意坠马,让金兵掠去。金兀术审问时,他们按刘预先布置好的说:“刘只是一个花花公子,只熟悉些小玩艺儿,不会用兵。”以引敌人轻进。同时,刘让人在颖水河南岸撤下大批毒药,又送信给金兀术说:“你敢过颖水作战吗?若敢,我将在颖水上架五座浮桥迎接你。”金兀术一听,气得火冒三丈,即刻率主力杀到颖水边。一看,颖水上果然架着五座浮桥。金兀术气得哇哇叫,挥军从浮桥上杀过颖水,正进了刘的“毒药区”,人马饮水时中毒的不计其数。刘让手下自带水、粮,杀进“毒药区”。上午隐蔽不出,下午等敌人晒得疲惫至极时则小股突袭。这种“藏猫猫”战术,打得兀术军哇哇叫,找刘主力作战又找不到,只好狼狈退兵。

  连环计之例说——图德拉巧用迂回计

  图德拉原是委内瑞拉的一位自学成才的工程师。他想做石油生意,可是他既无石油界的老关系,又无雄厚的资金。于是,他采用了“迂回”的连环计。

  他先从一位朋友处打听到阿根廷需要购买2000万美元的丁烷,并且又知道阿根廷的牛肉过剩。

  接着,他飞到西班牙,那里的造船厂正为没有人订货而发愁,他告诉西班牙人:“如果你们向我买2000万美元的牛肉,我就在你们的造船厂定购一艘造价2000万美元的超级油轮。”西班牙人愉快地接受了他的建议。这样,他就把阿根廷的牛肉转手卖给了西班牙。

  此后,图德拉又找到了一家石油公司,以购买对方2000万美元的丁烷为交换条件,让石油公司租用他在西班牙建造的超级油轮。

  就这样,图德拉凭着迂回的艺术,精心设计一个大胆的“连环计”,单槍匹马杀入了石油海运行列,开始了前途远大的经营。

  连环计之例说——德弗丽斯不慎爱错人

  在荷兰驻苏联大使馆秘书的洛兰·德弗丽斯是个性格温柔 的女性,她已年近五十,早就打消了结婚的想法;但是有一天, 她结识了一个比自己小10岁的苏联人,他的名字叫鲍里斯·谢 尔盖耶维奇·库津金。库津金精力充沛,和德弗丽斯一样对圣 像有极大兴趣,他从神学院毕业后就在俄罗斯东正教会的国际 科工作。两个人从去公园散步慢慢发展到一起去剧院看戏,去 餐厅在烛光下吃饭。很快,鲍里斯向德弗丽斯表示了爱慕之情。他说自己的妻子是个非常无聊的人,她不能使他在感情上得到满足,他很苦恼而又难以摆脱这种夫妻关系。他渴望得到德弗丽斯的爱情。同时,他向德弗丽斯谈了自己更多的烦恼:他是一个教徒,而在苏联社会中教徒是受歧视的;他向往西方社会,因此经常受到政府的谴责与批判,他这样一个人在苏联制度中感到与现实格格不入,所以精神上长期处于痛苦状态。

  在去莫斯科工作前,德弗丽斯曾被荷兰保安机关详细告知克格勃惯用的手法,因此她一直处事小心。但是,鲍里斯的话感动了她,特别是她了解到鲍里斯对苏联制度极其反感之后,她更抛掉了一切警惕与戒心。于是,她接受了鲍里斯的求爱,他们关系变得极为密切。

  几个月后,德弗丽斯和几个朋友去列宁格勒作短期旅行休假。她们本来预定住在阿斯托里亚饭店,可是临时旅行社却“弄错了”,把她安排在欧罗巴饭店二楼的一个华丽的房间。极巧的是,库津金恰好也在这时来到列宁格勒,而且也在这个饭店的二楼租了房间。中午,库津金把她请到自己房间,两人一起喝葡萄酒。库津金开始爱抚她,德弗丽斯担心房间里设有监视摄像机和窃听器。他们检查了一下,什么也没发现。为了慎重,库津金还 拉上了窗帘。

