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海棠诗社》主要内容概要及赏析

【导语】:

在36回中,实际可分作两大问题。一是暗示宝玉、宝钗之姻缘是必然的发展,但又是不如意的,是貌合神离的,宝玉是钟情于木石前盟的,但又不是因缘,不是人力所能改变的。虽然如此,但还

  在36回中,实际可分作两大问题。一是暗示宝玉、宝钗之姻缘是必然的发展,但又是不如意的,是貌合神离的,宝玉是钟情于“木石前盟”的,但又不是因缘,不是人力所能改变的。虽然如此,但还是十分执着,想尽力去追求,其想法还是幼稚的,眼界是狭窄、浅显的。二是情悟梨香院,这在思想上有了很大的感悟,使宝玉思想经过感悟,实现升华,深入人生。关键是由自我扩大到自我以外的别人,焦点是男女之情的机缘,也就是古诗所说的“欲除烦恼须无我,各有因缘莫羡人”。在此以前的贾宝玉,不管他如何在梦中说梦话,说什么“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 什么是金玉姻缘,我偏说是木石姻缘!”在他的感觉中,并未意识到世界上还有别的少男存在,还有别的少女存在,还有别人的男女感情存在。而只意识到他是大观园中唯一的“情种”,而别人都是须眉浊物,因而有意识、无意识地感到所有少女必然都对他有好感……而当他在梨香院正面为龄官冷落后,这时才顿然悟到,原来世界上情各有所钟,并非只他宝玉一个。原来他对袭人说什么“再能够你们哭我的眼泪,流成大河,把我的尸首漂起来……”等等,说的似乎彻底,但还只是参透生死关,而未参“情缘”;还只是想着“你们”的眼泪,“我的尸首”,而未想到别人的眼泪,别人的尸首;在梨香院受了感悟后,才又对袭人说出“从此后,只好各人得各人的眼泪罢了”。这才是进一步的觉悟。即参透“生死关”之外,又参透了“情关”。这一升华十分重要,是宝玉出家的初步。

  由第37回到第38回,是集中写大观园人物文采的数回,用书信和作诗和评诗来表现。自然用的是中国传统文学的表现手法。

  《红楼梦》作为描绘十七世纪中国贵族社会的生活,写“金陵十二钗”人物形象,写诗的场面是必须要描绘的。歌咏言,诗言志,言为心声,只有通过人物吟诗的描绘,才能更显示人物的高贵身份,聪明才智,感情性格。文如其人,各人有各人的不同的性格,不同的音容笑貌,也有各人不同的诗篇。

  用诗来表现小说、戏剧中的人物性格,并非自《红楼梦》始,这也是古已有之的了。唐人传奇便常常使用这种手法。元稹《会真记》便是著名的例子。但是用这种手法塑造人物,并不是十分容易的事。要知写小说中的诗,除去传统的在回目前、回目后的诗句外(这如同于戏剧的定场诗、下场诗),在故事发展中,书中人物在各种场合咏唱的诗句,或写景,或抒景,都是书中人物的,有一定的个性、情节、景物、时间、地点……作者是替他们代拟诗句,或深、或浅、或缠绵、或超脱……要诗如其所写的人物性格,要有高度的准确性。《红楼梦》在这一点上,是成功的,超过其他的古典小说和戏剧。

  大观园生活,是多层次的。高层次的文化生活,也是当时文人学士常说的“诗酒风流”,佐之以琴棋书画。远古不说,自两晋南北朝以来,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化艺术精神寄托。一般是以男人为主的,但一说到才女,那也必须具备与男人旗鼓相当的文化层次。从古以来,女子不能享受与男子同等的文化教育,能受到教育、学得文化、成为才女的,即使在官宦人家中,也只是极少数。

  写“才女”生活,是等同与男子中的高级知识阶层的,是远远超出于一般世俗文化水平以上的。而作者的女性观又不同于世俗,具有反封建的特征,即女子是水做的,男子是泥做的,女子在好多方面都超过了须眉浊物的男子,因而在写作诗上,宝玉并不出色,每次诗会——即文人学士所说的“白战”,他都是失败的。

  海棠社的兴起,是探春首先提出的,显示了探春的组织才能,和不同于流俗的思想爱好、艺术才华。她引宝玉为同调,是这对同父异母的兄妹,在文化层次和艺术情思上有共同的爱好。所以前次买玩具要托宝玉,找“有意思又不俗气”的;而这次想兴诗社,又先与宝玉共同商量。

  第37回一开始,先拟了探春给宝玉的小启,和贾芸写给宝玉的信。这一雅一俗的两封信,形成鲜明的对照,十分别致。两相对照,却又以宝玉为中心,形成自然而又巧妙的联系。把大观园内外的生活结合在一起。使人感到大观园生活是“妃子家”的特殊生活,但又和社会生活、大观园外面的生活同时活动着、联系着。这样生活感就更强烈。

  中国文人聚会吟诗,不管官职多么大,地位多么高,和小官、小辈以及普通百姓、甚至和尚、道士在一起作诗,都是平等的。探春小启中用了东晋名僧慧远主持白莲社、陶渊明也参加,以及谢安在会稽东山邀集名士游山玩水、吟诗作文的典故,说明仰慕古人,结社吟诗的抱负。因此这回写作诗的情节,不只是渲染故事,更重要的也是写各人的情趣。

