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鹏运《满江红》原文及赏析

【导语】:

  朱仙镇谒岳鄂王祠敬赋  风帽尘衫,重拜倒,朱仙祠下。尚仿佛,英灵接处,神游如乍。往事低徊风雨疾,新愁黯淡江河下。更何堪,雪涕读题诗,残碑打。黄龙指,金牌亚,旌旆影,沧桑话。对苍

  朱仙镇谒岳鄂王祠敬赋

  风帽尘衫,重拜倒,朱仙祠下。尚仿佛,英灵接处,神游如乍。往事低徊风雨疾,新愁黯淡江河下。更何堪,雪涕读题诗,残碑打。黄龙指,金牌亚,旌旆影,沧桑话。对苍烟落日,似闻悲咤。气詟蛟鼍澜欲挽,悲生笳鼓民犹社。抚长松郁律认南枝,寒涛泻。

  近代的中国,正是处于满清统治最黑暗、最严酷的时代,更是帝国主义肆意蹂躏中华民族,将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期。王鹏运虽没有进行血与火、刀光剑影的斗争,但是,凭手中的笔,谱写了一篇篇激励人心的优秀作品,以寄其痛恨黑暗、渴望光明、推翻异族统治、驱逐帝国主义之情。《满江红·朱仙镇谒岳鄂王祠敬赋》这首词正是抒发此种情怀的典型词作。

  上片一开首就楔入正题,“风帽尘衫,重拜倒,朱仙祠下,”说自己远路而来,风尘扑扑跪倒在岳鄂王祠前。“拜倒”充分体现了词人对岳飞的崇敬之情,加上“风帽尘衫”将词人来到祠前的形容、心情一下托出,为下面抒情创造了极好的氛围,“尚仿佛,英灵接处,神游如乍”三句则是写一种幻觉与追忆。古代传说,德行好的人死后,神情、面目不会改变,和活着一样,而且,其灵魂能和活人相见。这里,词人情切意真,恍惚间,似乎觉得当年的岳飞又浮现在眼前。“往事低徊风雨疾,新愁黯淡江河下”则是由以上引起的感触,与现实相联,寄托了词人的忧愤之情。当年岳飞大破朱仙镇,欲直捣黄龙,后被奸佞所害的情节一幕幕涌上心头,像疾风骤雨一样击打着诗人的心扉,面对当时的国脉如丝,国势阽危,如江河日下,怎能不引起新的愁愤呢?这两句写到一起,词人另有所寄。正如王昌龄《出塞》中“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同样表现了对英雄的敬慕,但更重要的是抒发力挽狂澜、推翻黑暗统治的渴望又难以实现的压抑之情,把缅怀先烈上升到对国事的切骨之痛。词人在冥冥之中,追忆英雄,感愤时世,悲痛之情已到极点,却“更何堪,雪涕读题诗,残碑打。”一个民族的衰落不在于受到异族的欺凌,而在于民族自尊心的泯灭,在于对压迫的麻木。在黑暗的社会,应该是整个民族觉醒与反抗,但是,连岳飞,这个伟大的民族英雄的碑石也受到毁坏,这是民族的多么的不幸与悲哀!词人看着残碑断石,心也碎裂了。碑上模糊的字迹依稀可辨,岳飞的《满江红》又气贯山河地萦绕在耳边,词人揩擦着泪水,哽咽着诵读英雄的心曲,悲痛欲绝,碎裂的心再也承受不起如此的打击了。

  词人痛定思痛,再一次回忆起岳飞当年的情景。“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那是何等豪迈与雄壮! 岳飞在朱仙镇与诸将士誓酒“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所向披靡、使敌闻风丧胆,却不料为宋高宗、秦桧一伙所害,在胜利在望的关键时刻,一天之内,连下十二道金牌,使得“十年之功,废于一旦”。号令严明,旌旗昂扬,驱驰无敌的岳家军,也随着日月的轮回、时光的流逝湮没了,成为人们慨叹沧海桑田的话题。所以词人抑制自己的感情写道:“黄龙指,金牌亚,旌旆影,沧桑话。”其中,“亚”即“压”,低重的意思,抒发了对投降派的痛恨之情和对岳飞的悲婉之意。词人举目远望,苍烟迷茫,残阳如血,似乎天地也为之动情, 发出悲愤的叹息。 然而,“气讋蛟鼍澜欲挽, 悲生笳鼓民犹社,”纵有岳飞气吞江河,有力挽狂澜之气概,又怎奈民生的麻木、愚钝?“讋”, 恐惧之意;“鼍”, 又名扬子鳄。“气讋蛟鼍”隐含了韩愈《祭鳄鱼文》中的典故。词人用此典,意在表现岳飞的英雄气概与豪情。但是,汉民族受满清统治几百年,认命奴役,在残酷黑暗的禁锢与列强的侵略之下,依然吹笳击鼓,祭祀社神 (土地神),全然没有被压迫民族的反抗之情。此句与辛弃疾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中的“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一样,并与上片“残碑打”恰成照应,表现了对人民萎靡、颓废、不思反抗、安命异族统治的由衷的痛惋。此时词人的心情极为复杂,敬慕,惋惜、悲痛溶在一起,简直无以表达,所有这一切,都倾注在最后两句上:“抚长松郁律认南枝,寒涛泻。”“郁律”,高大的样子。抚模着高大茂盛的苍松,涌动无限交织的感慨,一个“认”字凝结了词人多少的渴望与崇敬。岳飞忠于南宋,松枝也尽南指,草木尚且知情,何况人呢?“寒涛泻”一句,词人自注“道光季年,河决开封,举镇惟岳祠无恙”,体现了天地同悲之意,也寄托了词人深深的怀念与追慕。整首词到此结束,结尾含蓄、耐人寻味。