  过了一个星期,德弗丽斯突然接到库律金的电话,要她立即去公园见面,语调十分惊慌。见面后,库津金告诉她,就在今天早晨,他正在莫斯科主教家的时候,克格勃把他拘捕,带到卢比扬卡监狱。克格勃的官员严厉审问他和德弗丽斯的关系,并拿出他们一起散步的照片,同时暗示他们还 掌握着更重要的证据。库津金懊恼地说,政府早就在想法整他,这回全完了。怎么样才能掩盖这件丑闻呢?两个人几乎同时想到:找尼古拉·布托夫,他也许有办法帮上忙。

  以前,库律金向德弗丽斯介绍过布托夫,说他是个有很多“重要关系”的大官。当天晚上,他们请布托夫帮忙,布托夫叹了口气:“卢比扬卡的案子都是非常严重的,你们俩干吗去列宁格勒呢?不过,你们放心,我一定会全力想办法!”

  第二天,德弗丽斯接到布托夫的电话,布托夫邀请她单独去一座公寓吃饭。吃饭时,布托夫告诉她,他已设法弄到了库津金的材料,材料中有一批胶卷,自己虽然不想看,但她却必须看一下。德弗丽斯一看,胶卷毫无遗漏地展现着她和库津金在列宁格勒的风流韵事。“还 有一盘录音带,”布托夫说,“您想听听吗?”

  这时,德弗丽斯精神已近崩溃,她痛哭起来。

  好心的布托夫安慰她说,他可以把这些材料锁进自己的保险柜。但是,德弗丽斯必须在保证感谢他和今后合作的誓文上签字。德弗丽斯顺从地写完誓文。之后,她抬起头,茫然地问布托夫:“您是克格勃的人吗?”

  “非常正确!”布托夫冷冷地说。

  时至今天,德弗丽斯也不知道她的情人鲍里斯·库津金也是克格勃的特务,她以为他也是一个受害者。

  为了接近一个人以达到自己的目的,首先必须要取得他的信任,这就要投其所好,使自己扮成他所希望的那种人。这样他就会对你产生亲近感并去掉一切戒心,成为你的俘虏,乖乖地为你服务。

  连环计之例说——故事中的故事

  在1919年的美国钢铁工人大罢工中,钢铁工人工会打入资本家内部的一名同志通知福斯特说,美国钢铁公司的老板们常常获得工会组织委员会的记录。这一消息使福斯特吃惊不小。因为工会组织委员会共有45名代表,人手一份记录,而蜡纸的底稿是福斯特亲自销毁的;这45名代表是忠诚于工会事业的先进分子,记录怎能落入敌人手中呢?起初,福斯特以为这只是偶然现象,以后虽然格外小心,但记录仍继续失窃。

  于是福斯特不得不开动脑筋,设了一条顺藤摸瓜之计。他在45份记录中打上不同的记号,这一记号做得非常仔细,务求肉眼无法辨认出来,而且,这一记号仅福斯特一人知道。过了一段时间,打入资本家内部的那位同志把敌人盗去的影印件复制了一份。影印本上活生生地把暗号复印了下来。通过这一暗号,福斯特查到了被盗窃的记录是送给芝加哥铁匠国际兄弟工会全国办公室的那一份。福斯特又亲自布置,加紧暗中看管这一办公室。这样,就轻易地捉住了偷送记录的女内奸。她的办法是把记录偷走一晚,影印后于第二天早上送回原处。

  女特务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然而仍然被福斯特捉住了。有些问题看起来十分复杂,无从着手,然则,通过顺藤摸瓜的方法可以一步一步地接近目标。

  连环计之例说——平托上校测谎

  二战后期,盟军攻入比利时。一天,一支部队抓到一个嫌疑犯,被怀疑是德国间谍。他被送到荷兰籍的著名反问谍专家奥莱斯特·平托上校处。

  上校对嫌疑犯进行了审问。嫌疑犯自称只是个比利时的农民,村庄被炸毁了,妻子也炸死了。一切都回答得没有破绽,但是上校凭多年经验仍感到这个嫌疑犯非常值得怀疑。他决定从语言方面入手,寻找破绽。——因为这一地区的比利时人都讲法语,如果这个嫌疑犯是德国间谍,不管他对法语的掌握程度多高,作为母语的德语最终还 是可能流露出来。

