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矣,造物之才也! 同一自高而下之水,而浙西三瀑三异,卒无复笔。 壬寅岁, 余游天台石梁。 四面崒者厜, 重者甗隒,皆环梁遮迣。梁长二丈,宽三丈许,若鳌背跨山腰,其下嵌空。水来
小学生必背的名言名句和诗词名句(精选70句)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坤&mid
2024-09-29
甚矣,造物之才也! 同一自高而下之水,而浙西三瀑三异,卒无复笔。 壬寅岁, 余游天台石梁。 四面崒者厜, 重者甗隒,皆环梁遮迣。梁长二丈,宽三丈许,若鳌背跨山腰,其下嵌空。水来
甚矣,造物之才也! 同一自高而下之水,而浙西三瀑三异,卒无复笔。
壬寅岁, 余游天台石梁。 四面崒者厜, 重者甗隒,皆环梁遮迣。梁长二丈,宽三丈许,若鳌背跨山腰,其下嵌空。水来自华顶,平叠四层,至此会合,如万马结队穿梁狂奔。凡水被石挠必怒,怒必叫号; 以崩落千尺之势, 为群螺砢所挡㧙, 自然拗怒郁勃,喧声雷震,人相对不闻言语。余坐石梁,恍若身骑瀑布上。走山脚仰观,则飞沫溅顶,目光炫乱,坐立俱不能牢,疑此身将与水俱去矣。瀑上寺曰上方广,下寺曰下方广。以爱瀑故,遂两宿焉。
后十日,至雁宕之大龙湫。未到三里外,一匹练从天下,恰无声响。及前谛视,则二十丈以上是瀑;二十丈以下非瀑也,尽化为烟,为雾,为轻绡,为玉尘,为珠屑,为琉璃丝,为杨白花。既坠矣,又似上升; 既疏矣,又似密织。风来摇之,飘散无着; 日光照之,五色昳丽。或远立而濡其首,或逼视而衣无沾。其故由于落处太高,崖腹中洼,绝无凭藉,不得不随风作幻,又少所抵触,不能助威扬声,较石梁绝不相似。大抵石梁武,龙湫文; 石梁喧,龙湫静; 石梁急,龙湫缓; 石梁冲荡无前,龙湫如往而复; 此其所以异也。初观石梁时,以为瀑状不过尔尔,龙湫可以不到; 及至此而后知耳目所未及者,不可以臆测也。
后半月,过青田之石门洞; 疑造物虽巧,不能再作狡狯矣。乃其瀑在石洞中,如巨蚌张口,可吞数百人。受瀑处池宽亩余,深百丈; 疑蛟龙欲起,激荡之声,如考钟鼓于瓮内。此又石梁、龙湫所无也。
本文写于公元1782年。作者袁枚(1716——1797),字子才,号简斋,浙江钱塘人。他少年得志,24中进士后,入翰林。袁枚的思想是较为自由解放的,为文做诗主张彻底反对拟古主义与形式主义,对当时统治学术思想界的汉、宋派都有不满情绪,而特别反对汉学考据。袁枚诗文意境明晰,自有韵味,诗文创作在他来说,如同玩耍嬉戏,是一种运用自如的消遣,一种剔透玲珑的“盛世”的点缀,正如“行藏交际,具在于斯”。《淅东三瀑布记》 即是一篇纯粹的旅行纪事式游记散文,自然中见其别致,随意中得其谨严,是一篇值得一读的著名山水游记。
文章题为“浙东”,文中“浙西”,这是原作之误。唐代曾置浙西、浙东二道,文中三瀑应属浙江东道所辖。
开首一句,即有单刀直入之势,以一声发自心底的赞叹开始整篇的描绘:“甚矣,造物之才也!”太美妙了,这大自然的无与伦比的创造力!“造物”是指化育万物的大自然。一句惊呼,在没有表述任何景物之时,已将读者的神经收紧,把注意力紧紧地聚拢其饱蘸浓墨的笔端,让人们随着他的思路与笔触,去接受其意欲表达的一切。这时,作者方才讲到他惊讶与赞叹之所在:“同一自高而下之水,而浙西三瀑三异,卒无复笔”,点出文章的主体: 浙西 (浙东) 三瀑。
开始这几句文字,先点淅西三瀑的特征,即“三瀑三异”,既交待了所“游”所“记”之景物,又初示景物之概貌,这种简要的写法,即先总写景物,有条不紊,在一般的游记文章中是不可缺少,也是不足为奇的。这里别致之处在于: 文章之点题不是叙述的,而是先以一感叹句发文,使开头几句简要的文字有了一种奇妙独特的气氛,从而奠定了全文所写景“奇丽”、“别致”之基调,交待出游记明确的创作意图所在——写三瀑布之奇妙与各异,为下面的分头叙写打下了基础。
