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穆《游伊阙记》原文及赏析

【导语】:

  伊阙在洛阳西南三十里。癸酉仲冬二十九日,进士路君敬夫陪予往游。离城五里经天津桥,桥久圮,石悉为有力者取去,今易之木。二里至邵子祠,即所谓安乐窝,中为塑像,瞻拜而出。二十三

  伊阙在洛阳西南三十里。癸酉仲冬二十九日,进士路君敬夫陪予往游。离城五里经天津桥,桥久圮,石悉为有力者取去,今易之木。二里至邵子祠,即所谓安乐窝,中为塑像,瞻拜而出。二十三里至伊阙,其得名以两岩对峙,而伊水出其间,俗又名龙门。谓两岩为禹所凿,司马温公曾辩之,以为天之所为,而禹特治之,非凿也。予考之龙门,在今山西之夏津县,乃诚禹迹。则此固非矣。上西岩,登五龙祠,沿厓行,入潜溪寺,寺皆石洞为之,盖遍岩内外,石佛大小以千万计,传昔拓跋魏胡后崇佛,命工所凿。与敬夫午酌,出寺东行石罅,时有流泉,惟稍北三泉,四时常温,名温泉。二里,渡伊水,折而东南半里,至东岩。一巨石中裂,老僧云此龙门也。昔有龙目,此而出鳞鬣之形。宛然石上,乃知世俗之说,又似非诬。盖游人往往止于西岩间,无有指示东岩者,故未尝见此。虽温公之辩,但谓非禹所凿,则其他可知矣。行六十步,有石将堕,旁留虎迹,名虎托石。又三十步, 得凤凰石, 其迹大几一尺, 五爪一距, 深入石理,与虎迹皆涉于异。有似伪为,然予观今之图凤者,惟一距三爪,未闻其爪之五,使真有伪,曷不效图之形,则又疑其真也。敬夫曰,兹游也,得识龙门辩凤爪,皆平生之所未及。愿书以裨郡乘之缺,遂书之。

  伊阙在洛阳南25华里处,两山对峙,遥望好似巍峨壮观的门阙。故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叫“阙塞”。因伊水流经其间,又称“伊阙”。汉魏时“伊阙”、“龙门”两名并称。隋唐时又称“凿龙”和“禹门”,但“龙门”之名称流传更为广远。伊阙,自古时就是洛阳南边天然险豁的屏障,两岸翠柏蓊郁,柳丝风展,伊水清澈,景色优美,许多文人名士赞美吟咏龙门的美丽风光,留下了无数篇章。《游伊阙记》这篇日记体游记,虽不是流传甚广的山水佳作,但详细记录了作者一路游踪的景物、历史古迹。并对一些历史观点和自然景观进行了思考和质疑,就象一幅富有启发性的导游图。

  本游记从结构上可分为三个部分。文章开始的三句为第一层,文章开篇即点明伊阙的地理位置,犹如高屋建瓴,使这一名胜古迹矗立于读者面前,与此同时记录了游览时间,“癸酉仲冬二十九日”,并记下了同游者:进士路敬夫。文字简洁,日记的基本要素已交待分明,为游历展开叙写作了准备。

  第二层从“离城五里”,到“瞻拜而出”。主要写到伊阙之前沿途的风景,简略介绍了路经的天津桥和安乐窝。“离城五里经天津桥,桥久圮,石悉为有力者取去。今易之以木。”天津桥始建于隋炀帝大业元年 (605),它横跨洛河之上,有天汉津梁之气象,故名天津桥。武则天时修为石拱桥,五代和宋都曾加以修葺,但明代的作者看到的桥早已毁圮坍塌,石块也被“有力者取去”。明代刘衍祚的诗《天津晓月》也能映证这一点,“古桥余胜迹,侵晓一闲游。虹影潜何处? 蟾光静欲流。”由诗人的“虹影潜何处?”之句可见明嘉靖年间天津桥已不复存在了,都穆看到的天津桥略早于嘉靖年,但已是“古桥余胜迹”了。作者以游踪为线索,过天津桥后,“二里至邵子祠,即所谓安乐窝。中为塑像,瞻拜而出。”邵子祠即安乐窝,是北宋理学家邵雍的旧居故址。他30岁游学于洛阳,与当时许多西京名士和故吏遗老相结识,他深爱洛河两岸美丽的风光,在富弼、司马光的资助下,买下了五代节度使安审琦的故宅,筑安乐窝以居,自号安乐先生。在园中为屋三十余间,有清流竹林,石楼石洞,景色幽雅,邵雍在此安贫乐道,布衣躬耕,过着隐士式的田园生活,著书立说,终其一生。都穆在此瞻拜了邵雍的塑像,继续前行。

  “二十三里至伊阙”以下,到全文结束,可视为文章的第三层,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详细记录了游览伊阙的全过程,为了阅读之便,又可分为四小部分。