  上校开始了他对嫌疑犯的语言测试。

  首先,他让嫌疑犯数一盘豆子。因为当地人在说“72”时不是用标准的法语,而是发一个专门的方言的音,这样就能检验出嫌疑犯是不是地道的当地人。但是,嫌疑犯在数到“72”时,清楚地发出了方言的音。这样,上校的第一次测试失败了。

  第二次,上校决定在晚上进行测试。因为一个人在刚睡醒时,思维还 不能完全清醒,有可能在这时不小心说出母语。晚上,当嫌疑犯睡着后,上校命人在门外放起火来,有人在门外用德语告诉嫌疑犯着火了,但嫌疑犯醒来听到后没有任何反应。然后,又有人用法语告诉他着火了,嫌疑犯才惊慌失色地站起来。上校的第二次测试又失败了。

  第三次测试是在审讯的过程中。上校在问过嫌疑犯几个问题后,与旁边的人聊起天来。上校用德语告诉旁边的人说,这个嫌疑犯在第二天就要处决了。但是,嫌疑犯好像什么也不知道似的,连眼睛和喉头都没有丝毫的变化。这似乎证明,他根本不懂德语,也就不可能是德国间谍。

  上校的第三次测试又失败了。经过再三考虑,上校决定再进行最后的一次测试,如果再失败,只能当场将嫌疑犯释放。

  第二天清晨,嫌疑犯被带进上校的办公室。上校装作正在看一份文件,看完后拿起笔在文件上签了字。然后,上校抬头看看嫌疑犯,平静地用德语说道:“好了,一切都清楚了。你现在自由了!”

  这时,嫌疑犯长长地舒了口气,像卸下了沉重的包袱,仰起脸,露出了愉快的神色,然后开始往外走。立刻,他警觉到自己犯了个致命的错误。可是一切都晚了。

  上校在一系列测试失败之后,终于在最后关头反败为胜。人毕竟是有感觉的,再高明的间谍也不可能掩饰住自己所有的心情,当听到获释的消息时,怎么能不因为心情的急剧变化而出现差错呢?上校正是用极其高明的伪装蒙蔽了间谍,用使之惊喜的消息打乱了间谍的思绪,破绽怎能不露出来呢?

  连环计之例说——罗伯逊营救友军

  拿破仑在进攻西班牙之前,以丹麦遭到英国的威胁为由,狡猾地骗西班牙派一些最精锐的部队去丹麦,以减轻自己入侵西班牙时将遇到的抵抗。后来,拉罗马纳侯爵领导的一支约15000人的西班牙部队被秘密围困在丹麦某地沿海的岛屿上。英国十分关心这些西班牙人的下落,为了找到他们,派出了能讲一口流利德语的詹姆斯。罗伯逊去执行这项艰巨任务。

  罗伯逊首先去英国新近占领的赫利戈兰,因为英国情报机构已在那里建立起监听站和情报中心。接着有人安排他偷偷地乘小船沿威悉河口而上,进入德国。他徒步抵达不来梅后即化名为亚当·罗劳厄尔,从不来梅到汉堡,他沿途打听,得知西班牙部队早已被分割成小股,以削弱其战斗力,现在大部分被困在丹麦沿海的岛屿上。

  原本就是一位修道院院士的罗伯逊毅然决定冒险,靠自己在天主教徒中的联系来搜集情报,结果,发现有一位西班牙牧师知道拉罗马纳将军的部队的所有情况和将军本人在哪里。牧师告诉他如何才能见到拉罗马纳,于是,罗伯逊就取道哥本哈根来到富宁岛。但拉罗马纳在岛上孤立无援,不能与外界建立通信联系。足智多谋的罗伯逊便假扮成商贩,把携带的大量雪茄烟和巧克力卖给西班牙士兵,通过这种方式,罗伯逊见到了拉罗马纳将军,向他转达了英国政府愿意帮助他的信息。

