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尔和吉姆》 1961 彩色片 110分钟 法国卡洛斯影片公司摄制 导演: 弗朗索瓦特吕弗(根据亨利-彼埃尔罗杰同名小说改编)编剧:让格律欧 弗朗索瓦特吕弗 摄影:劳尔古塔尔主要演员:雅娜莫
《志愿军:存亡之战》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李想是怎样的
《志愿军:存亡之战》是很经典的一部电影,目前正在热映,其中有很多经典的人物,来了解一下其中的人物形象分析吧。
2024-10-08
《朱尔和吉姆》 1961 彩色片 110分钟 法国卡洛斯影片公司摄制 导演: 弗朗索瓦特吕弗(根据亨利-彼埃尔罗杰同名小说改编)编剧:让格律欧 弗朗索瓦特吕弗 摄影:劳尔古塔尔主要演员:雅娜莫
《朱尔和吉姆》
1961 彩色片 110分钟
法国卡洛斯影片公司摄制
导演: 弗朗索瓦·特吕弗(根据亨利-彼埃尔·罗杰同名小说改编)编剧:让·格律欧 弗朗索瓦·特吕弗 摄影:劳尔·古塔尔主要演员:雅娜·莫萝(饰卡特琳娜) 奥斯卡·威内尔(饰朱尔) 亨利·赛尔(饰吉姆) 玛丽·杜布瓦(饰吉尔贝特)
【剧情简介】
1907年,身材矮胖的奥地利青年朱尔在巴黎结识了又高又瘦的法国青年吉姆,俩人一见如故。朱尔向吉姆倾诉他在巴黎生活形只影单的苦恼,吉姆立刻把自己的女友——一位女作家介绍给朱尔为伴侣。朱尔和吉姆都是作家,相见恨晚的两个朋友形影不离,共同切磋各自的作品直至深夜。灯光把他俩的身影映在窗帘上,邻居们议论纷纷,以为这是一对同性恋者。
朱尔回国后,吉姆去慕尼黑看望他。朱尔在为欢迎吉姆举行的晚会上,把自己的女友全部介绍给吉姆。吉姆和一位名叫吉尔贝特的姑娘一见钟情,但朱尔对她也一往情深,而且向她求了婚。在一次深夜的促膝谈心中,吉姆得知吉尔贝特并不真正爱朱尔。后来,在一次森林远足中,吉尔贝特投入了吉姆的怀抱。朱尔向吉尔贝特求婚遭到拒绝,但他怕永远再也见不到自己的意中人,就恳求吉姆和吉尔贝特结婚。当他得知这姑娘已经爱上了吉姆,又惊又喜, 从心里为二人祝福。
朱尔和吉姆回到巴黎之后,25岁的新寡露茜与朱尔如胶似漆,吉姆为朋友终于获得幸福而庆幸。但朱尔学究气太重,总爱做煞风景的事。一次三人在露茜家一起吸乙醚的晚会上,朱尔大谈女人应该忠贞不渝,但所有的女人无一例外都是水性杨花。露茜立即把朱尔赶出家门,而留下吉姆单独与他狂欢。
在做了充分准备之后,朱尔和吉姆一同去希腊观光揽胜。在雅典逗留的日子里,他们与朱尔的一位画家朋友阿尔贝邂逅。阿尔贝带他们到一个孤岛上去看刚刚发掘出土的一尊女神石雕。那位古典美人神秘的微笑把朱尔和吉姆迷住了,他俩在雕像前,瞠目结舌,整整一天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回巴黎后,一位名叫卡特琳娜的日尔曼姑娘来与朱尔相会,这位姑娘有着岛上石雕那种神秘的微笑,既有天香国色又冷若冰霜。吉姆立即被她吸引住了。他为朱尔能与这位丽人相爱而感到骄傲。卡特琳娜与朱尔的恋情发展得十分迅速,不久他们就回国结了婚。