  第一小部分从“二十三里至伊阙”到“则此固非也”。叙述了龙门得名的由来和作者对龙门历史的考证。作者到达了伊阙,首先说明了伊阙的名称由来,“其得名以两岩对峙,而伊水流经其间。”接着便思考龙门之成因。对龙门的成因进行了历史的考证,“谓两岩为禹所凿,司马温公尝辩之,以为天之所为。而禹特治之,非凿也。”作者先列举了古人的观点,认为龙门为禹所凿,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有记载:“伊水北入伊阙,昔大禹疏之通水,两山相对,望之若阙,故谓之伊阙。”这是传说龙门为大禹所凿的依据之一。作者又援引了司马光的观点,司马温公即司马光,司马光卒后谥为太师温国公。司马光认为禹在此仅仅是治理伊水,而没有凿龙门,龙门是自然形成的。作者罗列历史观点之后,得出了自己考证的结论:“予考之龙门,在今山西之夏津县,乃诚禹迹,则此固非矣。”作者认为山西夏津 (今山西省河津县) 的龙门,才是大禹治水的地方。这段文字是作者对禹迹的考证,作者探微索隐,不但介绍了历史古迹,也增长了读者的历史知识。

  第三层的第二小部分从“上西岩”到“命工所凿”。着重写潜溪寺之石佛,路经五龙祠,作者顺着自己的足迹,层层而写,却写得详略有致,五龙祠之景一带而过,重点突出石佛,隐含着一种历史的感慨,这些建筑雕刻在岩石上数以千万计的石佛,相传是北魏宣武帝妃、孝明帝皇太后胡后崇佛命工所凿。就是今龙门石窟的宾阳洞,据《魏书·释老志》记载,它是北魏宣武帝元恪为孝文帝元宏和文昭皇太后做功德而营造的。北魏统治者崇佛,作者只是轻描淡写,也反映出作者宗教观念的淡漠。

  第三层的第三小部分从“与敬夫午酌”到“则其他可知矣”。写作者对龙门巨石的辨识,“一巨石中裂,老僧云此龙门也。昔有龙目,此而出鳞鬣之形,宛然石上,乃知世俗之说,又似非诬。”介绍识龙门的经过,行至东岩,一位老僧说这就是龙门,过去确实有龙目,现在巨石上显现出龙身上的花纹,作者由巨石而考证出龙门这一名称的由来,经亲临目睹得出了结论,回应上文的“俗称龙门”,可见文思缜密。

  第三层的第四小部分从“行六十步”至全文结束,着重写“辩凤爪”。也略写了识虎托石、凤凰石的经过,最后总结全文,概括写作目的。这部分详写的是“辩凤爪”,“予观今之图凤者,惟一距三爪,未闻其爪之五。”作者见到一距五爪之凤,感到奇怪,而所见过的图画,只有一距三爪,作者对此提出怀疑,但对这个问题,作者虽相信一距五爪有一定的真实性,但也没有做出明确的结论。最后作者总括写作目的:“识龙门辩凤爪皆平生所未及”,愿记录下来以补充地方杂史之缺。

  这篇游记采用的是日记体的记实文字,作者用简洁的语言据景直书,笔无冗句,句无冗字,语言如同作者笔下的景物一样天然无饰,行文简略,结构严谨。全文线索分明,游踪清楚。每每前行,总有一个记录里程的数字,如“离城五里经天津桥”之类的句子,介绍路途和沿途的古迹和景物,使文章明晰准确,好似一幅明白如画的导游图。游记基本采用传统的“移步换形”法营构文章,记述了伊阙之游沿途的山川风物,景景相连,使人应接不暇。

  行文结构严谨,但又详略有致。全文重点写作者“识龙门”、“辩凤爪”,与此有关的文字全部重点叙述,着墨较多,相对而言写得较详。但经由天津桥、邵子祠、潜溪寺,特别是五龙寺等历史古迹时,程度不同地略写。对文章的主体部分,并加以生发议论,阐名作者的观点,详谈自己平生未及的收获。

  作者以严肃的治学态度对山川风物进行了考察,体现出一种“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治学精神,记录了一路游踪的所见所闻,对一些历史观点进行了探讨和质疑,对龙门“为禹所凿”、禹仅在此治水而未凿龙门等看法进行了考证,最后经耳闻目睹而认识到龙门名称之由来,是因有一块龙石的原因。澄清了把夏津龙门和洛阳龙门相混淆的历史事实。层层深入,逻辑严密,令人信服。而对于“一距五爪”的凤爪,既委婉地表示出一距五爪有一定的真实性,但由于论据不足,作者避免做出结论,由此可见作者的探索精神和治学态度。