以下三段,作者按照自己游历浙西三瀑之先后,用不同的笔法,描述了三瀑各异的奇美风光。
“壬寅岁,余游天台石梁。”天台山是作者游浙西三瀑的第一站。天台山是浙东名山,向东北、西南延伸,与仙霞岭相连,主峰华顶山为花岗岩组成,多悬崖、峭壁、飞瀑。作者所游所记的是最著名的瀑布——石梁瀑。 先写瀑布周围的形势:“四面崒者厜厜, 重者甗隒, 皆环梁遮迣。”萃,通“萃”, 萃集;厜㕒, 通“崔嵬”, 指峰峦之险峻;甗隒, 形容悬崖之险恶,上阔而下小。瀑布周围汇集着众多的悬崖峭壁,在陡峭峰峦的环绕之中,瀑布之奇美自不待说了。写到瀑布时,作者用了“若鳌背跨山腰,其下嵌空”作比,既描摹出瀑布本身的形态特征,又写出瀑布与周围山峰的联系,使人未见瀑布,却能想见其概貌,足见此比喻之贴切。作者点出水之来由“水来自华顶”,“平叠四层,至此会合”,是“万马结队穿梁狂奔”之基础,正因为水流来自天台山主峰华顶山,且又平叠四层,在石梁会聚,才有“万马结队”之势,穿过石梁,狂奔而下。此处以“万马结队”来形容石梁瀑水流之浩荡急骤,把瀑布之壮观面貌表现无遗。上面的描述又是下文有关瀑布声响描绘之根据: 正因水流“若万马结队”,“穿梁狂奔”,才会形成以下的情景。有关水声的描写是非常精彩的,其中同样运用因果关系,使所表述的情状令人可信,而又形象逼真: 激流一旦为山石所阻遏,必然会发怒,怒则必然会号叫,而石梁飞瀑之水,以跌落千尺之势流下,又为许多山石所阻挡,自然会失其驯顺,勃然发泄,于是,发出的声响如同雷霆轰鸣,震聋发聩,以上正面落墨,作者把瀑布之声的根由与情状表现得淋漓尽致.“人相对不闻言语”则又从侧面写起,水声之大自不言而喻了。作者用了“怒”,“叫号”,等词,把瀑布之水拟人化,使造化中物带有感情色彩,颇为生动形象。写到这里,作者才想到自己的存在,把自己与这大自然之馈赠结合了起来,先写在石梁之上,后写至山脚,从不同的角落着笔,写自己在石梁美景前的不同感觉与心情: 坐在石梁上,却惊慌地感到如同坐在瀑布上! 走到山脚仰视瀑布,则飞沫溅满头顶,目光缭乱,两种感觉使作者产生“坐立不能牢,疑此身将与水俱去”之感觉。“恍若身骑瀑布上”与“与水俱去”,除写感觉外,还表露了作者的心境与情绪。这种感觉是奇特的,假如没有对这自然美景的偏爱,如没有极高的兴致,这种感觉是不会生发的。正因为作者有浓厚的兴趣,有了一种对自然景物的留连爱慕之情,才使得自己能与造化之恩赐溶为一体,在观赏这自然美景的同时,涤荡了自己的灵魂,洗礼了自己的思想,在这巨大的魄力之中,“疑此身将与水俱去矣。”心轻,笔则顺,想象则妙,感觉则新颖。“以爱瀑故,遂两宿焉”,为了多观赏这石梁美景,竟在此住了两天,可见作者对此偏爱之极,逍遥之至,以上之描写也有了根据: 奇妙的感觉来自一字:“爱”。
写石梁瀑,着重突出其“声”。
作者游览的第二站是雁宕山。雁宕自唐宋以来就是遐迩闻名的游览胜地。宋代沈括曾著《雁宕山》,开头即曰:“温州雁宕山,天下奇秀”;近代康有为则赞誉雁宕“雄伟奇特,甲于全球”。大龙湫为雁宕胜景之一,如论高度之大,风光之秀,应为我国众瀑之首。作者写大龙湫时,身未至瀑,视力已达:“未到三里外,一匹练从天下,恰无声响”,还有三里之遥,即已见一匹白练自天而降,却听不到它的声响。这是作者第一次言及龙湫,简洁一笔,却已将这中华第一瀑其如练之美,从天而降之貌表现出来。近观以“谛视”作引,是一段精妙细致的描摹,使轻盈柔美,壮丽无比之龙湫飞瀑如在读者面前: 二十丈以上是瀑布,二十丈以下则不是瀑布了,飞泻之水在巨大的落差与人们视力之错觉中,幻化、缥缈,成为烟尘,迷雾,轻柔的丝绸,飘散的玉末,飞扬的珠宝之屑,纵横的琉璃丝,高颺之杨花……这一串美妙动人的比喻,使瀑布之水的变幻莫测、千姿万态尽现纸上,形象逼真,维妙维肖。袁枚曾有诗云:“龙湫之势高绝天,一线瀑布兜罗棉。