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 ,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 ,忘不了新愁与旧愁。
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使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
《红楼梦》,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 ,又名《石头记》《金玉缘》。此书分为120回“程本”和80回“脂本”两种版本系统。
《红楼梦》新版通行本前80回据脂本汇校,后40回据程本汇校,署名“曹雪芹著,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后40回作者尚有争议。
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府的家庭琐事、闺阁闲情为脉络,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故事为主线,刻画了以贾宝玉和金陵十二钗为中心的正邪两赋有情人的人性美和悲剧美。通过家族悲剧、女儿悲剧及主人公的人生悲剧,揭示出封建末世危机 。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作品 ,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小说以“大旨谈情,实录其事”自勉,只按自己的事体情理,按迹循踪,摆脱旧套,新鲜别致,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成就。“真事隐去,假语村言”的特殊笔法更是令后世读者脑洞大开,揣测之说久而遂多 。围绕《红楼梦》的品读研究形成了一门显学——红学。
贾环,父贾政母赵姨娘。排行为贾政第三子。庶出。从玉字辈,与珍、琏、宝玉是兄弟。在《红楼梦》里,贾环在贾家本是正经主子,即使是庶出,因为父亲的缘故其地位是高的,但他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颇不思上进,他本理应是众人巴结攀附的对象。然而,正由于他的客观存在是宝玉继承家业的潜在威胁,王氏姑侄处处贬抑贾环,加之贾母不喜,众人更是踩到他头上。封建大家族宗法规矩,长幼有别,嫡庶差异,附势奴才,亲疏远近等像多面万花筒一样,早早呈现在贾环面前。曹雪芹对遭受不公平待遇的庶子的描写更多是怀着可恕可怜之情的。
贾环是《红楼梦》中的一个弱势人物形象,他身为主子,却从未受到过他人的尊敬和应有的关怀。其父贾政,为人古板严苛,他的严肃令自己年幼的儿子的心灵蒙上阴影,他从未给过贾环一分父爱,也没有对贾环错误的行为加以正确的引导,从而使贾环更加向着奸邪之路前行。其母赵姨娘,贾环打小与其相依为命,深受其影响。可惜她没给儿子树立过任何正面的榜样,贾环从她身上只学会用不择手段去争取自己所想要的。探春是贾环的胞姐,却为了追求权利投向执事集团的怀抱,使贾环再次感到亲情的淡漠,他对执事集团的反抗,也带着一丝报复的快感。在贾环贫瘠如沙漠般的生命中,彩云的爱是唯一的绿洲,它也使贾环的性格发生过短暂的转变,虽然这份爱持续的时间不久,可与贾环周围淡漠的亲情比起来,这份爱显得越发弥足珍贵。可见,贾环的性格的发展变化是与他所处的生存环境密不可分的,他是值得我们同情的。
我们看贾府的最高统治者贾母是怎么对待这几个孩子的。第75回,贾母命人把自己的粥给凤姐送去,把一碗笋和一盘风腌果子狸给颦儿和宝玉两个送去,把一碗肉给贾兰送去,惟独没有想到给贾环送点什么吃的,作家这样来写这一细节不会是没有用意的。当写宝玉、贾环、贾兰跟贾珍练箭,而贾母只问贾珍宝玉练的怎么样,还不无爱怜地叮嘱他:“且别贪力,仔细努伤”。贾环是不会得到这些怜爱的。在贾母眼里,宝玉是最受疼爱的,贾兰居其次,而贾环居第三而不可得,只有挨骂的份儿。贾母不喜欢贾环,这一点她自己也屡次表白出来。
如果宝玉孕育了作者所有的爱和希望,那么我觉得贾环就蕴涵着这个“宝玉”所有的劣迹思想。一个人分成了两半,就像动画片里,当一个人物心里产生矛盾的时候就会有一个天使和一个恶魔在两边吵架。那么可否说宝玉就是这个“天使”,而贾环就是这个“恶魔”?不是代表了单独的一个厌恶,而是代表他(包括作者和小说里的人物)所有的罪恶感。可以说贾环是作者成长中的一个毒瘤,去不掉的,没了它又不是一个完整的人物,所以就从宝玉那里独立出这个“坏”的人物来陪衬主角。这样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