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致杨霁云》原文、注释和赏析

【导语】:

霁云先生: 四日惠函已读悉。关于近日小品文的流行,我倒并不心痛。以革新或留学获得名位,生计已渐充裕者,很容易流入这一路。盖先前原着鬼迷,但因环境所迫,不得不新,一旦得志,

  霁云先生:

  四日惠函已读悉。关于近日小品文的流行,我倒并不心痛。以革新或留学获得名位,生计已渐充裕者,很容易流入这一路。盖先前原着鬼迷,但因环境所迫,不得不新,一旦得志,即不免老病复发,渐玩古董,始见老庄,则惊其奥博,见《文选》,则惊其典赡,见佛经,则服其广大,见宋人语录,又服其平易超脱,惊服之下,率尔宣扬,这其实还是当初沽名的老手段。有一部分青年是要受点害的,但也原是脾气相近之故,于大局却无大关系,例如《人间世》出版后,究竟不满者居多;而第三期已有随感录,虽多温暾话,然已与编辑者所主张的“闲适”相矛盾。此后恐怕还有变化,倘依然一味超然物外,是不会长久存在的。

  我们试看撰稿人名单,中国在事实上确有这许多作者存在,现在都网罗在《人间世》中,藉此看看他们的文章,思想,也未尝无用。只三期便已证明,所谓名家,大抵徒有其名,实则空洞,其作品且不及无名小卒,如《申报》“本埠附刊”或“业余周刊”中之作者。至于周作人之诗,其实是还藏些对于现状的不平的,但太隐晦,已为一般读者所不憭,加以吹擂太过,附和不完,致使大家觉得讨厌了。

  我的不收在集子里的文章,大约不多,其中有些是遗漏的,有些是故意删掉的,因为自己觉得无甚可取。《浙江潮》中所用笔名,连自己也忘记了,只记得所作的东西, 一篇是 《说鈤》 (后来译为雷锭), 一篇是《斯巴达之魂》(?);还有《地底旅行》,也为我所译,虽说译,其实乃是改作,笔名是“索子”,或“索士”,但也许没有完。

  三十年前,弄文学的人极少,没有朋友,所以有些事情,是只有自己知道的。现在都说我的第一篇小说是《狂人日记》,其实我的最初排了活字的东西,是一篇文言的短篇小说,登在《小说林》(?)上。那时恐怕还是革命之前,题目和笔名,都忘记了,内容是讲私塾里的事情的,后有恽铁樵的批语,还得了几本小说,算是奖品。那时还有一本《月界旅行》,也是我所编译,以三十元出售,改了别人的名字了。又曾译过世界史,每千字五角,至今不知道曾否出版。张资平式的文贩,其实是三十年前就有的,并不是现在的新花样。攻击我的人物如杨邨人者, 也一向就有, 只因他的文章, 随生随灭,所以令人觉得今之叭儿,远不如昔了,但我看也差不多。

  娄如瑛君和我,恐怕未必相识,因为我离开故乡已三十多年,他大约不过二十余,不会有相见的机会。日前曾给我一信,想是问了 先生之后所发的,信中有几个问题,即与以答复,以后尚无信来。

  “碎割”之说,是一种牢骚,但那时我替人改稿,绍介,校对,却真是起劲,现在是懒得多了,所以写几句回信的工夫倒还有。

  此复,即颂

  时绥。

  鲁迅 五月六夜。

  【析】 这封致杨霁云的信,主要是谈林语堂的小品文主张及其刊物《人间世》的问题,并回答所提出的一些具体问题。

  林语堂在创办《论语》半月刊时,曾“以提倡幽默为目标”。①鲁迅在《“论语一年”》一文中就曾指出,那是外国绅士们的玩意儿,中国不可能有。中国只可能有唐伯虎、徐文长式的调侃,金圣叹式的滑稽。死到临头了,金圣叹还说:“杀头,至痛也,而圣叹以无意得之,大奇!”鲁迅以为:“虽然不知道这是真话,是笑话;是事实,还是谣言。但总之:一来,是声明了圣叹并非反抗的叛徒; 二来,是将屠户的凶残,使大家化为一笑,收场大吉。我们只有这样的东西,和 ‘幽默’是并无什么瓜葛的。”②他当然反对这样的 “幽默”,在血雨腥风中逢场作戏,对反动统治者小骂大帮忙,对人民群众则是极为不利的。特别是在那样的年代,“幽默”岂能悦人,《论语》 怎不短命?

