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秋夜凉风起,天高星月明。 兰房竟妆饰,绮帐待双情。 (二) 自从别欢来,何日不相思。 常恐秋叶零,无复连条时。 (三) 掘作九州池①,尽是大宅里
小学生必背的名言名句和诗词名句(精选70句)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坤&mid
2024-09-29
(一) 秋夜凉风起,天高星月明。 兰房竟妆饰,绮帐待双情。 (二) 自从别欢来,何日不相思。 常恐秋叶零,无复连条时。 (三) 掘作九州池①,尽是大宅里
(一)
秋夜凉风起,天高星月明。
兰房竟妆饰,绮帐待双情。
(二)
自从别欢来,何日不相思。
常恐秋叶零,无复连条时。
(三)
掘作九州池①,尽是大宅里。
处处种芙蓉,婉转得莲子②。
(四)
仰头看桐树,桐花特可怜③。
愿天无霜雪,梧子解千年④。
(五)
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扬。
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
《子夜秋歌》属 《子夜四时歌》 中的秋歌,共十八首。《子夜秋歌》 是《子夜歌》 的变曲,按照 《乐府古题要解》 的解释是: “后人依四时行乐之词,谓之《子夜四时歌》 ,吴声也。”同 《子夜歌》一样,也属于 《吴声歌曲》 。内容都是歌咏男女之间相恋相思之情的。此处所选五首,或为幽欢私会而期待; 或为爱情不永而担忧; 有奇特大胆的想象,也有贴切自然的比兴,无不清新爽快,天然流丽,散发着爱情的浓郁芳馨。
第一首描写一位精心妆饰的女子,在热烈地期待着情人的到来。南朝乐府民歌中所描写的爱情,大多属于男女私情,此首显然也属于这一类。首二句点明双方幽会的时间是在秋夜,凉风乍起,天高气清,星灿月朗,正是男女幽会的极佳时刻。女主人公显然已与情人约好,正在为迎接情人的到来而紧张地妆饰打扮。或以为此亦是描写妓女,恐未必然,所谓“兰房”、“绮帐”,不过是文字上的修饰。而幽会之前的盛妆打扮,也并非纯粹是为了讨取对方的欢心,当女性对于这种私情完全出于自愿时,她同样会郑重其事地对待同情人之间的幽会。“兰房”二句表明女主人公非常渴望她同情人之间的这次幽会,这种私情完全是出自内心的自然结合,精心地妆饰,热烈地期待,充分表现了女主人公与情人之间的真诚爱情,而这种爱情正是对于整个封建制度的大胆挑战。
第二首写女主人公于离别之后对情人的思念及对爱情前途的担忧。首二句不假修饰,直抒情怀,爽快地表达出女主人公对于情人的热烈爱恋。这种开门见山的手法及口语化的语言风格,正是民歌的显著特点,同时,也充分表现出女主人公渴望与情人相会的迫不及待的急切心情。其实,在这种急切心情中,除了对于情人的爱恋之外,还包含着对爱情前途的忧虑。在封建社会里,妇女的地位极其低下,不仅在合法的婚姻当中,常常会遭到男性的随意遗弃,即使在私情相恋之际,也同样存在着这种危险,“常恐秋叶零,无复连条时”,正是表达了女主人公对于这种潜在威胁的忧虑心情。古诗中常用团扇秋遭弃捐来比喻女性的被遗弃: “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断绝。”(班婕妤 《怨诗》 ) 此诗后二句另出新意,以树叶遇秋飘零,辞离枝条比喻女性的被遗弃,都十分恰当地揭示出封建社会里妇女在爱情中最为敏感的一个普遍问题,即使是非法的爱情结合亦是如此。
