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对白》是席慕蓉写的一篇文章,关于《心灵的对白》主要内容是什么呢?小编来给大家介绍分享。
《小公务员之死》小说原文
《小公务员之死》是很经典的一部短篇小说,关于《小公务员之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呢?来了解一下吧。
2024-09-11
《心灵的对白》是席慕蓉写的一篇文章,关于《心灵的对白》主要内容是什么呢?小编来给大家介绍分享。
在每天晚上入睡之前,每天早上醒来之后,我总禁不住想问自己一个问题:
“我想要的,到底是一些什么呢?”
我想要把握住的,到底是一些什么呢?要怎么样才能为它塑出一个具体的形象?要怎么样才能理清它的脉络呢?
窗外的槭树,叶子已变成一片璀璨的金红,又是一年将尽了,日子过得真是快!这样白日黑夜不断地反复,我的问题却还一直没有找到答案。我一直没办法用几句简单的明白的话,向你描述出我此刻的心情。
而你是知道的,对现在这个时刻,我有多感激,有多珍惜,我心中一直充满了一种朦胧的欢喜,一种朦胧的幸福,可是,我就是说不出来,几次话到唇边,就是无法出口,好像隐隐然有一种警惕,若是说出来,有些事物有些美妙的感觉就会消失不见了。
而今夜,就在提笔的一刹那,忽然有一句话进入我的心中:
“世间总有一些事,是我们永远无法解释也无法说清的,我必须要接受自己的渺小和自己的无能为力了。”
是的,在命运之前,我必须要承认我的渺小与无能为力,一向争强好胜的我,在这里是没有什么可以争辩的和可以控制的了。
就是说,在这世间,有些事物你是无法为它画出一张精确的画像来的,一旦真的变成精确了以后,它原来最美的、最令人疼惜的那一点就会消失不见了。有些事物,你也不能用简单和明白的语句来为它下一个定义的,当那个定义斩钉截铁地出现了以后,它原来最温柔的,最令人感动的那一种特质也就没有了。
所以,我终于明白了,我终于知道,这么多年以来,一直烦扰在我心中的种种焦虑和不安,其实都是不必要和莫须有的啊!因为,世间有些事情,实在是无法解释,也不用解释的啊!
原来我如果又想画画,又想写诗,必定是因为心里有着一种想画和想写的欲望,必定是因为我的生命能从这两种创作活动里,得到极大的欢喜与安慰,因此,这实在是我自己的一种需求,一种自然的现象,我又何必一定要想出一个完美和完全的答案来呢?事情的本身应该就是一种最自然的答案了吧。
其实,你一直都是很明白,并且看得很清楚的,你一直都是知道我的,因为,你一直都认为:
“没人比自然更美、更坦白和更真诚的了。”
不是吗?如果万物都能顺着自然的道理去生长、去茁壮、去成熟,这世间就会增添多少安静而又美丽的收获呢!
一位哲学家告诉过我,世间有三种人,一种是极敏锐的,因此,在每一种现象发生的时候,这种人都能马上做出正确的反应,来配合种种的变化,所以他们很少会发生错误,也因而不会有追悔和遗憾。另外一种人又是非常迟钝的,遇到任何一种现象或是变化,他都是不知不觉,只顾埋头走自己的路,所以尽管一生错过无数机缘,却也始终不会察觉自己的错误,因此,也更不会有追悔和遗憾。
然后,哲学家说:所有的艺术家都属于中间的那一个阶层,没有上智的敏锐,所以常会做出错误的决定。但是,又没有下愚的迟钝,所以,在他的一生之中,总是充满了一种追悔的心情。
然而,就是因为有了这一种追悔的心情,人类才会产生了那么多又那么美丽的艺术作品。
这位哲学家和我同龄,然而他的头发却因丰富的思虑变成花白,可是他的面容却还是保有一种童稚的热情。每次与他交谈,我总有一种无所遁形的感觉,好像是不管是我的坏或者我的好,在他的眼睛里都已看得清清楚楚,而且就算我怎样努力地掩饰或者去显露,都没有丝毫的效果,因为,我的本质他完全明白。
那么,你是不是也是这样呢?不管我用什么样的面貌出现在你面前,不管是毫无准备或者准备得很充分,你都能一样地看透呢?在你的面前,我永远只是一个最单纯的我而已呢?
“没有什么比自然更美、更坦白和更真诚的了。”
然而,这样的一种单纯,这样的一种自然。是要用几千个日夜、几千个流泪与追悔的日夜才能孕育出来的,要经过多少次的尝试与错误才能过滤出来的,要经过多少次努力的克制与追求才能得到的,要用几千几万句话才能形容得出来的啊!
“自然”是什么呢?应该就只是一种认真和努力的成长罢了,应该就只是如此而已。然而,这样认真和努力的成长,在这世间,有谁能真正知道?有谁能真正知道?有谁能完全明白?有谁能绝对相信?更有谁?更有谁能从开始到结束仔仔细细地为你一一理清、一一说出、一一记住的呢?