吉姆为新婚夫妇在塞纳河畔的一家餐馆中举办新婚午宴。席间朱尔对吉姆发表了关于当代欧洲文学的宏论,但卡特琳娜对此兴趣索然。虽几经吉姆提醒,朱尔并不改换话题,摆出了一派大丈夫主义的架子。卡特琳娜虽然没有发火,但在饭后沿着塞纳河散步时,猛地一下飞身跳入冰冷的河水中。朱尔大惊失色狂呼乱喊,而卡特琳娜在长时间潜泳之后,泰然自若地游到岸边。第二天,吉姆发现朱尔脸色苍白, 自命不凡的神气早已被抛到九霄云外。
一年之后,卡特琳娜生了一个女孩。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这场战争把三个知友分开了整整五个年头。朱尔去俄国前线服役,与吉姆只能通过中立国的渠道互道平安。
1919年,战争结束了。他们恢复了书信往还。朱尔告诉吉姆,卡特琳娜又为他生了第二个女儿。吉姆在信中问朱尔自己是否也应该结婚,朱尔回答他先来奥地利看一看他的家庭再做决定。
吉姆启程了。故友久别重逢,开怀畅谈。吉姆见到卡特琳娜时,发现她更加艳丽动人,但又得知朱尔和她已经分居,夫妻的爱情之花已经凋零。朱尔告诉吉姆,卡特琳娜有不止一个情人,但他仍然眷恋着名义上的妻子,唯恐她离家出走,一去不复返。朱尔可以容忍妻子对自己不忠,但不堪忍受彻底离异。画家阿尔贝是卡特琳娜的情人之一,他明确告诉朱尔,如果朱尔同意离婚,他愿意把母女三人一起带走。卡特琳娜在家中变成了颐使气指的女王,稍不顺心就大发雷霆,朱尔家中笼罩着一派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
一个皓月当空的晚上,吉姆和卡特琳娜在林间小路上散步。卡特琳娜回顾往事时说:六年前她被朱尔的忠诚慷慨以及他那种洒脱的风度所征服,但朱尔经常陷入一种不能自拔的精神危机,而且朱尔的母亲经常给她带来无限的烦恼。她曾尝试用欢乐来医治朱尔的病态心灵,然而收效甚微。所以夫妻二人只能各行其是。这次散步结束时,卡特琳娜给了吉姆一个轻吻,吉姆立即全身热血沸腾。
吉姆尝试着为朱尔夫妇重归于好进行调解,但事与愿违。
一天夜里,卡特琳娜投入了吉姆的怀抱,两人相爱后,吉姆搬到朱尔家里来住,朱尔的家庭中又听到了欢声笑语。卡特琳娜每天神情自若地在两个知友面前裸体沐浴。她认为裸体与色情风马牛不相及。她郑重宣称:应该重新探索人生的规律。
卡特琳娜听说吉姆曾与他的女友吉尔贝特幽会,立即当众宣布第二天她要去找阿尔贝私通。因为只有这样,才算公平交易。吉姆听后感到平地顿起惊雷,赌天发誓绝无此事。卡特琳娜对她所钟情的男人,不准有一丝暧昧,更不允许他们自行其是。
卡特琳娜和吉姆决定尽快结婚生儿育女。朱尔同意离婚并为他俩祝福。由于离婚手续迟缓拖拉,两个人心情很坏,古典美人的微笑时常化做利剑的锋刃,两人感情临近破裂。
吉姆因病回巴黎治疗,又与吉尔贝特恢复了旧情。半年之后,吉姆大病初愈,听说卡特琳娜买了手枪企图自杀,便昼夜兼程来到慕尼黑。他与卡特琳娜的爱情之火又死灰复燃,一同到瑞士和意大利去度假。一天,卡特琳娜问吉姆:“什么时候你才能全心全意地爱我,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半心半意呢?”吉姆反唇相讥:“那么,你什么时候才能对我温柔体贴而不暴跳如雷呢?”
