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宾客嘉话录》简介|鉴赏 轶事小说集,又名《刘公嘉话录》。唐韦绚撰。《新唐书·艺文志》著录: “韦绚《刘公嘉话录》一卷”。《宋史·艺文志
《明世说新语》主要内容简介及鉴赏
《明世说新语》简介|鉴赏 明代文言轶事小说集。明李绍文撰。八卷。 《四库全书总目》谓其“所载明一代佚事琐语,迄于
2024-10-14
《刘宾客嘉话录》简介|鉴赏 轶事小说集,又名《刘公嘉话录》。唐韦绚撰。《新唐书·艺文志》著录: “韦绚《刘公嘉话录》一卷”。《宋史·艺文志
《刘宾客嘉话录》简介|鉴赏
轶事小说集,又名《刘公嘉话录》。唐韦绚撰。《新唐书·艺文志》著录: “韦绚《刘公嘉话录》一卷”。《宋史·艺文志》却记载韦绚有《刘公嘉话》一卷,此外还有《宾客嘉话》一卷。但考其它书目,均无记载《宾客嘉话》。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断言:《宋史·艺文志》中的《宾客嘉话》,是从《刘公嘉话录》中摘录出的一部分。两书合为一书,才是原《新唐书·艺文志》中的《刘公嘉话录》。此书在流传过程中,一方面大量散佚,一方面又窜入不少伪作, “真伪糅杂,炫惑视听”(《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今天我们能够见到的最早的《刘宾客嘉话录》,是《顾氏文房小说》本,收录一百一十三则,《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指出其中伪作有三十九则,今人唐兰先生悉心考辨,认为伪作有六十八条之多,原作仅有四十五则。唐兰先生又从其它书籍中钩辑散佚,补遗五十六则。这样连同原来四十五则共一百零一则,恢复了原作面目十之七八。唐兰校辑本载中华书局出版的《文史》第四辑。
《郡斋读书志》载此书是韦绚“幼从学于禹锡, 录其话语”。从这句话看,似乎是韦绚在幼年从学期间撰成。但韦绚在此书序中言自己二十一岁从襄阳投奔禹锡,这一年为长庆元年(公元821年),而成书于大中十年(公元856年)二月。书中所记之事,也不尽为长庆元年时事。“李程善谑”和“开成末韦绚为起居舍人”二则,时间均在文宗末年,可见此书是韦绚于大中十年五十六岁时追记刘禹锡语。
由于刘禹锡是中唐颇有影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所以韦绚这部记录刘禹锡日常话语的著作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把它视为研究刘禹锡和整个中唐政治文化状况的重要史料。关于此书的内容,韦绚在序言中作了概括:“国朝文人剧谈,卿相新语,异常梦话,若谐谑、卜祝,童谣、佳句”,简直是无所不有,异常丰富。我们根据内容的不同,把唐兰所辑一百零一条大致归类:其中评价文学,讨论经传的大约有二十二条;评论朝廷政事,记录政治轶闻的,约有二十二条;识别人才的有十四条;记录日常趣闻的有四十三条。我们从刘禹锡评价文学的二十二条语录中,可以看到这位文学家孜孜不倦的求学态度、谨严的治学精神和高超的鉴赏能力。书中记载了这么一段语录: “薛伯鼻修史,为愬传,收蔡州径入为能。禹锡曰: ‘我则不然。若作史官,以愬得李祐,释缚委心用之为能。入蔡非能,乃一夫勇耳’”。今天虽看不到薛伯鼻所写的《李愬传》,但两《唐书》和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均有关于李愬雪夜入蔡州的记载。比较两《唐书》和《资治通鉴》,便可看出,三部书在描写李愬率军攻入蔡州城,生擒叛匪吴元济这一情节时,文字差异不太大,但司马光笔下的李愬却显得生机勃勃。究其原因,正是《资治通鉴》比较详细地描写李愬在攻取蔡州城之前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其中重点就是表现李愬如何“得李祐,解缚委心用之”,从而很好地表现出李愬攻心为上,文韬武略的大将风度。司马光刻画李愬这个人物的成功,如果不是曾读过刘禹锡的这番高论而受到启发的话,便是此两位文学家在这个问题上所见略同。
