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石钟山记》是季羡林写的一篇散文,关于《游石钟山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一直受到关注,来了解一下吧。
《小公务员之死》小说原文
《小公务员之死》是很经典的一部短篇小说,关于《小公务员之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呢?来了解一下吧。
2024-09-11
《游石钟山记》是季羡林写的一篇散文,关于《游石钟山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一直受到关注,来了解一下吧。
幼时读苏东坡《石钟山记》,爱其文章奇诡,绘声绘色,大为钦佩,爱不释手,往复诵读,至今犹能背诵,只字不遗。但是,我从来也没有敢梦想,自己能够亲履其地。今天竟能于无意中来到这里,真正像做梦一般,用金圣叹的笔调来表达,就是“岂不快哉!”
石钟山海拔只有五十多米,摆在巍峨的庐山旁边,实在是小巫见大巫。但是,山上建筑却很有特点,在非常有限的地面上,“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今天又修饰得金碧辉煌,美轮美奂。从山下向上爬,显得十分复杂。从怀苏亭起,步步高升,层楼重阁,小院回廊,花圃清池,佛殿明堂,绿树奇花,翠竹修篁,通幽曲径,花木禅房,处处逸致可掬,令人难忘。
这里的碑刻特别多,几乎所有的石头上都镌刻着大小不同字体不同的字。苏轼、黄庭坚、郑板桥、彭玉麟等等,还有不知多少书法家或非名家都在这里留下手迹。名人的题咏更是多得惊人,从南北朝至清代,名人咏石钟山之诗多达七百多首。从陶渊明、谢灵运起直至孟浩然、李白、钱起、白居易、王安石、苏轼、黄庭坚、文天祥、朱元璋、刘基、王守仁、王渔洋、袁子才、蒋士铨、彭玉麟等等都有题咏。到了此地,回忆起将近二千年来的文人学士,在此流连忘返,流风余韵,真想发思古之幽情。
此地据鄱阳湖与长江的汇流处,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在中国历史上几次激烈鏖兵。一晃眼,仿佛就能看到舳舻蔽天,烟尘匝地的情景。然而如今战火久熄,只余下山色湖光辉耀祖国大地了。
我站在临水的绝壁上,下临不测,碧波茫茫。抬眼能够看到赣、皖、鄂三个省份,云山迷蒙,一片锦绣山河。低头能够看到江湖汇流,扬子江之黄与鄱阳湖之绿,泾渭分明,界线清晰,并肩齐流,一泻无余,各自保持着自己的颜色,决不相混,长达数十里。“楚江万顷庭阶下,庐阜诸峰几席间”,难道不能算是宇宙奇迹?我于此时此地极目楚天,心旷神怡,仿佛能与天地共长久,与宇宙共呼吸。不由得心潮澎湃,浮想不已。我想到自己的祖国,想到自己的民族。我们的祖先在这里勤奋劳动,繁殖生息,如今创造了这样的锦绣山河万里。不管我们目前还有多少困难与问题,终究会一一解决,这一点我深信不疑。我真有点手舞足蹈,不知老之将至了。这一段经历我将永远记忆。
我游石钟山时,根本没想写什么东西。有东坡传流千古的名篇在,我是何人,敢在江边卖水,圣人门前卖字!但是在游览过程中,心情激动,不能自已,必欲一吐为快,就顺手写了这一篇东西。如果说还有什么遗憾的话,那就是我没有能在这里住上一夜,像苏东坡那样,在月明之际,亲乘一叶扁舟,到万丈绝壁下,亲眼看一看“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的大石,亲耳听一听“噌吆如钟鼓不绝”的声音。我就是抱着这种遗憾的心情,一步三回首,离开了石钟山。我嘴里低低地念着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在我心中吟成的两句诗:“待到耄耋日,再来拜名山”,我看到石钟山的影子渐小渐淡,终于隐没在江湖混茫的雾气中。
————1986年8月6日七十五周岁生日,写于庐山九奇峰下
季羡林《游石钟山记》鉴赏
