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比姆黑耳朵》主要剧情内容简介及赏析

【导语】:

《白比姆黑耳朵》 1977 彩色片 182分钟 苏联高尔基少年儿童电影制片厂摄制 编导:斯坦尼斯拉夫罗斯托茨基(根据加夫利尔特罗耶波尔斯基小说情节改编) 摄影:维亚切斯拉夫舒姆斯基 主要演员

  《白比姆黑耳朵》

  1977 彩色片 182分钟

  苏联高尔基少年儿童电影制片厂摄制

  编导:斯坦尼斯拉夫·罗斯托茨基(根据加夫利尔·特罗耶波尔斯基小说情节改编) 摄影:维亚切斯拉夫·舒姆斯基 主要演员:维亚切斯拉夫·吉洪诺夫(饰伊万·伊万内奇)

  本片获1977年全苏电影节大奖;1978年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大奖;1980年列宁奖金

  【剧情简介】

  老战士伊万·伊万内奇在苏联卫国战争中负过伤,如今已退休养老。他的儿子4年前在山里因公牺牲,老伴已于3年前去世。现在只剩下他独自一人生活在俄罗斯中部地区的一个小城切尔塔诺沃。他靠养老金过活,偶而也写点东西。

  为了排遣寂寞,伊万到养狗专家那里去领来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小狗崽,给自己作伴。这只小狗虽然是良种猎犬,纯苏格兰赛特狗的后代,但它的毛色不典型,不标准。它全身呈白色,只有一只耳朵是黑色的。显然,它已退化。可是它那活泼的神态惹起了伊万的怜爱,伊万选中它,把它领回家,给它起了个名字叫“比姆”。无论伊万到哪儿,比姆都紧紧跟着他。伊万有时带比姆到郊区的一片树林中散步,和比姆谈谈心里话,并训练它捕捉猎物的能力。伊万发现比姆的毛色虽然不标准,但它的腿特别敏捷,耳朵极灵,嗅觉也很敏锐,伊万盼望着带比姆去参加夏季举办的狗展,得到一张品种证书和奖章。

  夏天到了。伊万满怀希望地带比姆去参加狗展。狗的主人纷纷牵带着自己的狗在场地开始遛圈,展览会的裁判和主持人立即发现比姆的毛色不合乎品种标准,是白化病患者,于是立即宣布取消比姆的参赛资格。伊万据理力争无效,只得悻悻地牵着比姆离开。

  几位大婶在居民住宅楼前的大院中聊天。比姆从她们身边跑过,碰了一位胖大婶的手,胖大婶惊叫起来。她硬说比姆咬了她,并强拉居委会主任到伊万家告状。伊万说比姆从来不咬人,还会向人问好呢。胖大婶伸手想试试,不料比姆根本不愿伸出爪子向她表示友好。这可惹恼了胖大婶,认为比姆看不起她。从此她和比姆结下不解之冤,发誓要出这口气,处处和它作对……

  伊万胸腔内残留的弹片20年后终于发炎了。伊万疼痛难忍,医生决定用飞机送伊万到莫斯科去开刀。伊万恋恋不舍地和比姆告别,他嘱托邻居大娘代为照管。伊万被抬走后,比姆在屋里嚎叫着不肯吃东西。大娘放比姆到街上去遛遛。比姆不停地寻找主人,凡是伊万带比姆去过的地方,像邮局、报亭等处,比姆都一一去过。突然一辆救护车驶过,比姆飞奔跟踪到急救站,又被赶了出来。比姆每天到街上瞎跑,遇到过形形色色的人。大家对它品头论足。有的态度友善,有的恶语相加。一天,胖大婶在大街上碰见了比姆,便斥责它是咬人的动物,这时旁边的一位姑娘为比姆抱打不平,终于闹到派出所去。姑娘查找到比姆主人的地址,把它送回了家。这位姑娘名叫达莎,是从莫斯科到这里来实习的。她从邻居大娘处知道了有关比姆的一切。第二天,达莎给比姆送来一个刻着名字的狗牌,把它套在比姆的脖子上,就安心地离去。

  一天,比姆又到院子里去遛达。几个小男孩正在玩球。比姆也加入了他们的游戏。这时一个有收集狗牌癖好的瘦个子把比姆骗到了自己家。他摘下比姆挂的小牌子,到夜里便将比姆赶了出去。清晨,比姆遛到火车站,正好碰上达莎进站,准备返回莫斯科。比姆向达莎奔去。达莎上了火车,车开动了,比姆跟在火车后面穷追不舍。这时达莎也从车上看见了比姆,她十分焦急,便在第二站下车,又乘上返回的列车回到小城。当她去到邻居大娘处时才知道, 比姆还没有回来……

