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波逐流的人》 1970 彩色片 120分钟 意大利玛利斯公司 法国巴黎玛朗公司联合摄制 编导:贝尔纳多贝尔托鲁奇(根据莫拉维亚同名小说改编) 摄影:维多里奥斯托拉罗 主要演员:让-路易泰迪
《志愿军:存亡之战》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李想是怎样的
《志愿军:存亡之战》是很经典的一部电影,目前正在热映,其中有很多经典的人物,来了解一下其中的人物形象分析吧。
2024-10-08
《随波逐流的人》 1970 彩色片 120分钟 意大利玛利斯公司 法国巴黎玛朗公司联合摄制 编导:贝尔纳多贝尔托鲁奇(根据莫拉维亚同名小说改编) 摄影:维多里奥斯托拉罗 主要演员:让-路易泰迪
《随波逐流的人》
1970 彩色片 120分钟
意大利玛利斯公司 法国巴黎玛朗公司联合摄制
编导:贝尔纳多·贝尔托鲁奇(根据莫拉维亚同名小说改编) 摄影:维多里奥·斯托拉罗 主要演员:让-路易·泰迪尼昂(饰马尔切洛) 斯苔伐妮娅·桑德雷利(饰朱莉娅) 多米尼克·桑达(饰安娜) 恩佐·达拉肖(饰瓜德里)
【剧情简介】
30年代中期,意大利法西斯势力日益猖獗,全国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
破落贵族子弟马尔切洛已经34岁了,但尚未娶妻。他的父亲住在疯人院里;母亲生活放荡不羁,家道日益衰落。在乱世中,他需要考虑自己的前途。后来,他终于经墨索里尼的吹鼓手、盲人政治家蒙达纳利的介绍,加入了法西斯组织,他自信这是符合潮流之举。
马尔切洛同门当户对的姑娘朱莉娅订了婚。在结婚之前,他向神父坦白了自己的严重罪行:他13岁时,曾开枪打死一个名叫利诺的司机,因为后者企图鸡奸他。
婚后,他带着妻子到巴黎度蜜月。
在开往巴黎的火车包厢里,朱莉娅亲昵地偎倚在丈夫的怀抱里。她向他叙说着,六年前她是如何失身于巴尔布齐律师——父亲的好友的。但马尔切洛显得心不在焉,因为他在想着自己的心事。原来,到巴黎度蜜月只是个幌子,真正的目的是,执行他参加法西斯组织后的第一个任务,监视他以前的大学老师瓜德里教授。但是,在去巴黎途中的桑列莫站停留时,他又接到了新的指示:干掉教授!在这次行动中,他只须制定计划,具体执行者是特工人员曼伽涅洛。
马尔切洛夫妇下榻在巴黎一家中等旅馆里。曼伽涅洛像个幽灵,在暗中监视他,令他十分不快,但只能接受,这样做也是为了顺应潮流。
马尔切洛很快便同瓜德里教授联系上了。他带着朱莉娅,登门拜访教授。教授的妻子安娜出来迎接他们。这是一位金发少妇,长得清丽端秀,立即引起了马尔切洛的注意。教授直率地问马尔切洛:一个法西斯分子为什么要来看望他这个反法西斯战士。马尔切洛用激动的语调,向教授提起当年他的政治演讲给自己留下了多么深刻的印象。他伪装的诚意和热情似乎感动了教授。
当晚,在巴黎一家中国餐馆里,瓜德里夫妇同马尔切洛夫妇在用餐。马尔切洛从谈话中得知,教授第二天一早动身到自家的萨沃亚别墅去,而安娜因故要推迟几天离开巴黎。
在他们谈话的过程中,曼伽涅洛一个人坐在离他们不远的一张餐桌旁,边吃边注视着他们。
两位妇女无拘无束地说笑着,随后,进入舞池,翩翩起舞;两个男人坐在舞池边的小桌旁,神情严肃地交谈着。教授希望马尔切洛醒悟过来,回到人民的一边,马尔切洛则沉默不语。稍许,他装出要找朱莉娅的样子,急急向人群走去。
他走到一边,将“教授明晨动身”的消息悄悄地告诉了佯装看跳舞的曼伽涅洛。
教授请朱莉娅跳舞,马尔切洛同安娜也结成一对,两人边跳边低声交谈,十分亲热。
翌日清晨,特工人员报告马尔切洛:“安娜同教授一起走了。”他大吃一惊,要曼伽涅洛加快车速,追赶他们。但曼伽涅洛提醒他:他救不了安娜,因为他们不能留下目击者。
巴黎市郊,白雪皑皑。教授驾车行驰在公路上,安娜坐在他的身旁。突然,她从后视镜里看到有一辆车在尾随他们。在后面一辆车里,马尔切洛同样心绪不宁。曼伽涅洛告诉他,打手已埋伏在附近。
一辆汽车停在公路中间,挡住了教授的去路。他走下汽车,突然间,几个彪形大汉从树林里窜了出来,一齐上前,将他杀害。安娜哭喊着朝后面一辆车跑去。她发现马尔切洛端坐车内,便乞求他救她,但他两眼直视前方,冷漠得像一具蜡像。
她朝树林里跑去,匪徒朝她连开数枪。安娜应声倒地,血染红了她身边的白雪,慢慢地渗进大地。
1944年5月,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罗马人欢呼着跑上街头,将墨索里尼的头像摔倒在地。马尔切洛也跑到大街上。他看见盲人蒙达纳利站在街边,便走到他跟前,轻蔑地扯下他胸前的法西斯徽章,在他看来,反法西斯又是最符合潮流之举。
马尔切洛转身朝一个正在跟人讲话的男子走去。这人原来就是他少年时代开枪打过的司机利诺。他当时只是受伤而并没有死。
马尔切洛大声喊了起来:
“利诺是法西斯分子!是他杀害了瓜德里教授夫妇!”