唐代僧人守温是我国音韵学的创始人,他依据梵文的原理创制“三十六字母”,是音韵学史上的一件大事。敦煌所出“守温韵学残卷”的卷首题“南梁汉比丘守温述”,但“南梁”到底是什么地方?学者们众说纷纭,有的说在河南,有的说在湖南,有的说在四川。唐兰先生曾引五代时王仁裕《玉堂闲话》,考证南梁即陕西兴元,但学术界认为仅此孤证,尚存怀疑,但在此书“崔丞相选布衣”条有“时德宗在梁”的记载, 《太平广记》引作“在兴元”,又有“德宗降诞”条中“及德宗幸梁”,都有力地支持了唐先生这一论证。考定了南梁是陕西兴元,就可断言守温“三十六字母”的语音系统为秦音,这是中国音韵学史上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由此也可见《刘宾客嘉话录》的重要认识价值。此外象书中记载的施士丐说诗,公孙罗《文选音》,以及张巡、许远的诗文,都是其它书籍未曾记载的重要材料,所以受到文史工作者的重视。
《刘宾客嘉话录》中,善于鉴别人才的内容就有十四则之多,在这些故事中,多为记录刘禹锡听到的一些民间传闻,语多荒诞,多为何地异人能独具慧眼,一见面便知日后命运,何时能出将入相,反映了刘禹锡唯物观的不彻底性,同时也是封建社会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怀才不遇,渴求得到统冶阶级赏识、任用心理的曲折表现。本书文字简扼,加之又是语录体形式,各段之间内容上没有联系,所以显得零碎而无系统性,文学价值远不如它的认识价值,但也有少数章节, 作者谈论具体问题之中,借题发挥,生发哲理,对人不无启迪。 “人言鹤胎生”一则中,记载了刘禹锡与作者韦绚的一段有趣对话。两人是从鹤是胎生,所以被人视为仙鹤,而鹭鹚也是胎生,却不被人重视这一问题开始,最后刘禹锡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是“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其鹭鹚之谓也”。就是说,鹭鹚与仙鹤命运迥异,是由于它们所处的地位决定的,而不是它们脾性功用的不同。韦绚的结论是:鹤因为不常见而鹭鹚常见,世人以少为贵。圣人也是如此,仅仅因为少而被世人所推崇。作者从社会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现象,推导出具有广泛意义的富有哲理的结论,同时也含蓄地批评了以少为贵,而并非以好为贵的市俗偏见,颇有点小品文的味道。
在“刘禹锡”一条中,作者记载了刘禹锡讲述的一个寓言故事:在一座深山之中,住着一位老妇人。有一天,她看见一只猛虎伏在地上动也不动,似乎是受了重伤。老妇人壮起胆子走近一看,原来老虎脚爪上插进了一根芒刺,所以疼得不能举步行走。老妇人为这只老虎拔除芒刺。虎十分感激,摇头摆尾呼啸而去。从此之后,老虎每天都抓些狐兔抛到老妇人院中,这位孤寡老人每天也再不愁吃的了。不料有一天,老虎咬死了一个人,它仍然将此猎物抛到老妇人院中。邻居看见老妇人院中有一具血肉模糊的尸体,以为是她杀了人,于是便将她捆起来,准备送到城里官府去。老妇人再三分辩,大伙才放了她。这个故事,寓意深远,耐人寻味。作者似乎是想说明这么一个道理:由于人们认识上的差距,而决定了人们对同一事物的完全不同的态度;又似乎是在告诫人们“道不同,不相为谋。”总之,它能给人以多方面的启迪。
在《刘宾客嘉话录》中,语言最优美,文学性最强的要推“八阵图”了。
作者写传说为诸葛亮所布的八阵图,巧在没有用过多的笔墨对八阵图进行正面描写,而仅只用“箕张翼舒,鹅形鹳势”八个字一笔带过。作者把描写的重点放在三峡中奔涌澎湃的江水上:“峡水大时,三蜀雪消之际,澒涌滉瀁,可胜道哉。大树十围,枯槎百丈,破硙巨石,随波塞川而下,水与岸齐,雷奔山裂,则聚石为堆者,断可知也。”作者极力烘托出洪水来时那种无坚不摧,所向披靡的磅礴气势。在浓墨重彩渲染了洪水使“万物皆失故态”的雷霆之威后,再轻轻点出“惟诸葛阵图小石之堆,标聚行列,依然如是者”。不仅如此,而且是“仅已六七百年,年年淘洒推激,迨今不动”。这种前后的强烈对比,给诸葛亮八阵图涂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使读者在悬念强烈的驱使下,要探究八阵图的奥秘。遗憾的是,刘禹锡在揭开这个问题的答案时,把它归结为人力与神明佑持的结果。这正反映出作者所受的阶级、时代的局限。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