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主要剧情内容简介及赏析

【导语】:

《林则徐》 1959 彩色片 8本 中国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摄制 导演:郑君里 岑范 编剧:叶元 吕宕 摄影:黄绍芬 曹威业 主要演员:赵丹(饰林则徐) 邓楠(饰关天培) 李镛(饰邓廷桢) 韩非(饰琦善) 【

  《林则徐》

  1959 彩色片 8本

  中国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摄制

  导演:郑君里 岑范 编剧:叶元 吕宕 摄影:黄绍芬 曹威业 主要演员:赵丹(饰林则徐) 邓楠(饰关天培) 李镛(饰邓廷桢) 韩非(饰琦善)

  【剧情简介】

  一百多年前的道光年间,英帝国主义觊觎中华,将大批鸦片输入中国,毒害成千上万的中国人民。当时的清朝皇帝爱新觉罗·旻宁(即道光帝)感到后果严重,便委派官员查禁鸦片。在军机大臣穆彰阿禁烟不力的情况下,道光帝怒斥了穆彰阿,委派当时的禁烟派首领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去广东查禁鸦片。正当林则徐领旨动身赶赴广东之时,禁烟反对派头目穆彰阿和直隶总督琦善已秘密写信给广州粤海关督豫堃,指使其暗中阻挠、破坏。

  正值林则徐星夜奔赴广州之际,早已接到飞函(快马传书)的豫堃已指派手下干将伍绍荣向英国洋商通报了林则徐来广东禁烟之事。英商头面人物、鸦片贩子总头目颠地命令鸦片船退出海口,让林则徐抵达广州后便扑个空。

  钦差大臣林则徐到任后,一方面端凝持重、神情威严地张扬起禁烟的气势,另一方面立即与禁烟派的爱国将领邓廷桢(两广总督)、关天培(广州水师提督)等联合起来。他着手整饬残破不堪的海防,准备抗击英帝国主义的侵略,同时明察暗访,掌握大量铁证,扣留了大批英国鸦片商船。此时,英国在华商务监督义律依仗着他的特殊身份,暗中活动,企图将已入境的大量鸦片保住。面对这一敌手,林则徐一方面以儒将风度与义律周旋,义正词严申明禁烟之国意;另一方面,对义律的狡诈凶残严加防范。在义律仍旧作奸犯科的情况下,林则徐毅然决定包围商馆,限期三天缴出全部鸦片。义律在走投无路情况下,督促英商缴出了全部鸦片。

  1839年6月3日,林则徐在虎门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焚烟活动,在万民欢呼声中,收缴来的两万多箱鸦片被付之一炬。至此,禁烟取得了巨大的胜利。

  但是,鸦片的被焚消灭不了英帝国主义侵华的野心。贼心不死的义律在被迫交出鸦片之时,就已经敦促英政府制定侵华的作战方案。1840年6月英国政府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英军在中国军队的顽强抗击下无法进入广州,便移师北上攻打天津,威胁北京。道光皇帝害怕英军的进攻,听信谗言,以林则徐禁烟不力为名,革了他的钦差大臣之职,委派琦善前往广州,办理投降事宜。此时关天培只能孤军迎战英军。但寡不敌众,英军攻上炮台后,他义不受辱,拔刀自戕,在虎门壮烈殉国。继之,道光皇帝又将林则徐发配新疆。可是英国侵略军并不就此罢休,继续扩大侵华战争,战火由沿海燃烧到内地。广州三元里人民在渔民邝东山领导下,与英军展开了英勇的斗争。

  【鉴赏】

  郑君里和岑范联合执导的影片《林则徐》以其高度概括重大历史事件的气势,细致入微刻画人物性格的功力,触摸着民族底蕴的造型风格,跻身中国优秀电影之林,并成为我国第一部在美国上映的彩色故事片。

  鸦片战争前后是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随着资本主义第一次侵入中国, 中国社会内部发生了非常剧烈的变化。在当时,有以穆彰阿为首的投降派和以林则徐为首的禁烟派的斗争,有满族与汉族的斗争,有广大人民与封建统治者的斗争,有英国资本主义与中国封建主义的斗争……如何在一部短短的影片中将复杂的社会矛盾和重大的历史事件头绪理清并使之以不同的方式在影片中得到表现,这对《林则徐》的创作人员无疑是次考验。诚然,有些影片以其表现对象的不同会客观地少展现一些社会风貌、历史事件,主观上也可能淡化一些社会风貌、历史事件,但是,对于拍摄像《林则徐》这样历史题材的影片,恰恰要看创作者有无高度概括重大历史事件的气势,有无准确表现历史真实氛围的能力。显然,《林则徐》这部影片紧紧抓住林则徐这个历史人物,通过他所主持和影响的禁烟运动和反英斗争这些重大的历史事件来透视历史,张扬爱国主义。在诸多的矛盾中,影片紧紧扣住的是这样一对主要矛盾:中华民族和外国侵略者的矛盾,经过影片艺术的加工和渲染,把它集中起来, 凸现出来。

