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魏源 溪行欲尽竹不已①,苍雪纷纷化流水②。 船尾甫出碧玉湾③,船头又见白云起④。 舣船斩竹撑竹篙⑤,篙声响应空谷号⑥。 舟底水将石作骨⑦,江边山以石
小学生必背的名言名句和诗词名句(精选70句)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坤&mid
2024-09-29
(清)魏源 溪行欲尽竹不已①,苍雪纷纷化流水②。 船尾甫出碧玉湾③,船头又见白云起④。 舣船斩竹撑竹篙⑤,篙声响应空谷号⑥。 舟底水将石作骨⑦,江边山以石
(清)魏源
溪行欲尽竹不已①,苍雪纷纷化流水②。
船尾甫出碧玉湾③,船头又见白云起④。
舣船斩竹撑竹篙⑤,篙声响应空谷号⑥。
舟底水将石作骨⑦,江边山以石为毛⑧。
滩声渐急篙渐警⑨,知有截溪渔簖近⑩。
渔翁晒网鹭晒翅, 一潭竹影涵鱼影。
【题解】
此诗是作者《三湘棹歌》组诗中的一首。“三湘”之名的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湘水在零陵与潇水合流后称潇湘,到衡阳与蒸水合流后称蒸湘,至湘阴与沅水合流后称沅湘。而作者在《三湘棹歌序》中却认为人们所说的“潇湘”应为蒸湘,实际的“潇湘”乃是“资湘”,即与资水合流后的称呼:“资湘亦名潇湘,今资江发源武冈上游之夷水,土人尚曰潇溪,其地曰潇地,见《宝庆县志》。《水经注》不言潇水,而柳宗元别指永州一水为潇,遂以蒸湘为潇湘,而三湘仅存其二矣。予生长三湘,溯洄云水,爰为棹歌三章,以正其失,且寄湖山湘国之思。”此诗题为“资湘”,实际主要描写的是资水上游山青水碧的自然环境。资水,又名资江,源出广西资源县。
【作者】
魏源(1794—1857),清末学者、诗人。字默深,湖南邵阳人,少时家贫,清贫好学,道光二年(1822)中举,入江苏布政使、两江总督幕,受友人林则徐嘱托,编纂《海国图志》,介绍世界各国情况,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道光二十四年(1844)中进士,出任东台、兴化县令,升任高邮知州,因迟误驿报革职,隐居苏杭。与龚自珍同属今文经学派,其政治主张对改良派有影响。能诗文,有《古微堂集》等。
【注释】
①竹不已:竹林连绵不断。②苍雪:指积聚在竹枝上的残雪。③甫出:刚刚离开。碧玉湾:形容流水转弯处如同碧玉一样清澈。④白云:水气、雾气。⑤舣船:靠岸停船。舣:船靠岸。斩:砍。⑥响应:这里指声音回荡。⑦石作骨:指河床皆是石头。⑧石为毛:指山石外露。⑨篙渐警:小心谨慎地撑船。⑩渔簖(duan):渔具名。拦河插在水中捕鱼的竹栅栏。
相关推荐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坤&mid
2024-09-29
楼兰,是古代 (公元前80年左右) 新疆罗布泊西岸的一个国家,是汉代通西域南路必经之地,后被沙漠堙没,有“沙漠中的庞贝”之称
2024-09-29
塔尔寺,藏语称 “袞本”,意为 “十万佛像”。在青海湟中县鲁沙尔镇西南隅。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是我
2024-09-29
青海湖,在青海省西宁西,古名鲜水、又名仙海、西海,音近相通。北魏时始名青海,蒙古语称 “库库诺尔”,意为 “青色的湖&
2024-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