  但是,如何才能把情况通知给英国人,告诉他们西班牙人愿意接受营救呢?因为英国当局事先既没有作出信号方面的任何安排,也没有向罗伯逊提供通信设备。有一天,一艘英国快速帆船在丹麦沿海行驶,罗伯逊果断行动,站到悬崖顶上挥动手帕,想与那条船取得联系,不慎被一个巡逻的丹麦士兵发现,立即将他逮捕。他声称自己是个商贩,在向西班牙人出售货物后,打算与那条英国船做买卖。由于他不会说丹麦话,那个士兵不相信他,便把他带去见丹麦指挥官。幸运的是,他在对答中发现那位指挥官会说德语,就用自己流利的德国话同指挥官攀谈起来。这样一来,丹麦人便相信了他,把他当作亚当·罗劳厄尔——一名商贩释放了。经过多次冒险,罗伯逊终于成功地向赫利戈兰发出信息,通知英国海军作好营救西班牙军队的准备。几天后,在英国海军的帮助下,经过罗伯逊和拉罗马纳将军的周密安排,一个虎口脱险的计划成功了。15000名西班牙士兵中大约有9000名士兵登上英国船只回到了祖国,并在那里协助英国的威灵顿公爵抗击法军,从而增强了反法联军的力量。

  罗伯逊在这次营救行动中运用了多种智谋。他有时改名换姓,有时乔装改扮,或迂回而进,或瞒天过海,历尽艰难终于找到西班牙人被困之地,并使他们与英国海军取得联系,制订了一个里应外合的计划。最后,在虎口中骗过敌人,成功地“金蝉脱壳”而去。这些活动有一个总的特点,就是隐蔽性,即以各种手段瞒过敌人耳目。隐蔽性的好坏,是成败的关键。

  连环计之例说——赫鲁晓夫逢场作戏

  1959年,尼克松作为美国副总统去参加在苏联莫斯科举办的美国国家展览会的开幕典礼。在尼克松动身去苏联之前不久,美国国会正好通过了所谓《被控制国家决议案》。这个决议案是针对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它攻击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压迫”、“奴役”人民,“剥夺”人民的自由。

  赫鲁晓夫对《被控制国家决议案》十分愤怒,他认为这是美国对苏联的挑衅。而且,对尼克松长期以来坚持反共立场,指责苏联社会是“铁幕”,赫鲁晓夫也非常不满。他决定在尼克松这次访苏期间,利用种种机会,给尼克松上一课。但是,在外交场合中,这又不能做得太明显、直露。

  美国国家展览会开幕式上,赫鲁晓夫陪同尼克松出席。一行人边谈边参观展览。大家走到展览的电视台模型前,一位青年技术人员走上来,提议把赫鲁晓夫和尼克松互相寒喧和谈话的镜头拍摄下来,以便在展览期间向参观的群众播放。在场的苏联观众围拢过来,兴致勃勃地看着这个场面。赫鲁晓夫发现时机到了,于是爬上讲台,开始讲话,并示意技术人员准备录相。

  赫鲁晓夫对着摄像机问尼克松:“美国存在多少年了?170年。好吧,大家请看,这就是她达到的水平。我们存在只不过42年,而再过7年,我们将达到同美国一样的发达水平!”在场的苏联观众被赫鲁晓夫的讲话吸引住了,他们振奋地热烈鼓掌。赫鲁晓夫继续情绪高昂精神焕发地讲着:“当我们赶上你们并超过你们的时候,我们会向你们招手的!”说着,他回身向后挥着手,好像美国正在慢慢逝去。 .赫鲁晓夫抓住偶然碰到的机会,敏锐地借题发挥,既奚落、挖苦了美国,难堪了尼克松,又大大振奋了在场苏联人的精神,提高了自己的威信。

  尼克松访苏期间,有一次由赫鲁晓夫陪同乘游艇游览莫斯科河。游艇在河上行驶着,河上许多游客在畅游。赫鲁晓夫几次让人把船停下来,向附近的人招手致意。人们游过来,围着游艇,向赫鲁晓夫欢呼。赫鲁晓夫故意大声问他们:“你们之中哪个是被控制、被压迫的?”河里的人们一齐大声回答:“没有!”赫鲁晓夫又大声问:“难道你们都是奴隶吗?”游泳者又异口同声喊:“涅特!”——不是。赫鲁晓夫得意地用胳膊肘碰碰尼克松的胸脯,高声说:“看看我们的奴隶们是如何生活的?”然后他又冲河里的人们说:“有人非说你们是被奴役、没有自由的人,这可笑吗?”河里的人们“轰”地发出一阵嘲笑声。随同的苏联记者们将刚才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场景都记录下来,第二天就在各个报刊上发表了。在这一过程中尼克松窘迫得哑口无言。