在南朝乐府民歌中可以看出,这些不知名的诗人们有着十分丰富的想象力,但像第三首这种奇特大胆的想象和比喻却极为少见。这首诗以荷花为比喻,而种植荷花之池,竟有九州之大、且九州之大的荷花池还 “尽是大宅里”,如此出奇的想象,真可谓是前无古人。确实,在此前的文人诗中从未出现过这样大胆的设辞,长期生活在上层圈子中的文人们是缺乏这种魄力的,他们的想象力往往拘囿于狭小的范围内,很难突破传统文化的藩篱。这些民间诗人则不同,他们往往从大自然中汲取营养,亦从大自然的环境中直接寻求突破口,以驰骋自己的想象力。同时,这种新奇的想象往往更直接的原因,是出于对爱情的热烈的渴望和执著的追求,在那一望无际的荷花田里,尽情陶醉于炽热的爱情之中,使作者自然而然地将爱情与荷花联系在一起。大自然是美丽的,无尽的荷花会激发人们的诗兴,而热烈的爱情更会使诗人激动万分,于是,一首以大胆而奇特的想象为特征的爱情诗从诗人心灵深处迸发而出。虽然诗是短得不能再短,却使人们感到诗人的感情像海洋一样大得不能再大了。
第四首以桐树起兴,纯熟地运用比兴手法,表达出女主人公对于爱情的执著和渴求。首二句写女主人公仰头看到桐花满树,正值盛开,显得格外惹人喜爱,这是发生在日常生活中多么普通的一个简单动作,她所看到的又是多么平常的一件事物,一般的人决不会由此而引发出什么感慨来。然而,正陶醉于炽热的爱情之中的女主人却忽然展开想象的翅膀,立即联想到桐花落后梧桐就会结出籽来,这 “梧子”不正可以代喻恋中的情人——“吾子”吗?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但愿上天永远不再下霜雪,梧桐岂不是会永远结 “梧子”,我也就可以永远得到 “吾子”了。这种想象是多么的幼稚而荒唐,又是多么不近情理! 但正因为如此,它恰好从反面更充分表现出女主人公对于爱情的痴心执著,她无时无刻不是浸沉在爱河之中,因此,无论见到什么再平常的事物,也会立即同她的爱情,她的 “吾子”联系在一起,哪怕是对上天也会提出荒唐无礼的要求来,难道这不正是处于热恋之中的少女心情的绝好写照吗?
第五首描写一位女主人公在明净的秋夜对于远在他乡的丈夫的深切思念。这首诗里所描绘出的静谧的意境,口语化的语言,以及清新自然的风格,都使人会不自觉地联想到大诗人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民歌所特有的无限生命力,看出李白用心从民歌中汲取营养的不懈精神,这正是他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这首诗的首二句首先点明女主人公相思的时间和环境。一个秋天的夜晚,阵阵秋风从窗中吹进来,罗帐随风飘飏而起。已经到了入睡的时候了,但女主人公却难以入睡,因为当她抬起头来看到窗外的明月时,不禁想起了远在千里之外的丈夫。明月成了触发女主人公相思之情的媒介,以前丈夫在日,此时正是与丈夫共同赏月之时,而如今丈夫远在千里之外,想再与丈夫共度良宵是不可能了,但她忽发奇想,何不托明月将自己的相思带给千里之外的丈夫呢?此时的他,一定也在仰望明月而思念自己吧? 多么新奇的想象! 全诗只描写了女主人公的一个动作,但通过这一简单的动作,却传达出了女主人公的无比丰富的内心情感。是怎样的具体感情呢?千里之外的丈夫是都清楚的,因此,也就无需明白说出。所谓 “言尽而意不尽”,就更能使人觉得余味无穷了。
相关推荐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坤&mid
2024-09-29
楼兰,是古代 (公元前80年左右) 新疆罗布泊西岸的一个国家,是汉代通西域南路必经之地,后被沙漠堙没,有“沙漠中的庞贝”之称
2024-09-29
塔尔寺,藏语称 “袞本”,意为 “十万佛像”。在青海湟中县鲁沙尔镇西南隅。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是我
2024-09-29
青海湖,在青海省西宁西,古名鲜水、又名仙海、西海,音近相通。北魏时始名青海,蒙古语称 “库库诺尔”,意为 “青色的湖&
2024-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