  他们在创办《人间世》时,在发刊词里又提倡所谓“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鲁迅又明确地表示反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是,白色恐怖笼罩全国,灾荒和饥饿遍及农村和城市,老百姓哪有什么“闲适”可言。而所谓“闲适”,本是生活富裕,思想闲散,以文学为消遣者的主张。“以革新或留学获得名位,生计已渐充裕者,很容易流入这一路。” 鲁迅深刻地指出: 这类人,“盖先前原着鬼迷,但因环境所迫,不得不新,一旦得志,即不免老病复发,渐玩古董,始见老庄,则惊其奥博,见《文选》,则惊其典赡,见佛经,则服其广大,见宋人语录,又服其平易超脱,惊服之下,率尔宣扬,这其实还是当初沽名的老手段。”如此格调,不可能在文学上做出什么成绩来。实际上,人们对《论语》和《人间世》不满者甚多。日本帝国主义已经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在国家民族处于多事之秋,却硬要办那样的杂志,鼓吹 “幽默”“闲适”的小品文,与时代与人心都很不合拍。

  虽然,《人间世》 与 《论语》 一样,打着一大批(四十九人)“特约撰稿人”的招牌,以壮其声势。其中,确实有一些很有名望的作家,但却有不少人徒具虚名,还不如上海《申报》“本埠副刊”和 “业余周刊”上的一些作者实在。鲁迅历来反对虚张声势,对他们的这种做法也表露了不满。

  此外,信中回答了杨霁云一些具体问题: 1. 他的一些没有收入集子的文章,有的是遗漏,有些则是故意删掉了,因为觉得没有什么可取的东西; 2. 当时,一般人都认为《狂人日记》是鲁迅的第一篇小说,他在此作了更正:他所写的第一篇小说名为《怀旧》,是用文言文写的,刊登在 《小说月报》 1913年4卷1号上(鲁迅误记为(《小说林》)。它通过一个县城私塾内外发生的事情,反映了辛亥革命时期中国社会的一个侧面; 3. 他与娄如瑛并无交往,虽是同乡,但仅仅通过一次信,回答所提出的几个问题。鲁迅对青年人的信,总是有问必答,热情相助,这封信里回答杨霁云的许多问题就是很好的证明。

  鲁迅从来不隐瞒自己的观点,而且总是明辨是非,憎爱分明。林语堂是他的朋友,但他也不回避直率地提出批评,说出自己心中想说的话。

  字数:2325

  注释

  ①《 “幽默”与“语妙”之讨论》,《论语》1932年第1期“群言堂”

  ②鲁迅《 “论语一年”》

  作者:文磊

  知识来源:张效民 主编.鲁迅作品赏析大辞典.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2.第349-350页.

  鲁迅作品全集鉴赏

  《朝花夕拾》

  范爱农《二十四孝图》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五猖会狗·猫·鼠琐记无常

  《仿徨》

  祝福弟兄在酒楼上伤逝离婚孤独者高老夫子示众长明灯肥皂幸福的家庭

  《呐喊》

  《呐喊》自序阿Q正传白光端午节风波故乡孔乙己狂人日记明天社戏头发的故事兔和猫一件小事鸭的喜剧

  《故事新编》

  序言、理水采薇铸剑非攻奔月出关补天起死

  《野草》

  《野草》英文译本序、《野草》题辞、秋夜影的告别求乞者我的失恋复仇复仇〔其二〕希望风筝好的故事过客死火狗的驳诘失掉的好地狱墓碣文颓败线的颤动立论死后这样的战士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腊叶淡淡的血痕中一觉

  杂文集

  《伪自由书》《而己集》《花边文学》《热风》《坟》《准风月谈》《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附集》《华盖集》《华盖集续编》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手机访问 经典文学作品

热门推荐
经典文学作品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经典文学作品网jdwxzp.com 2016-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