吉姆认为和卡特琳娜难以天长地久,就回巴黎与吉尔贝特订了婚。当吉姆回到卡特琳娜身边,把自己定婚的事告诉她时,她把自己和吉姆反锁在房间里,把房门钥匙从窗口扔出去,要吉姆和她一起用手枪自杀。可是吉姆无意和她双双殉情,因而两人在房间里大打出手。
1930年,卡特琳娜给住在国外的朱尔打去电报,叫他速来巴黎。朱尔到达之后,三人坐进卡特琳娜驾驶的汽车驶往巴黎郊区。来到塞纳河畔,卡特琳娜让朱尔下车,悲壮地和他吻别,并对他说:“朱尔,好好注意看着我们!”她高速发动了汽车,吉姆坐在她身边,不知她意欲何往,只见她笔直地开上
了一座正在翻修的窄桥,突然把车子猛地向没有栏杆的右方拐去,汽车从空中直翻进河里。这时,卡特琳娜向吉姆投来一个友好而又狡黠的目光,脸上又浮现出那古典美人的微笑……
吉姆眼前的景物翻转过来,在熊熊的火光中,他看到卡特琳娜像一尊红色的雕像,磁石般地吸引着自己,他竭尽全力地向光彩夺目的这尊神像游去……
【鉴赏】
《朱尔和吉姆》这部黑色幽默式的爱情片是特吕弗拍摄的第三部影片。1960年正是法国“新浪潮”风起云涌的时期,后来不少评论家认为,这部以爱情纠葛为主题的影片是特吕弗新浪潮电影的成熟之作。后来他所拍摄的一系列影片,包括商业片在内,无一能够逃脱这部影片的巢臼。最受特吕弗景仰的30年代的电影大师让·雷诺阿说过:“一个导演一辈子只拍摄一部影片,他的其它作品只不过是这部电影的注解和说明,至于主题则只是这部影片的延伸和扩展而已。”在《朱尔和吉姆》之后,他拍的《二十岁的爱情》(1962)、《温柔的肌肤》(1964)、《华氏451度》(1966)、《偷吻》(1968)、《密西西比号警笛》(1969)、《婚姻生活》(1970)、《两个英国女人和欧洲大陆》(1971)、《像我一样的美丽姑娘》(1972)、《阿黛尔的故事》(1975)等等,这些影片的主题总是贯穿着男女之间纠缠不清的爱情问题,而影片中为情所困的男人,常常就是特吕弗的化身。任何导演都是以电影为媒介宣扬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哲学,特吕弗更把电影看做宣泄个人内在情感的载体。在他的每一部作品中,我们都不难找到他的影子:他的童年经历,成长中的感情波折、对理想中最完美的爱情的憧憬, 以及他的爱情观念。
《朱尔和吉姆》是特吕弗根据亨利-彼埃尔·罗杰的同名小说改编的,虽然题材借自他人但影片的主题和观念仍然是特吕弗自己的。皮特·瓦兰在他的著作《电影符号学》中说:“电影导演不应附属于他所改编题材的作者,被改编的作品只不过是他的借用之物。导演利用这种借用之物来融合自己的构想和自己的观念,并转换成完全属于导演自身的东西。”在这部影片里,特吕弗宣扬了他的两性观念:女性是成熟而狡黠的(卡特琳娜即是代表),男性是脆弱而不成熟的(朱尔即是典型)。男人永远是情感丰富的大孩子,他渴望着一个成熟的女人给予他母性和情人的双重抚慰,所以女人总是处于一种全知全能驾驭一切的统治地位。在以上所列的影片中,这种观念总以不同方式反复出现。
从这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出特吕弗与原书作者罗杰在爱情这个问题上,观点是毫无二致的。罗杰说:“人在爱情问题上,本无理性可言,全是靠直觉和潜意识去爱和被爱,否则就不成其为真正的爱情。”影片中卡特琳娜与朱尔,吉姆与吉尔贝特,吉姆与卡特琳娜等人的恋情无一不是建立在性爱的基础上,其中既无权势、门第也无名利,金钱等因素做为中介。这正是特吕弗追求的“圣洁的爱情”。朱尔和吉姆之所以对卡特琳娜倾倒,完全是由于他们在她身上找到了希腊孤岛女神石雕的形象,因而他们在直觉和潜意识的驱使下,先后为这个女人而奉献一切。
特吕弗认为:“人的真正精神实际,是由潜意识所左右的。而潜意识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性爱。”那层伪装和不真实的“超自我”社会心理,在影片中被特吕弗剥夺净尽。他使剧中人把有意克制自己的“约束”去掉,而让人的直觉和本能意识自由流淌。吉姆和卡特琳娜的感情世界失调、精神失去平衡时做出的种种反应,直至最后双双葬身塞纳河底,全是因为心理机制受到了胁迫。弗洛伊德说:“艺术家被自恋倾向的强烈冲动所驱使,希冀获得名誉、权力、财富和爱情。在他难以实现这些愿望时,必然逃避现实,把自己本能的冲动和全部兴趣转移到自己幻想中所期望的形象上去。”正是在爱情和名利一无所获的情况下,朱尔和吉姆跑到了希腊孤岛上,无意中发现了令人神往的石雕。他们慵懒无聊,“每天都过着假期的生活”,追求异性变成了生活的全部内容,也正是逃避现实的表现。