作者游览石钟山时,已是七十五岁高龄的老人。然而,这篇游记却写得生气勃勃。展开在读者面前的是美不胜收的湖光山色,是祖国灿烂辉煌的发展前景,是作者“不知老之将至”,憧憬未来的好心情。读着这样的文章,使人油然而起“生逢盛世”的愉快感受。
石钟山是著名风景胜地,因山势峥嵘而吸引游客;又因居高临下,控扼江湖而有“江湖锁钥”之称,是古时兵家必争之地。古往今来,多少文人武将登上石钟山,面对奇景异观,抒发内心感受。作者在游记末尾,特意写上了“七十五周岁生日,写于庐山九奇峰下”,一个历经沧桑的古稀老人,兴致勃勃地登山游览,用饱含感情的笔触记述所见所感,抒发那个时代里的人普遍具有的一种心态:期待国家飞速发展、民族兴旺发达,由此而称之为盛世文章该是比较恰当的。
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很有深意。
开头和结尾部分,都提到了北宋文学家苏轼写的《石钟山记》。作者幼时就诵读这篇文章,被苏轼绘声绘色的描写深深吸引,以致对石钟山充满仰望之情。对这种仰望之情,作者用“从来也没有敢梦想,自己能够亲履其地”,用登上石钟山“真正像做梦一般”这样夸张的语言来表述。又引金圣叹“岂不快哉!”一语,言简意赅地表现自己满心的欢喜。但是,开头的这寥寥几句,不只为了渲染梦中境界成为现实的快乐,更显示了在作者心目中,石钟山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游览胜地,而是有着浓重的文化底蕴。这一份幼时培育起来的感情,使石钟山对作者具有无穷的魅力。那么,此番登上石钟山,该是夙愿已了?文章的结尾段却说了一些出人意料的话,作者说他是带着遗憾的心情,一步三回头地离开石钟山的。遗憾由何而来?依然由《石钟山记》引起,苏轼当年月夜山脚下所见的奇景,吸引着他“待到耄耋日,再来拜名山”。对于作者,石钟山岂非魅力无穷!这魅力的形成缘于苏轼的《石钟山记》,由此可见文化渊源的力量。从这个角度来认识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两者之间就不只是在结构上的遥相呼应,更起着加深文章内涵的重要作用。
文章的主体部分,描写登山过程所见,其中,作者着重写的是人文景观。
从怀苏亭开始登山,作者首先写的是山上很有特点的建筑,建筑很多,以至“从山下向上爬,显得十分复杂”。建筑很美,以至可以引用《阿房宫赋》中“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来表现。作者特意说到“今天又修饰得金碧辉煌,美轮美奂”。含蓄地表现了几千年来,石钟山吸引着人,而人的力量又使石钟山变得更美。
除了“处处逸态可掬”的建筑外,作者还描写登山过程中触目可见无数碑刻和名人题咏,这同样显示了石钟山对人们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以至无数文人雅士纷至沓来。从列举中所提到的人名、所罗列的数字,又足见这些碑刻、题咏使石钟山积聚起浓厚的文化底蕴,使石钟山因而更具魅力。
如果说,在以上部分中,石钟山的人文景观已经表现得相当鲜明,那么,登上山顶之后的描写,在这方面尤其突出。石钟山占地有限,海拔不高,位于庐山旁边,被衬托得“小巫见大巫”,多少年来,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人在此流连忘返?这一疑问在登上山顶后便可恍然。原来,这是石钟山特定的地理位置在起作用。历代文人武将,在不同情景下,登上位于鄱阳湖和长江汇流处的石钟山,联想起自己的身世处境,能没有种种感触吗?作者将登山眺望所见落实到这一点上来尽情展开。作者身处充满希望的年代,遥想悠久的民族传统,放眼祖国未来前程,感到极为欢畅。这是在写石钟山,更是在讴歌他生活的时代。
这篇游记用语简练,大量的四字句增添了浓浓的书卷气,夹杂在其中的一些白话口语又增添活泼亲切之感。文章里的多处引用,也都恰到好处。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