  原来比姆追火车追得筋疲力尽,它趴在铁轨上再也起不来了。一个养路女工救起了它,等它恢复体力后便让它回家去。比姆在回城的路上,爪子又被铁轨夹伤了。它好不容易找到了家。邻居大娘和达莎喜出望外,她们急忙为比姆医治伤口,然后用一根链子把比姆拴了起来。从此,比姆就由大娘的孙女和她的同学、名叫托里克的男孩来照顾。

  一天,孩子们不小心,比姆又独自跑到郊区汽车站。汽车司机环视四周无人,便将比姆哄上汽车。在行车途中,又将比姆卖给了农民克利姆。克利姆把比姆带回家,交给小儿子谢廖沙照看,一家人都很喜欢它。他们家的邻居一次借比姆去打猎,由于比姆没有按照猎手的要求去捕捉猎物而挨了一顿毒打。比姆终于挣脱链子逃跑了。比姆拖着遍体鳞伤的身体好不容易蹭到城里,这次它找到男孩托里克的家。

  托里克见到比姆又惊又喜。托里克的父母却不同意收留它。在托里克的一再哀求下,父母亲假装同意了。可是到了夜里,托里克的父亲却悄悄地把比姆引上自家的小汽车,然后把车开到远郊的一片树林中,把比姆拴在一棵树上。翌晨,托里克醒来不见了比姆,便去质问父母,他们骗孩子说比姆夜里自己逃走了。托里克对父母的谎言气恼万分,他扬言要离开这个家,到比姆家去住,等待着比姆归来。托里克的父亲为此事感到懊悔与惭愧。他又赶到远郊树林,想把比姆找回来,可是比姆已经不见了。托里克父亲在报上登了寻狗启事。

  原来比姆又挣脱锁链逃了回来。这次比姆决定回到伊万家。可是比姆刚到居民大楼的院门口,恰巧和死对头胖大婶碰个正着。胖大婶咬牙切齿地不放比姆进门。一辆捕狗车正由此经过,胖大婶急忙叫住了他们,她对车上的两名工人说:比姆是她家的疯狗,见人就咬,必须把比姆立刻弄走。比姆终于被闷罐车带走了……

  伊万痊愈后乘火车返回小城。他急不可耐地想见到比姆。伊万下车后看到报上刊登的寻找比姆的启事。便径直赶到检疫所捕狗站。当他被看门人领到捕狗车前,车门打开时,伊万不禁惊呆了:由于比姆不甘心命运的安排,曾拼出全身气力想撞开铁门,终于撞得头破血流,气尽而亡。伊万睹此惨状,悲痛欲绝。

  在检疫站门口,伊万碰到也来此寻找比姆的托里克和谢廖沙。伊万不忍让孩子们伤心,只好骗他们说比姆不在这里。

  第二天,伊万把比姆伤痕累累的尸体埋葬在他们常一起去散步、游玩的树林中。然后鸣枪3响,纪念比姆在世3年。

  生活在继续,伊万又带着托里克和托里克收养的小狗——也起名叫比姆在林中散步,嬉戏。伊万心中充满了对比姆的怀念之情。他环顾周围,大地显出一片生机,看来,未来还是充满希望的。

  【鉴赏】

  原小说作者特罗耶波尔斯基是苏联农村题材的作家之一。1953年他发表了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农艺师的札记》(后由拍摄此片的同一导演罗斯托茨基搬上银幕,成为自己的处女作),就曾引起人们的重视。时隔20多年,他的中篇小说《白比姆黑耳朵》问世,在文坛引起震动,在广大读者中引起强烈的反响。大家一致肯定这部小说“体现了高度艺术性和思想性的统一,具有高度的道德意义”。评论界认为,作者通过这部作品宣扬“善良、理智、正义与博爱”,“善终胜恶”的思想。它是一部表现人道主义思想的作品。原著获得了1975年苏联国家奖金。

  《白比姆黑耳朵》改编成影片后取得更大的成功。它获得1977年的列宁奖金,比原著更高一等。导演运用电影语言把这只失去主人的狗的种种不幸遭遇形象地搬上银幕,使观众更能感性地体验小说带给人们的感受,更能深刻地思考作品中所反映的富于社会涵意的生活现象。