特吕弗和“新浪潮”的其他青年导演一样,在题材内容上,采取反传统的态度,用无理性的感情来渲染自己的理想。正是出于这个原因,他选中了罗杰的这部小说。时年29岁的特吕弗,认识到社会生活中的虚伪和邪恶,因而疑虑不安,但又不知人生的真谛何在,所以他在本片中探索了这样的主题:两个人(朱尔和吉姆)之间的友谊似乎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维系,但三个人在一起的生活(朱尔、吉姆和卡特琳娜)却是无法实现的。从古至今,三角恋爱无时无处不在。一男一女组成一对夫妻的家庭有多少十全十美的?是否存在着其他更为理想的解决办法?特吕弗怀着揶揄嘲弄而又不无感伤的心情,似乎找到了一个否定的答案。随着社会的变迁,家庭制度也会不断地发生变化。从封建社会沿袭至今的一夫一妻制,在本世纪初的欧洲,受到了一股反传统社会体制的“现代文明潮流”的冲击。本片真实地再现了欧洲遭受第一次世界大战浩劫前后的社会风貌。随着宗教和道德传统的泯灭,人们产生了强烈的“世界末日”即将到来时的颓废情绪。逃避现实的青年人玩世不恭,酗酒纵欲,心理变态。朱尔、吉姆这一群崇尚无政府主义的小布尔乔亚,追求的毫无拘束的爱情生活,正与特吕弗的感情世界发生共鸣。在“自然复归”、“森林群居”和“试验婚姻”等现象相继出现的时候,吉姆所憧憬的与卡特琳娜、朱尔、吉尔贝特及子女们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理想,我们听来似乎荒诞不经,但在西方绝不是痴人说梦。
特吕弗有着强烈的追求完美理想的倾向,他渴望达到真正完美的爱情境界。影片中的朱尔就是他的化身。特吕弗说,人们对于真正完美的爱情过分执着追求的后果,往往是不断的失望和挫折,因为现实永远是粗糙的,真正的理想和幸福之类的东西在现实中并不存在,但是人们永远认识不到这层道理,因而身陷绝望不能自拔。他们只有在经历不断的打击之后,才能醒悟过来,才能逐步变得成熟,直至最后觉悟到真正的幸福只不过是一种幻觉而已。即使有的话,它也是极为短暂或稍纵即逝的。本片结尾时,经过无数次打击而皈依佛教后的朱尔,看到自己无限眷恋的妻子和自己的知友双双葬身河底,似乎有一种如释重负的轻松感觉,他自言自语地说:“现在的生活才变得简单多了。”从他那最后无可奈何的漠然表情中,似乎让人觉得,他逐渐达到了大彻大悟的成熟境界。
影片全部采用实景拍摄,而且有大量的远景镜头。特吕弗通过场面调度和长镜头拍摄,取消了蒙太奇剪接,而采用无技巧剪接方法。演员自然的对白和自然的动作,没有一丝事先设计好的痕迹,使得影片真实、自然,流露出一种朴实无华的风格。本片获得的巨大成功与饰演女主人公卡特琳娜的著名演员雅娜·莫萝的出色表现是无法分开的。莫萝的最大特点是能高度准确地把握角色。这位出身于法兰西喜剧院的大明星,在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以饰演患有“世纪病”的一代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始终保持着票房价值的最高纪录。她那种“百无聊赖滋生性欲”的观点,不仅与安东尼奥尼邀她拍摄的《夜》(1960)中的女主人公的心态吻合,更与《朱尔和吉姆》中的卡特琳娜完全合拍。所以莫萝说她在扮演卡特琳娜的时候,完全忘了自己是在拍电影。卡特琳娜的台词正是她久已埋藏心底而又极想高声喊出来的心里话。
《朱尔和吉姆》被很多电影评论家认为是特吕弗的杰出代表作,像特吕弗的其他影片一样,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主题也很单纯,但由于触及人们现实生活中迫切关心的问题,所以较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