没有,没有一个人,甚至连我自己在内,在这世间,我相信没有一个人能把成长的历程中每一段细节、每一丝委婉的心事都镂刻起来,没有人能够做到这一点。
多少值得珍惜的痕迹都消逝在岁月里,消逝在风里和雨里。在有意或无意间忽略了一些,在有意或无意间再忘记了一些,然后,逐渐而缓慢地,我蜕变成今日的我,站在你眼前的我,如你所说的:一个单纯而又自然的我。
然而,这样的一种单纯和自然,是用我所有的前半生来作准备的啊!我用了几十年的岁月迎接今日与你的相遇,请你,请你千万要珍惜。亲爱的朋友,我对你一无所求,我不求你的赞美,不求你的恭维,不求你的鲜花和掌声,我只求你的了解和珍惜。
我们只能来这世上一次,只能有一个名字。我愿意用千言万语来描述这一种只有在人世间才能得到的温暖与朦胧的喜悦。我很高兴我能做中间的那一种人,我不羡慕上智,因为没有挫折的他们,不发生错误的他们,尽管不会流泪,可是却也失去了一种得到补救机会时的快乐与安慰。
其实,岁月一直在消逝,今日的得总是会变成明日的失,今日的补赎也挽不回昨日的错误,今日朦胧的幸福也将会变成明日朦胧的悲伤,可是,无论如何,我总是认真而努力地生活过了。
无论如何,借着我的画和我的诗,借着我的这些认真而努力的痕迹,我终于能得到一种回响,一种共鸣,终于发现,我竟然不是孤单和寂寞的了。
那么,我禁不住要问自己了:
“我想要的,是不是就是这种结果呢?”
我想要把握住的,是不是就只是今夜提笔时的这一种朦胧的欢喜与幸福?是不是就只是你的了解与珍惜?
“我想要的,到底是一些什么呢?”
“我想要的,到底是一些什么呢?”
席慕蓉《心灵的对白》解析
明人陈明卿在《昭华琯序》中说:“文字,山水也;评文,游人也。”读席慕蓉的这篇《心灵的对白》,恰如游历作者心中的一片山水,漫步穿行之中自有一种曲径通幽的乐趣和幡然颖悟的快意。
《心灵的对白》与寻常的散文颇有不同。全文几乎没有叙事、描写的成分,通篇皆是对心灵的剖析。然而,就是在这种剖析之中,作者层层渲染,细细皴擦,描绘出一片引人入胜的心灵的山水,参差错落,曲折逶迤,激起读者寻觅和探幽的欲望。
文章开篇就提出了一个作者久悬心头、百思不解的问题:“我想要的,到底是一些什么呢?”这个问题貌似简单,其实关涉到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连接着作者一生奋斗的理想和目标,的确难以一言以蔽之。这个问题也犹如一座大山,突兀在作者和读者的面前,让人感到困惑和凝重。
然而,作者笔锋一转,却偏偏道出此刻的心情充满了“一种朦胧的欢喜,一种朦胧的幸福”。这一百八十度的急转弯,不免使读者疑惑不解,颇有“山重水复疑无路”之感。疑惑之际,又见作者随即表白,这种欢喜和幸福只缘于提笔的一刹那,一句话突然涌入心头:“世间总有一些事,是我们永远无法解释也无法说清的,我必须要接受自己的渺小和自己的无能为力了。”原来作者突然明白了,世间一些事情是“无法解释,也不用解释的”,所以自己多年的焦虑和不安其实是“不必要和莫须有”的。
文章至此似乎已可作结。但是,作者却没有因此作罢,反而追本溯源,对自己向来的追求作了一番剖析,得出结论:“没有人比自然更美、更坦白和更真诚的了。”于是,又为读者开辟出另一重山水,引出了又一重境界。
作者坦诚相告,自己不是从不犯错误的“上智”者,也不是不察错误的“下愚”者。作为一个艺术家,她也“常会作出错误的决定”;于是,也就有了“追悔”,有了“遗憾”,有了“几千个日夜、几千个流泪与追悔的日夜”,也才使自己“蜕变成今日的我”,造就了一个“单纯而又自然的我”。这是一份何等珍贵的“单纯”和“自然”,它凝聚了作者前半生的悠悠岁月,是几十年萦绕于心、挥之不去的执着追求,是“要经过多少次的尝试与错误才能过滤出来的,要经过多少次努力的克制与追求才能得到的,要用几千几万句话才能形容出来的啊”。稍有社会阅历的读者都能明白,在红尘滚滚的世界中要修炼成这一番“单纯”和“自然”,该是何等的不易。一个心地淳朴的少年步入社会,往往要不了些许时日,明净的心幕便不免会蒙上沙尘。而作者历经半生,依然保持了这一份“单纯”和“自然”,的确来之不易。
至此,读者方才明白,作者为何在提笔的一刹那会产生欢喜和幸福,因为她找到了那久思不解的问题的答案:历经挫折,塑造一个“单纯而又自然的我”,正是自己毕生的追求。她一生的所作所为似乎就是为了这一个目的。这“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发现,使作者欣喜,也使读者感到欣慰。
不过,任何欢喜和幸福都是短暂的、稍纵即逝的。作者借助自己的绘画和诗歌,从读者那里得到了“一种回响,一种共鸣”。然而,却又禁不住一再向自己发问:“我想要的,到底是一些什么呢?”可见作者依然没有满足现有的解答,依然还在心路历程中继续跋涉。也许,这种追问会使作者在生命的延续中,始终不停脚步,奋然前行。
“行到水尽处,坐看云起时”。从文章结构而言,这一人生难题的再次出现,也形成了首尾呼应的格局,终点复又成为起点,在读者心头又引起一番思考。而这个问题的复现,也必然意味着又一片心中的山水、心灵的境界,召唤着读者与作者一道继续去寻觅和探幽。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