他又指着蒙达纳利喊道:“蒙达纳利是法西斯分子!”
马尔切洛看到了一个政权的垮台,可是他并没有停止作为告密者的任务。只是当今已不必暗中密告,而可以高声喊叫了。他又要随波逐流,去投新政权的机了。
【鉴赏】
影片的原片名“conformista”源自英语,系指皈依英国圣公会教派者;以后,这个词传为法语和意大利语后,逐渐演变为意指那种自命循规蹈矩、随大流的正统主义者。
影片《随波逐流的人》是导演贝尔托鲁奇根据意大利著名作家莫拉维亚的同名小说改编的。
莫拉维亚这部政治色彩较浓的小说的出现,是同60年代中期以后在国际上出现的一些政治事件分不开的。(当时出现了许多事件,包括匈牙利事件,捷克斯洛伐克事件以及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和随后在意大利和法国国内出现的极左思潮。)这使许多人,尤其是知识分子的原有价值观念产生了变化。70年代初,意大利电影中出现了一批揭露社会现实和揭示人物的社会心理的政治影片。贝尔托鲁奇所表现的正是一个陷入思想危机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实际上是个政治上的投机分子,却不时以“顺应时代发展趋势”来作自我辩解。
在影片中,贝尔托鲁奇尽管把故事背景置于30年代意大利法西斯统治时期,但影片的内容本身却含有强烈的影射当前现实的意义。30年代是意大利法西斯统治取得巩固后的“鼎盛”时期,法西斯政权通过高压政策在国内经济发展中取得的某些成就,既使墨索里尼进一步目空一切,加紧与德国纳粹勾结,也使一部分知识分子误认为法西斯统治已成为时代主流,而无视对抗法西斯的力量的实际存在及其所进行的正义斗争。许多人为了自身目的决定随法西斯的“大流”,甚至准备“把灵魂出卖给魔鬼”。马尔切洛就是这样一种知识分子:他为了摆脱家庭和精神困境,把自己的灵魂卖给法西斯;他把法西斯的指令当作法律来执行;他不再顾及道德,不仅出卖自己的老师,还把老师的妻子安娜加以占有;他可以对自己的妻子曾遭人糟踏无动于衷,因为在他的心目中,不论是肉体上或政治上的贞洁都无关紧要;他可以冷漠地配合法西斯暗杀自己的老师,也可以看着他在血泊中死去,但是,一旦法西斯垮台,他又能够抓住时机,摇身一变,成为“勇敢的”反法西斯者,甚至敢于公开揭露法西斯分子,这比他在法西斯时期只敢于告密又“进了一步”。
从表面上看,贝尔托鲁奇似乎试图从阶级观点去分析马尔切洛的性格及其政治上的投机性,他在马尔切洛的家庭出身及其父母的秉性行为方面,费了不少笔墨,以便说明马尔切洛的政治表现均有其阶级烙印。但是,一旦深看,就会发现,贝尔托鲁奇的基点还是人性论;他始终把马尔切洛的所作所为视为人性的自然表现:马尔切洛先是为了自己的生活困境而投靠法西斯,后来是为了生理上的欲望而勾引教授的漂亮妻子,最后在法西斯垮台时,他为了生存而摇身一变,成了反法西斯的勇敢分子。贝尔托鲁奇在整部影片中主要是从“生物学的人”和“生存的本能”这个角度去分析马尔切洛的所作所为,把他表现为一个只是受本能驱使的“人”,这自然降低了影片的政治意义。
在影片中,贝尔托鲁奇是以一种蔑视和嘲讽的态度去表现马尔切洛的,特别是最后一场戏:当马尔切洛在法西斯垮台之日当众狂叫“蒙达纳利是法西斯分子!”时,他的行径引人耻笑,因为蒙达纳利原是把马尔切洛领进法西斯组织的人。马尔切洛的这一举动也可能被视为狂人之举,因为影片在此前已经暗示马尔切洛有着神经病的遗传基因;他父亲是精神病患者,他母亲又是个嗜毒者。
这也正好说明,贝尔托鲁奇在这里所运用的手法跟他的其他影片有共通之处,那就是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的运用。弗洛伊德认为生命就意味着“本能的目标在欲恢复事物的较早期状态”。这个目标被弗洛伊德称为“复归的强迫性”,也就是说,生命只是某种循环,开始与结尾是相接的,无区别的,相混的,根据这一点,马尔切洛最初投靠法西斯与他最后高喊反法西斯原本是一码事,他的结尾正是他开端的必然结果,其间原无开端与结尾,他只不过是完成了一次循环;再如教授被法西斯特务杀害后,马尔切洛曾产生拯救安娜、让她免于一死的念头,按照弗洛伊德的学说,这一闪念不能理解为马尔切洛身上的“人性复归”或是人所共有的“恻隐之心”,而只能看成是马尔切洛的潜意识表现,因为他与安娜有过某种不寻常的性关系。正是这种肉体关系使他产生过救下安娜的念头,以便继续满足自己的欲望。这原是一种潜意识流露,因此,当特务指出,他们不能留下目击者时,他立即放弃这救人的念头也就是必然的了。
对这部影片,意大利影评界曾给予一定的重视。例如著名影评家隆多里尼就曾指出,“《随波逐流的人》不仅是一部精神分析影片,它同时也是这样一代人的故事:他们在1968年时满腔热情,到了以后却心灰意懒,从此在批判现实过程中就再也找不到正确的出路。”隆多里尼是结合意大利总的政治发展趋势去看这部影片的,他这段话似乎在给人们作一些必要的提醒和启示。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