  影片的全部事件是通过比姆这个真正的“主人公”的感受表达出来的。比姆的感受十分具体,又很“人性化”。它首先通过和主人伊万在一起时的片片断断的生活体现出来。比姆到了伊万的家里后,深深领会主人对它的喜爱与关切,因而它感到十分温暖,活泼自如,它顽皮地撕咬着主人的书而不受责骂,它时而像是专心聆听主人抒发的内心感受,使主人得到心灵的慰藉,时而又伴随主人外出办事,和主人形影不离,使主人不感到孤单。可以说,伊万和比姆是相依为命地活着,在他们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因而在影片后半部分,比姆到处寻找主人的行为才那样感人。

  伊万因病离开比姆后,比姆曾遇到过形形色色的人。比姆以信任、恳求的目光看着每一个人,渴望从他们那里了解到主人的信息。但是比姆得到的反应是不同的。有的人对比姆很友善,很同情,想给以帮助:而有的人则把它拒之门外,不加理睬:更有的人对它破口大骂,百般凌辱:还有的人设下圈套,去欺骗它,以图私利,以报私怨。总之,每个人对比姆的态度成为他本人道德标尺的读数点,成为心灵高尚与否的表现。它涉及到了人道主人范畴的问题。

  这部影片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是与导演独特的导演设计、巧妙的构思、流畅的处理手法、画面的娴熟的衔接分不开的。影片的蒙太奇节奏与画面的动作节奏准确地结合在一起,达到完美的统一。影片具有既浓郁又流畅的风格,每一个镜头都经过深思熟虑,又像是对日常生活的随意裁剪,使人感到既朴素又真实。

  影片中的主要人物是伊万·伊万内奇。他在影片中所占的篇幅却不多。影片展开四分之一后,伊万便因生病住院而离开了银幕,直到影片快结束时,他才重返银幕。他在观众眼前出现的时间很短暂。他为演员提供的表演机会很少,但是,这个人物对影片作出了贡献。由于创作者对伊万所处的周围空间进行了抒情的描写,从而丰富了这个人物形象的内涵,并为演员提供深入表演的可能性。人们看到的伊万是一个普通的人,他经历过战争,看到过生活的苦难,他又是一个爱写作的人,常常在书中抒发自己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他个人生活虽然不幸,但他的生活态度是积极的,他的性格坚毅而勇敢,他有能力和决心敢于对弱者承担责任,他决心领养一只非标准化、毛色不典型的小狗。由于他有渊博的知识,他从养狗学的论著中认真查找这一品种的家谱,从而得出比姆具有优良品种的素质的结论。为此伊万不断地训练它,锻炼它捕猎的能力,但又避免使它养成残暴的习性,他认为,让比姆从狗的展览会上得到一纸纯良品种证书,是完全公正的。他的所作所为都表现出对比姆命运的担忧。因此,伊万给观众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尤其是这个人物由苏联人民艺术家、备受观众喜爱的演员吉洪诺夫来扮演,更使他增加了无限的艺术魅力。吉洪诺夫是50年代初崭露头角的演员。从影30多年来,塑造了无数成功的艺术形象。他所塑造的绝大部分是当代人物。他以深刻、细腻、质朴而又精湛的演技塑造了一个又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1973年他参加了电视片《春天的十七个瞬间》的拍摄,他扮演一个打入德国法西斯内部的人民英雄施吉利茨的形象,更是风靡了全国,该片于80年代末在我国播出后亦受到观众的好评。吉洪诺夫随即来我国防问,受到热烈的欢迎。

  《白比姆黑耳朵》也涉及保护大自然和保持大地上生态平衡的问题。它使人们联想到人在大自然苍穹中的地位与活动。但是这个有关白比姆的故事远远超出为生态平衡感到担心的范围。影片更为担心的是现代人的精神健康、道德状况是否平衡的问题。

  摄影师以高超的技巧充分表现出俄罗斯中部地区大自然之美。银幕上的大自然与人物的内心感受浑然一体,它唤起观众内心对美好事物的体验。创作者以这一手法表现了人物的道德世界、微观世界与画框外始终存在的广阔的社会背景之间的积极联系。这一表现手法也可以看作是深刻地理解作品内涵的钥匙。

  对影片结尾的处理存在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不应让比姆这只狗死掉,因为这样太残酷了,会刺激孩子们的心灵。一种意见认为,应该让这只善良、忠于主人、忠于友谊的比姆为某些恶人所不容,最后使它受尽折磨而死。这样会获得更强烈的艺术效果,从而更加突出主题。创作者显然接受了第二种观点。他们认为,让孩子从小就不仅接触光明和美好的东西,还应当让他们了解生活中的黑暗与丑恶,让他们认识生活的复杂性,会培养他们为公正而斗争的正义感。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手机访问 经典文学作品

热门推荐
经典文学作品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经典文学作品网jdwxzp.com 2016-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