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蝙蝠曾仗着自己的长相特点,混迹在百鸟和群兽之间, 占了不少便宜。 白天, 蝙蝠见鸟群捕了好多好吃的虫子,便把鼠耳朵一缩, 张开翅膀,一扇一扇地飞到鸟群中说:伙伴们,我也有一对会飞的
中国童话《三只小猪盖房子》故事原文
三只小猪盖房子 【第1篇】 猪妈妈有三个孩子,一个叫小黑猪,一个叫小白猪,还有一个小花猪。 有一天,猪妈妈对小猪说:现在,你们已经长大了
2021-11-04
从前,蝙蝠曾仗着自己的长相特点,混迹在百鸟和群兽之间, 占了不少便宜。 白天, 蝙蝠见鸟群捕了好多好吃的虫子,便把鼠耳朵一缩, 张开翅膀,一扇一扇地飞到鸟群中说:伙伴们,我也有一对会飞的
从前,蝙蝠曾仗着自己的长相特点,混迹在百鸟和群兽之间, 占了不少便宜。
白天, 蝙蝠见鸟群捕了好多好吃的虫子,便把鼠耳朵一缩, 张开翅膀,一扇一扇地飞到鸟群中说:“伙伴们,我也有一对会飞的翅膀,是你们的同类,请你们分这些虫子时不要忘了给我一份。”结果蝙蝠得了一份虫子。
晚上,蝙蝠见老鼠找到了许多香喷喷的豆子,便把翅膀收起来,伸直耳朵,对老鼠说:“鼠兄弟,我也有两只直竖竖的耳朵,也是老鼠,请你们分豆子时不要忘了给我一份。”结果蝙蝠又得了一份豆子。
一天, 小鸟和老鼠都来到蝙蝠家收税。
小鸟开口说:“蝙蝠兄弟,今天你要缴一份鸟税。”
蝙蝠急忙收紧翅膀,伸直耳朵说:“我是老鼠,不是小 鸟。”
老鼠在旁边一听, 忙说:“那好, 蝙蝠兄弟,今天就请 你缴一份鼠税。”
蝙蝠又慌忙缩起耳朵,伸开翅膀说:“我是鸟,不是老鼠……”
小鸟和老鼠一时火起,一个扯翅膀,一个扯耳朵,蝙蝠慌忙逃窜。从此, 蝙蝠不敢在白天露面,怕鸟啄它;也不敢在夜晚出没, 怕老鼠咬它。 它只能黄昏时分找点食,然后躲起来。
——哈尼族寓言(选自《中国民间寓言选》)
如果我们熟悉蝙蝠的模样, 就能了解这一寓言构思的巧妙。蝙蝠确实是一种奇特的哺乳动物,动物学上属于翼手目。它前肢与后肢之间有薄而无毛的薄膜,收拢是爪,可以爬行,展开是翅,能够飞翔。它白天栖息在屋檐等房屋顶部的夹缝中, 黄昏才在附近的天空飞行捕食虫子。它收拢翼膜后的身体大小和头部形状很象老鼠。因此人们也将它称为“飞鼠”、“仙鼠”、“檐壁鼠”。
寓言抓住蝙蝠外形特点, 巧妙地拟人化,把它塑造成一个见油水就捞、见责任就推的投机耍奸者的形象。鸟类分食物,它是鸟,要了一份;鼠类分食物,它是鼠,也要了一份;而当鸟和鼠来要它有所奉献时,它向前者否认自己是鸟,向后者否认自己是鼠。真是奸滑极了。这正是社会上某一类人的生动写照。寓言犀利地揭露了这种人唯利是图、唯责是避的嘴脸, 并给予辛辣的讽刺。
歌颂善良无私、反对自私奸滑是民间文学的一个传统主题。在文学作品中人民总是让自私自利之徒受到应有的处罚。寓言中蝙蝠最后被揭穿,从此“不敢在白天的天空露面,怕鸟啄它; 也不敢在夜晚出没,怕老鼠咬它。”所以“它只能黄昏时分找点食”。这似乎是为了解释蝙蝠只在黄昏出没的原因,但这种解释并非出自科学探索,而是完全出自善恶观念:投机耍奸的人是会被群众所唾弃的。
蝙蝠由于其外形特点,常被中外寓言家们作为两面派的典型形象。古罗马时代出现的《罗穆路斯》寓言“蝙蝠的背叛”,写飞禽走兽交战,蝙蝠认定走兽会胜利便投奔到走兽群中,结果鸟类获胜,双方缔结和约,鸟类惩罚内奸,拔光了蝙蝠的毛,不准它白天飞行。明代冯梦龙《笑府》中的寓言“蝙蝠”,写凤凰生日,蝙蝠说自己是兽, 不去庆贺;麒麟生日,蝙蝠说自己是鸟,也不庆贺。冯梦龙用以讽刺士林中投靠宦官的非禽非兽的败类。这则哈尼族寓言反映了哈尼人民的道德观念,其寓意更具有普遍性。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