  读完全篇,或许会感到文章单调枯涩,的确文章文采略逊,是一篇“以裨郡乘之缺”的文字,是一篇记录游踪的日记。阅读此文,可以使读者窥见作者的治学方法,增加历史、地理知识。读完全文,使人感到好像是伴随着一位学识渊博而又不爱多言的导游,进行了一次富有启示性的游览和考察,伊阙之游,由此而得一种乐此不疲的感觉。

相关推荐
  • 王思任《游北固山记》原文及赏析
  • 张澍《游华山记》原文及赏析
  • 洪亮吉《游天台山记》原文及赏析
  • 柳开《游天平山记》原文及赏析
  • 田雯《游太室记》原文及赏析
  • 姚鼐《游媚笔泉记》原文及赏析
  • 李东阳《游岳麓寺》原文及赏析
  • 尹伸《游峨眉前记》原文及赏析
  • 程颐《游嵩山》原文及赏析
  • 谢绛《游嵩山寄梅殿丞书》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经典文学作品

    热门推荐
    • 小学生必背的名言名句和诗词名句(精选70句)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坤&mid

      2024-09-29

    • 写新疆高昌故城遗址的诗词大全

      高昌故城遗址,在新疆吐鲁番县城东约40公里的阿斯塔那(汉名三堡)村东。汉朝时,这里是高昌壁、高昌垒,两汉魏晋的戊己校尉屯驻于此。以

      2024-09-29

    • 写新疆交河故城遗址的诗词大全

      交河故城,亦称雅尔湖故城,在吐鲁番县城西约10公里的雅尔湖乡,位于两条古河床交叉环抱的 “孤岛”地带,故名交河。六世纪初

      2024-09-29

    • 写新疆楼兰古城遗址的诗词有哪些大全

      楼兰,是古代 (公元前80年左右) 新疆罗布泊西岸的一个国家,是汉代通西域南路必经之地,后被沙漠堙没,有“沙漠中的庞贝”之称

      2024-09-29

    • 写新疆哈密的诗词有哪些大全

      哈密,是新疆东部最大的城市,西汉时为伊吾庐地,东汉置宜禾都尉,三国时属鲜卑,北魏属蠕蠕,唐时置伊州伊吾郡,宋时入回鹘部,元为威武王分镇之

      2024-09-29

    • 写新疆吐鲁番的诗词有哪些大全

      吐鲁番,在新疆吐鲁番盆地的中部,是古代丝绸之路的要冲,交河故城遗址、高昌故国遗址、柏孜克里克千佛洞、胜金口千佛洞、雅尔湖千佛洞

      2024-09-29

    • 写新疆乌鲁木齐的诗词有哪些大全

      乌鲁木齐市,在天山北麓,乌鲁木齐河畔。乌鲁木齐为蒙古语,意思是优美的牧场。乌鲁木齐是新疆首府,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2024-09-29

    • 写新疆火焰山的诗词有哪些大全

      火焰山,在新疆吐鲁番盆地中北部,《隋书》称赤石山。东西长达100公里,南北宽约10公里,海拔约500米。主要为红砂岩所构成。因夏季气候干

      2024-09-29

    • 写新疆天山天池的诗词大全

      天山天池,在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县境的天山博格达峰山腰,为著名游览胜地,海拔1 900米。古称瑶池,传为西王母住地。天池一名则来自

      2024-09-29

    • 写宁夏西夏王陵的诗词有哪些大全

      西夏王陵,在宁夏银川市西30公里的贺兰山东麓,是西夏历代帝王的陵墓。1030年党项族(羌族的一支)人李元昊,在甘肃和陕西西北部地区建立

      2024-09-29

    • 写宁夏银川海宝塔的诗词大全

      海宝塔,又名赫宝塔、黑宝塔,因在宁夏银川市北郊,俗称北塔,始建年代不详。公元五世纪初,以银川为国都的夏国王赫连勃勃曾重修此塔。明万

      2024-09-29

    • 写甘肃六盘山的诗词有哪些大全

      六盘山,又称陇山。跨宁夏、陕西、甘肃三省区。主峰在宁夏固原、隆德县境内,海拔2928米。古代盘道六重始达山顶,故名。它是陕北黄土高

      2024-09-29

    • 写青海玉树文成公主庙的诗词大全

      文成公主庙,在青海省玉树县的癿纳沟内。相传唐贞观十五年 (641年) 文成公主进藏经此时短暂停留,她教藏民们耕种、纺织,受到藏族人民

      2024-09-29

    • 写青海塔尔寺的诗词有哪些大全

      塔尔寺,藏语称 “袞本”,意为 “十万佛像”。在青海湟中县鲁沙尔镇西南隅。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是我

      2024-09-29

    • 写青海湖的诗词有哪些大全

      青海湖,在青海省西宁西,古名鲜水、又名仙海、西海,音近相通。北魏时始名青海,蒙古语称 “库库诺尔”,意为 “青色的湖&

      2024-09-29

    经典文学作品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经典文学作品网jdwxzp.com 2016-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