万丈以上尚是水,十丈以下全是烟。况复百丈至千丈,水云烟雾难分焉。”所写龙湫景致与如上描绘具异曲同工之妙,皆细致观摩后所致。由于人们视觉上的误差,加上龙湫之特殊地理位置,便形成了“既坠矣,又似上升; 既疏矣,又似密织”之奇异现象。由于“风”与“日光”等外界因素的作用,方才形成以上奇特的景观,以致“远立而濡其首,逼视而衣无沾”,自然之常理在这里完全失却其效应。至此,瀑布之貌已尽然显现,但作者并未作罢,对以上奇景之成因做了分析,使游记文学性中兼有科学性,更为世人所独爱: 由于“落处太高”、“崖腹中洼”、“绝无凭藉”三个原因,才形成“随风作幻”之结果,因“少所抵触”,才致“不能助威扬声”,使以上景致有了科学的依据。
游完二瀑,作者根据自己的观感,对之进行了比较,从水流、声响、气氛等诸多方面总结了石梁、龙湫二瀑的截然不同的特征,即石梁之“武”、“喧”、“急”、“冲荡无前”、龙湫之“文”、“静”、“缓”、“如往而复”,两个瀑布其状迥然相对,似是大自然专赐于袁枚作比,而他又比得贴切恰当,不能不令人惊诧而又叹服。
写龙湫瀑,着重突出其“貌”。
作者又依自己游二瀑之经历,总结出一条道理:“耳目所未及者,不可以臆测也。”至此,文章由实到虚,因事见理,耐人寻味: 看了石梁瀑后,认为瀑布也就是这样了,龙湫可以不去了,却因此错觉几乎漏掉美妙的龙湫壮景! 这里已将文章巧妙地转启至下段——对石门洞瀑布的游览。
石门洞在浙东青田括苍山中,相传为我国道教之十二洞天。洞内有瀑布,景色奇特罕见。作者在描写游历之前,先埋设伏笔:“疑造物虽巧,不能再作狡狯矣”,这又是对前文总结出的道理的照应,使文章浑然一体:“大自然再巧妙,也不会再象以前游石梁、龙湫那样捉弄我了吧!”作者已到青田之石门,讲这番话,实质上已为下文的描绘打下良好的基础,使读者随游者的惊诧而感到意外,却同时收到不尽的享受与辽远的遐思,运笔在此处颇见功夫。其实文中实写瀑布仅有两句,而两句却正中要的,颇为精彩。第一句先言其貌: 瀑布在石门洞内,形态奇异,如同巨蚌张口,可吞食数百人。接着作者写瀑下水渊,“宽亩余,深百丈”,因为在石洞之中,故阴森森之中,令人心悸,“疑蛟龙欲起”,飞流入潭,在石洞中激荡之声如同击钟鼓于瓮中,这种感觉与景色着实奇特。
写石门洞瀑布,与龙湫、石梁相比,可算略写,而简略之中,作者以寥寥数笔,却已突出了瀑布之“奇”。“此又石梁、龙湫所无也”一句,既道出石门洞瀑布之特别,又与前文设伏做照应: 巧妙的造化之神还是戏弄了他。自然之美之奇之妙是没有极限的! 正如作者言:“耳目所未及者,不可臆测也。”
袁枚33岁在南京小仓山筑“随园”后,论文赋诗,优游自在地生活达五十年之久.贪于书卷,游于造化,终不复仕,怀着对自然界无比诚挚之爱,袁枚游记诗文很多,造诣颇深。此游记结构严谨,前后呼应,观察细致。在叙述、描摹游历的同时,作者有感即发,自然之中悟出深刻的道理,使读者在欣赏大自然美景的同时,感叹其精美的笔法,思考其深刻的哲理。
相关推荐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坤&mid
2024-09-29
楼兰,是古代 (公元前80年左右) 新疆罗布泊西岸的一个国家,是汉代通西域南路必经之地,后被沙漠堙没,有“沙漠中的庞贝”之称
2024-09-29
塔尔寺,藏语称 “袞本”,意为 “十万佛像”。在青海湟中县鲁沙尔镇西南隅。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是我
2024-09-29
青海湖,在青海省西宁西,古名鲜水、又名仙海、西海,音近相通。北魏时始名青海,蒙古语称 “库库诺尔”,意为 “青色的湖&
2024-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