  历史上的文人,必然有名、有字,但到了结社吟诗时,还要随自己志趣,起个别号。作诗之先,一段起别号的文字,却写的别开生面,有雅致而无酸气,有生活气而无陈腐气,不说林黛玉的“潇湘妃子”有多么雅,而活泼的文字是大家给宝玉起绰号,叫他“无事忙”、“富贵闲人”等等,在雅唱中又穿插玩笑语,这才显得更加真实。

  海棠诗是“海棠社”的初会,如单写海棠诗而不及其他,那便显得呆板,因而在海棠诗之后,接着便写菊花诗。但又不能如海棠社一样,等同起来,一次一次流水账记下去,那岂是“红楼文字”,自然要有一种变化。这样便安排写海棠诗时,湘云先不在,然后派人去送高雅的食品新鲜红菱和鸡头、桂花糖蒸的栗粉糕,这样引来了湘云,别人感到作了四首同样题目白海棠诗已不容易,而湘云一到又是两首,这样真的就是“海棠诗社”了。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手机访问 经典文学作品

热门推荐
  • 《明世说新语》主要内容简介及鉴赏

      《明世说新语》简介|鉴赏  明代文言轶事小说集。明李绍文撰。八卷。 《四库全书总目》谓其“所载明一代佚事琐语,迄于

    2024-10-14

  • 《明记略》主要内容简介及鉴赏

      《明记略》简介|鉴赏  明代文言笔记小说集。明皇甫录撰。 《钦定续通考》、 《四库全书总目》著录为四卷,历代小史本、丛书

    2024-10-14

  • 《明镜公案》主要内容简介及鉴赏

      《明镜公案》简介|鉴赏  明代白话短篇公案小说集。  一册七卷。封面题“精炼百家诸名公明镜公案,三槐堂梓行”

    2024-10-14

  • 《春梦琐言》主要内容简介及鉴赏

      《春梦琐言》简介|鉴赏  明代文言传奇小说。作者不详。  书叙会稽富春人韩仲琏,一日出游,步入山洞,遇李娘、棠妲二女,侍寝交

    2024-10-14

  • 《昨非庵日纂》主要内容简介及鉴赏

      《昨非庵日纂》简介|鉴赏  明代文言笔记小说集。二十卷。明郑暄编纂。存明崇祯刻本,清末石印本,台湾《笔记小说大观》本。此

    2024-10-14

  • 《最娱情》主要内容简介及鉴赏

      《最娱情》简介|鉴赏  综合性文集。共四集,二层印本。上层第一集是古今诗话,第二集是古今曲藻,第三集是古今小说,第四集是挂枝

    2024-10-14

  • 《月河所闻集》主要内容简介及鉴赏

      《月河所闻集》简介|鉴赏  宋代文言轶事小说。宋莫君陈撰。一卷。今有《吴兴丛书》本。  本书载北宋时杂事,有关元祐诸臣

    2024-10-12

  • 《朝野遗记》主要内容简介及鉴赏

      《朝野遗记》简介|鉴赏  宋代文言轶事小说。宋佚名氏撰。 《四库总目》入子部小说家类。有《古今说海》本、《历代小史》本

    2024-10-12

  • 《机警》主要内容简介及鉴赏

      《机警》简介|鉴赏  明代文言轶事小说集。 一卷。明王文禄撰。 《千顷堂书目》编入子部小说类, 今存有《百陵学山》本、《续

    2024-10-12

  • 《林泉随笔》主要内容简介及鉴赏

      《林泉随笔》简介|鉴赏  明代文言笔记小说集。明张纶撰。一卷。有《今献汇言》本、 《丛书集成初编》本等。作者生平不可考

    2024-10-12

  • 《枫窗小牍》主要内容简介及鉴赏

      《枫窗小牍》简介|鉴赏  宋代文言轶事小说。南宋袁褧撰,袁颐续。 《稗海》本题为百岁寓翁撰。二卷,有《宝颜堂秘笈》本、 《

    2024-10-12

  • 《查功课》主要内容简介及鉴赏

      《查功课》简介|鉴赏  短篇小说。趼(吴趼人)著。载《月月小说》第八号,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四月出版。  小说只有极少量

    2024-10-12

  • 《梁溪漫志》主要内容简介及鉴赏

      《梁溪漫志》简介|鉴赏  宋代文言琐谈、轶事小说。南宋费袞撰。梁溪为无锡城西南地名,费袞为其地人,故以之名书。十卷,有明仿

    2024-10-12

  • 《梅杏争春》主要内容简介及鉴赏

      《梅杏争春》简介|鉴赏  宋代小说家话本。晁瑮《宝文堂书目》著录,今存残页五纸。据其版式、纸质,郑振铎疑为《清平山堂话本

    2024-10-12

  • 《检蠹随笔》主要内容简介及鉴赏

      《检蠹随笔》简介|鉴赏  明代文言琐谈小说集。明杨宗吾著。  《千顷堂书目》、 《明史·艺文志》入子部小说家类,题

    2024-10-12

经典文学作品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经典文学作品网jdwxzp.com 2016-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