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风华中朱祁镇亲征瓦剌差点断送了大明王朝。那么大明风华王振为什么怂恿朱祁镇亲征瓦剌,小编来给大家解答一下吧!
《雪中悍刀行》赵楷的结局是什么?为什么要自刎?
赵楷是《雪中悍刀行》中的人物,关于赵楷的结局是什么一直受到关注,小编来分享赵楷为什么要自刎,来了解一下吧。
2022-01-10
大明风华中朱祁镇亲征瓦剌差点断送了大明王朝。那么大明风华王振为什么怂恿朱祁镇亲征瓦剌,小编来给大家解答一下吧!
朱祁镇在很多人眼里就是一个熊孩子,而且的确从朱祁镇开始,明朝就逐渐开始走下坡路了,《大明风华》里的朱祁镇,宠信身边的太监,导致了宦官干政,而自己又坚决要去亲征瓦剌,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朱祁镇的这次亲征,就是土木堡之变的开端,他成了瓦剌的俘虏,这才有了朱祁钰上位的机会。那么朱祁镇为什么一定要亲征,他是不了解这其中的艰险吗?
1.朱祁镇当皇帝并不靠谱
张艺兴上线,让人眼前一亮,虽是皇帝但却没有皇帝的样子,朱祁镇像个猴子似的在宫中上蹿下跳,咋咋呼呼,与老爹相比相差甚远,在宫中没有任何规矩可言,在朝堂之上轻视敌国,甚至还与孙若微顶嘴,大吼大叫,真是名副其实的咆哮帝。
面对朱祁镇的咆哮,孙若微当然非常生气,她自从成为皇妃之后,不计前嫌,为了朱家鞠躬尽瘁,面对先帝的嘱托殚精竭力,目的就是为了把儿子抚养成才,成为一代圣君。但朱祁镇让她十分失望,少年时不懂世事情有可原,但长大后依然胡作非为,孙若微只能对她严厉训斥。
孙若微为什么要怒斥朱祁镇呢?三点理由让她忍无可忍,如果不对他加以教育,皇帝就与昏君无异。
首先,轻视敌国,藐视朝野。皇帝年少,登基之后朝中大事主要由太后孙若微带领大臣处理,朱祁镇对朝中之事很少触及,对处理政事毫无经验可言。即便如此,他仍然自以为是,强行出头,轻视敌国。
瓦剌入侵,朱祁镇痛斥瓦剌只是小邦,弹丸之地,不值一提,侵犯大明,更是让他忍无可忍,想要御驾亲征讨伐瓦剌。而朝中阿谀奉承之人为了讨好皇帝,纷纷赞同他的看法,同意出兵,朱祁镇不听忠臣之言,一意孤行。要知道瓦剌虽是小邦,但太宗皇帝也要小心面对,他如此轻视敌国,藐视朝中大臣,非明君所为,必然遭到孙若微的训斥。
其次,宠幸宦官,养虎为患。朱祁镇登基之后,对宫中的太监王振非常信任,却朝中大臣和孙若微却是置若罔闻,毫不在意。祖宗遗训早已道明不能重用宦官,但他却背道而驰,不仅重用宦官,还放任宦官在宫中胡作非为,肆无忌惮扰乱朝廷,甚至宦官收养义子他也不闻不问,听之任之。重用宦官是历朝历代的大忌,皇帝亲政后,孙若微虽然无权干涉朝政,但从母亲的角度上讲,她不能眼看着儿子成为一代昏君,她只能不顾自己的身份,对皇帝加以斥责。
第三,碌碌无为,昏庸度日。朱祁镇登基之后,并没有继承先帝的遗志专心整政,没有亲政前他埋怨自己没有实权,不能决断朝中大事,只是个儿皇帝。亲政之后他又宠幸宦官,整日带着宦官到处玩乐,荒废了朝中大事,不听忠臣之言,完全没有皇帝的样子。看到如此昏庸的儿子,孙若微怎么不开骂呢?
孙若微身为太后,在皇帝不能理政前她有必要教育皇帝;作为母亲,她恨铁不成钢,看着儿子荒废自己,于心不忍,对她加以训斥也是为了能让他将来有所作为,但“咆哮帝”朱祁镇到底有没有理解“虎妈”孙若微的良苦用心呢?