  这首词写了词人凭吊朱仙镇岳飞祠庙时所见所感,上片写拜谒古祠时,旧恨新愁,齐涌心头。“更何堪”三句,由“读题诗”自然引入下片对岳飞当年进军朱仙镇的追忆,抒发了对岳飞豪迈雄壮的英雄气概的崇敬,痛斥了宋高宗、秦桧一伙的投降罪行,尤其是对国民的麻木不仁、屈辱无觉表现了由衷的痛惜之情。同时,隐约地描写了岳飞祠庙的高大威严和肃穆。

相关推荐
  • 郑燮《满江红·思家》原文及赏析
  • 郑燮《满江红·金陵怀古》原文及赏析
  • 俞安期《漓江舟行》原文及赏析
  • 罗辰《漓江螺髻》原文及赏析
  • 岑参《火山云歌送别》原文及赏析
  • 陈诚《火焰山》原文及赏析
  • 袁宏道《灵隐》原文及赏析
  • 宋之问《灵隐寺》原文及赏析
  • 陆游《牛渚山记》原文及赏析
  • 徐凝《牡丹》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经典文学作品

    热门推荐
    • 小学生必背的名言名句和诗词名句(精选70句)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坤&mid

      2024-09-29

    • 写新疆高昌故城遗址的诗词大全

      高昌故城遗址,在新疆吐鲁番县城东约40公里的阿斯塔那(汉名三堡)村东。汉朝时,这里是高昌壁、高昌垒,两汉魏晋的戊己校尉屯驻于此。以

      2024-09-29

    • 写新疆交河故城遗址的诗词大全

      交河故城,亦称雅尔湖故城,在吐鲁番县城西约10公里的雅尔湖乡,位于两条古河床交叉环抱的 “孤岛”地带,故名交河。六世纪初

      2024-09-29

    • 写新疆楼兰古城遗址的诗词有哪些大全

      楼兰,是古代 (公元前80年左右) 新疆罗布泊西岸的一个国家,是汉代通西域南路必经之地,后被沙漠堙没,有“沙漠中的庞贝”之称

      2024-09-29

    • 写新疆哈密的诗词有哪些大全

      哈密,是新疆东部最大的城市,西汉时为伊吾庐地,东汉置宜禾都尉,三国时属鲜卑,北魏属蠕蠕,唐时置伊州伊吾郡,宋时入回鹘部,元为威武王分镇之

      2024-09-29

    • 写新疆吐鲁番的诗词有哪些大全

      吐鲁番,在新疆吐鲁番盆地的中部,是古代丝绸之路的要冲,交河故城遗址、高昌故国遗址、柏孜克里克千佛洞、胜金口千佛洞、雅尔湖千佛洞

      2024-09-29

    • 写新疆乌鲁木齐的诗词有哪些大全

      乌鲁木齐市,在天山北麓,乌鲁木齐河畔。乌鲁木齐为蒙古语,意思是优美的牧场。乌鲁木齐是新疆首府,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2024-09-29

    • 写新疆火焰山的诗词有哪些大全

      火焰山,在新疆吐鲁番盆地中北部,《隋书》称赤石山。东西长达100公里,南北宽约10公里,海拔约500米。主要为红砂岩所构成。因夏季气候干

      2024-09-29

    • 写新疆天山天池的诗词大全

      天山天池,在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县境的天山博格达峰山腰,为著名游览胜地,海拔1 900米。古称瑶池,传为西王母住地。天池一名则来自

      2024-09-29

    • 写宁夏西夏王陵的诗词有哪些大全

      西夏王陵,在宁夏银川市西30公里的贺兰山东麓,是西夏历代帝王的陵墓。1030年党项族(羌族的一支)人李元昊,在甘肃和陕西西北部地区建立

      2024-09-29

    • 写宁夏银川海宝塔的诗词大全

      海宝塔,又名赫宝塔、黑宝塔,因在宁夏银川市北郊,俗称北塔,始建年代不详。公元五世纪初,以银川为国都的夏国王赫连勃勃曾重修此塔。明万

      2024-09-29

    • 写甘肃六盘山的诗词有哪些大全

      六盘山,又称陇山。跨宁夏、陕西、甘肃三省区。主峰在宁夏固原、隆德县境内,海拔2928米。古代盘道六重始达山顶,故名。它是陕北黄土高

      2024-09-29

    • 写青海玉树文成公主庙的诗词大全

      文成公主庙,在青海省玉树县的癿纳沟内。相传唐贞观十五年 (641年) 文成公主进藏经此时短暂停留,她教藏民们耕种、纺织,受到藏族人民

      2024-09-29

    • 写青海塔尔寺的诗词有哪些大全

      塔尔寺,藏语称 “袞本”,意为 “十万佛像”。在青海湟中县鲁沙尔镇西南隅。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是我

      2024-09-29

    • 写青海湖的诗词有哪些大全

      青海湖,在青海省西宁西,古名鲜水、又名仙海、西海,音近相通。北魏时始名青海,蒙古语称 “库库诺尔”,意为 “青色的湖&

      2024-09-29

    经典文学作品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经典文学作品网jdwxzp.com 2016-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