  《林则徐》这部影片对历史事件的高度概括并非仅限于对当时社会诸多矛盾所形成历史事件的取舍与梳理,而是在“取舍”、“梳理”历史事件的同时注重对影片题旨的深化。在这方面,影片导演对原剧本的调整与强化上充分显现了这点。《林则徐》这部影片,既注重揭示昏聩无能的清王朝打击以林则徐为首的抵抗派,对侵略者屈膝请降,同时也展示出林则徐的历史局限和悲剧所在。另一方面,又没有把历史上广州人民轰轰烈烈的抗英运动渲染成为一个阴暗的、绝望的悲剧,而是艺术地展现出:林则徐虽然退出了斗争舞台,人民的抗英运动却没有夭折:

  远远的山道上,长亭外,林则徐勒着马,了望三元里这场惊心动魄的战斗! (画外音:外国侵略者输入的鸦片非但没有麻醉人民反而促醒了他们! 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从这一天开始了!………)

  英国国旗摇摇欲坠,渐渐隐没到山后……英雄的人民在雄伟的山头上会师!平英团的大旗在万里长空下飘扬、招展……

  在《林则徐》中,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影片创作者细致入微刻画人物的功力。就全剧看,影片明显地有两条线索:一是人民斗争,二是林则徐禁烟抗侵。从历史观点看,人民斗争是主线,林则徐可以说是副线,特别是影片后半部林则徐被革职后,人民斗争这条线更为明显。但从剧情发展来看,林则徐的禁烟抗侵却又是主线,而人民斗争作为副线。在《林则徐》中,影片的创作者十分注重把大的政治生活和小的个人命运纽结在一起,循着历史的进程来构置情节,在情节的发展中透视林则徐这个人物性格的不同侧面。在这方面,我们可以从林则徐在全剧中的五次出场窥斑见豹。在影片中,林则徐有这样五次出场:应召上殿,到达广州,珠江私访,豫坤酒宴,虎门视察。“应召上殿”重在展示林则徐是一个端凝持重,对上忠诚的大臣;“到达广州”重在展示林则徐既是一个八面威风的钦差,又是谦逊守礼的彬彬君子;“珠江私访”重在表现林则徐潜心于民,平易近人;“豫坤酒宴”重在表现林则徐是个眼光敏锐的政治家;“虎门视察”则着力体现林则徐又是一个满腹韬略的儒将。另外,在这部影片中,创作者还别具匠心地为林则徐安排了“一天”的重场戏,让林则徐性格的不同侧面在“一天”的生活中予以各种展示。为人们称道的“花厅愤摔茶杯,继而见‘制怒’条幅,转而强息火气”一场戏便是绝妙一例。在《林则徐》中,不仅对正面人物邓廷桢、关天培予以精细刻画,对于义律等反面人物也注重性格的刻画。影片在描绘义律这个人物时,没有采用漫画手法,倒是把他写得虔诚而认真。例如,在我们看来策划一场鸦片战争是极其可耻的事,可在义律看来,这却是对英帝国的伟大贡献。他是把策划侵略战争当作严肃的事来看待的。因此,他的举止就不会像小丑那样。把义律刻画得虔诚、严肃,决不是美化他,相反,却展示出他作为一个反动政治家应有的逻辑。另外,也避免了林则徐对手简单、低能可能带来的抵消作用。

  《林则徐》这部影片之所以具有强大的艺术魅力,之所以为世界电影界所注目, 重要的一点在于:影片的创作者在这部作品中充分体现了电影造型风格的民族化。在这部影片中,导演多用广角的深焦距镜头,使影片的大部分镜头都有清晰的环境,这说明导演始终遵循着他们刻意追求的“景”作为“情”的一部分,达到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例如“送别”一场戏,邓廷桢被清廷遣往福建,这对林则徐来说真是痛失一臂。林则徐在江边望着邓廷桢的船渐渐远去,他为了要望得更远更远,便奔上了山坡去眺望。对这一创作意向,导演在具体实施拍摄时做了如下的升化和强化:

  第406镜 远景 蜿蜒登山的城垣有百多级台阶,像天梯似的直上崖顶,俯瞰着大江。林则徐沿着台阶,一口气往上奔,奔……

  第407镜 大远景 山上是古堡、白云、秋风,天显得特别宽阔。林则徐的渺小身影(远处摄)沿着山脊往上奔,奔。他奔到古堡旁停步, 眺望江上——

  第408镜大远景江上是黄沙、逝水,白帆渐远——

  第409镜 大远景 林则徐的渺小身影又往上奔,奔……奔上更高更远的山巅——

  第410镜 中近景 林则徐在古松白云间,眺望江上——

  第411镜 大远景 在曲折如带的江上, 白帆没入弯处,渐渐不见——

  第412镜 近景 林则徐怅望着,涌上泪水。山下传来了战士操练的金鼓号角声,林则徐回头一望——他的怅惘情绪一扫而光,又精力充沛地奔下山……

  在这里,导演以对中国古典诗词极好的艺术修养,从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王之焕《登鹳雀楼》中汲取电影创作灵感,将李白的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化为电影语言。当我们在影片中看到林则徐撩袍急步奔上城垣,登山远眺,一步一望时,“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意境也就油然而生。另外像林则徐被革职后捧读屈原《离骚》的造型语言等也都充分体现出浓郁的民族韵致。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手机访问 经典文学作品

热门推荐
经典文学作品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经典文学作品网jdwxzp.com 2016-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