2.朱祁镇为何亲征
王振(?-1449年),蔚州(今河北蔚县)人。明朝初年宦官。
本为落第秀才,略通经书,后为教官,中举人,传闻又自阉入宫。他善察人意,受明宣宗喜爱,被授为东宫局郎,服侍太子朱祁镇(明英宗)被称为王伴伴。宣德十年(1435年),英宗即位,升王振为司礼监掌印太监。他以防备大臣罔上为由,劝英宗以重典治国,但因英宗祖母张太皇太后及阁臣“三杨”等齐心辅政,故而不能干预政事。正统七年(1442年),张太皇太后死,“三杨”亦相继老死,王振于是勾结内外官僚,擅作威福。在京城东造豪华府第,大兴土木,专权八年,被英宗称为先生。公卿大臣称之为翁父,争相攀附。
正统十四年(1449年),瓦剌大举入侵,王振力劝英宗亲征。途中又邀英宗幸其蔚州宅第,以致耽误行程,行至土木堡时被瓦剌兵追至,全军覆没,英宗被俘,王振也被杀死。天顺元年(1457年)英宗复辟后,下诏为王振正名,并以香木为王振雕像,祭葬招魂。在京师智化寺北院建旌忠祠,以祭祀亡灵。
1449年,朱祁镇在大太监王振的怂恿下,也想学他的太爷爷朱棣那样北伐,御驾亲征。只不过朱棣那时候打的是瓦剌的对手鞑靼,而这次朱祁镇要打的是瓦刺。
瓦剌和鞑靼是蒙古分裂后的两个部落。后来,不地道的瓦剌依靠明朝的实力打击鞑靼,令鞑靼一蹶不振之后,又不断地来骚扰明朝边境。
当时,二十岁出头的毛头小子朱祁镇为何御驾亲征呢?历史漫谈君觉得原因如下:
一、朱祁镇太小看瓦剌了,觉得他们是毛贼,不足惧,打他们就像是大人打小孩子一般容易,所以,不把瓦剌放在心上,不惧怕。他觉得自己五十万大军,瓦剌才区区两三万人,打他们不就像是毛毛雨,小菜一碟吗。
二、朱祁镇想一展雄风,让大家看看她朱祁镇也不是吃素的,能力很强,让文武大臣都对他刮目相看。
三、被朱祁镇一直当作心腹的大太监王振的怂恿。即使是于谦等一帮忠臣极力反对,也挡不住被洗了脑的朱祁镇向瓦剌进发。
四、朱祁镇考虑事情单纯,没有想到会失败。否则,他也不会带上一些文臣去一睹自己的风采,害得他们因此送了性命。
3.朱祁镇被俘虏
土木之变亦称土木堡之变、土木之祸,指发生于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北征瓦剌兵败并且被俘的事变。
瓦剌即漠西蒙古,也称卫拉特蒙古。土木堡是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境内的一个城堡,坐落于居庸关至大同长城一线的内侧,是长城防御系统组成部分。
正统十四年(1449年)六月,瓦剌太师也先屡次入侵明朝边境,明英宗亲率二十万精锐大军出征,计划从大同北上,与瓦剌在明朝边境决战。明军刚到达大同就接获太监郭敬的密报,得知瓦剌已做好准备,明军立即从大同班师东返,计划从居庸关回京。途中遭遇瓦剌多次袭击,大同、宣府接连失守,吴克忠与朱勇率领的两部大军共五六万人,在鹞儿岭惨败全军覆没。余下部队移师于土木堡被瓦剌袭击,明军战败投降,伤亡过半,明英宗朱祁镇被俘,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等大臣战死。
当时京师二十万精锐都已在土木堡失陷,剩下老弱士卒不到十万。于谦力排众议请郕王调两京、河南备操军,山东和南京沿海的备倭军,江北和北京各府的运粮军驰援,人心渐定,也先送英宗回去,要求守城者开门,于谦等大臣私立郕王为帝,并亲自守城拒绝也先送英宗回京。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