  赫鲁晓夫这种随时随地抓住一切机会,宣传苏联的成就、美好,借以回敬、驳斥、戏弄尼克松的做法,虽使得尼克松感到难堪,但却佩服其手腕的高明。他对赫鲁晓夫说:“你知道,我真佩服你,你决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进行宣传。”赫鲁晓夫当即反驳他:“不,不,我不是搞宣传,我说的是真话,是千真万确的真理。”

  在访苏期间,尼克松参观、访问了许多工厂、农庄、市场。在每个尼克松要去的地方,赫鲁晓夫都安排布置好几个人。当尼克松来到的时候,这几个人就从人群中走出来,站在尼克松面前,自我介绍说:“我是一个普通苏联公民。”然后,一连串地质问尼克松:“为什么美国阻挠为停止原子弹试验所做的努力?”“为什么美国想要战争?”或者:“为什么美国拿在外国领土上建立军事基地来威胁我们苏联?”

  尼克松明明知道这是陷阱和圈套,也只好硬着头皮往里跳,往里钻。他反反复复一遍遍讲着道理,回答着问题,弄得口干舌燥、疲惫不堪,最后也达不到任何效果。提问题者毫不在意他的回答。

  就这样,在访苏期间,尼克松常常被这种场面纠缠得苦不堪言,而第二天还 要受苏联报刊诸如“苏联一工人质问尼克松,尼克松在正义面前无言以对”之类的题目控告、奚落。由于这些提问者都是以群众面孔出现,尼克松也无法向苏联当局报怨,怕落个“美国领导怕见群众”的名声。

  宣传,是一门高深的学问,里面包含着丰富、复杂的智谋。聪明的宣传家,能够随时把握一切别人往往忽略的机会,从容、自然、顺势地进行宣传,以达到既扰乱、打击了敌人,又激励、鼓舞了自己,同时还 抬高了宣传者本人的多重效果。

  连环计之例说——丁谓一举而三得

  火海满天横流,吞噬了雄伟巍峨的宫室楼台,吞噬了金碧辉煌的殿阁亭榭……几天几夜之后,那里变成了一片断垣残壁。这是公元1015年发生在北宋皇宫里的一场罕见的大火。在废墟上,宋真宗皇帝叹息道:“没有皇宫,如何上朝,如何议政,如何安居呢?”他叫来宰相丁谓(962一1033年),令他负责皇宫的修建工作。

  丁谓接受任务后,在废墟上走来走去。他为遇到的三件难办的事而感到苦恼:一是盖皇宫要很多泥土,可是京城中空地很少,取土要到郊外去挖,路很远,得花很多的劳力;二是修建皇宫还 需要大批建筑材料,都需要从外地运来,而汴河在郊外,离皇宫很远,从码头运到皇宫还 得找很多人搬运;三是清理废墟后,很多碎砖破瓦等垃圾运出京城同样很费事。

  路过临时搭的一个小木棚,丁谓见有个小姑娘在煮饭,趁饭还 没煮熟,她又缝补起被火烧坏的衣服。丁谓想:“她倒真会利用时间呀!”忽然他灵机一动:办事情要达到高效率,就要时时处处统筹兼顾,巧妙安排好财力、物力、人力和时间。经过周密思考,他提出了一个科学的方案:先叫工人们在皇宫前的大街上挖深沟,挖出来的泥土即作施工用的土,这样就不必再到郊外去挖了。过了一些时候,施工用土充足了,而大街上出现了宽阔的深沟。

  “哗哗哗”,忽然一股汹涌的河水,从汴河河堤的缺口中奔将出来,涌向深沟之中,等汴河的水和深沟中的水一样齐时,一只只竹排、木筏及装运建筑材料的小船缓缓地撑到皇宫前。丁谓站在深沟前捋着胡子笑了。是的,没费多大力气,就一举解决了两道难题。

  一年后,宏伟的宫殿和玲珑的亭台楼阁修建一新。这一天,汴河河堤的缺口堵住了,深沟里的水排回汴河之中。待深沟干涸时,一车车、一担担瓦砾灰土填到了深沟之中,一条平展宽坦的大路重又静静地躺在皇宫之前……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手机访问 经典文学作品

热门推荐
经典文学作品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经典文学作品网jdwxzp.com 2016-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