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长是今天上映的一部电影,很多人都对这部电影的内容感兴趣,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国机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志愿军:存亡之战》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李想是怎样的
《志愿军:存亡之战》是很经典的一部电影,目前正在热映,其中有很多经典的人物,来了解一下其中的人物形象分析吧。
2024-10-08
中国机长是今天上映的一部电影,很多人都对这部电影的内容感兴趣,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国机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中国机长的主要内容
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在万米高空遇险,在驾驶舱玻璃碎裂脱落、座舱释压的状态下,机组人员用专业与果断的职业精神,完成紧急迫降,成功的挽救机上所有人员的生命。
《中国机长》的上映,距离原型事件仅仅过了一年零四个月,而在今年更早的2月农历除夕春节联欢晚会上,电影的三位主演就以剧中角色的造型在春晚上亮相了。
大多观众对于大片的认知,往往是筹备多年,精心打造。而《中国机长》仅仅用了一年时间完成拍摄,不仅仅是真实事件改编时间间隔最短的电影,同时也用实力证明了中国电影工业化的成熟度,在专业创作的环境下,也是可以短时间内完成的,正如同3U8633从遇险到安全迫降短短30分钟的精准判断。
为了使电影更真实的还原事件原型的情景,剧组按照1:1的还原了原型事件的A319客机,因此我们在银幕中看到的场景是原汁原味的机舱环境,同时安排了主演学习驾驶模拟机,学习空乘人员的礼仪服务培训,并与原型人物接触交流,了解事件时人物的真实反应及表现。
如何把30分钟的事件拍成111分钟的电影,才是这部电影最吸引人的地方,因为30分钟对于事件本身来讲,仅仅只是机组人员在危机状况下精准判断及迅速反应的一个过程,而在这30分钟里机上所有人的反应与抉择,成为了电影最大的改编空间,也成为了《中国机长》中最核心的内容——并非只聚焦在英雄人物上,而是涵盖了从地面到空中所有人物的群像电影。
在电影情节中,我们能看到事故发生前多样化的乘客生态,在事故发生时,所有人的第一反应首先是慌张失序的,我们能看到包括急机组空乘人员惊慌失措的一面,毕竟再专业的人员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也会做出本能的反应。
紧接着在极短的时间内,受过专业训练的机组人员最先恢复理智,并开始恢复座舱内的秩序,机长刘长建在面对驾驶舱玻璃破碎后迎面而来的凌冽寒风,精神随时会涣散的状态下仍然紧紧握住手中的操纵杆。副驾甚至被强烈的气流把半个身子吸出窗外,如此极端环境下,备用机长跌跌撞撞的在高速气流中艰难地往返驾驶舱和座舱,成为了两个舱的连接点。
空乘人员则在在极度缺氧的环境下,向乘客广播,面对生死,多样化的乘客生态圈开始发生了变化,人性本善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不仅仅是保护身边的乘客,更向机组人员伸出了援手。
而在地面上,因为飞机释压,嘈杂的环境让地面指挥中心完全无法和机组人员正常沟通,但地面人员始终保持着紧急呼叫,一句“成都在叫你!”不仅仅唤出指挥中心的关切,同时也是在家中默默祈祷,坚信能平安的家人的呼唤,乃至地面上每一个在关注高空生死的人的呼唤,也许正是这些相距万米的呼唤,让三个飞行员,在远远超出生理极限的环境下,展现出超人的生命力,最终安全地把所有人带回到地面。
在这场高空险情中,每一个人都是爱人、是子女、是父母。所有空乘人员都在危急状态下履行了生命的职责,这些平凡而又伟大的英雄们,用自己的尽职尽责成就大爱,最终成就了国庆档这部电影中最真挚的感动。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