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伐月支②,城下没全师。 蕃汉断消息,死生长别离。 无人收废帐,归马识残旗。 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时。 诗的一、二两句交待时间和事件,点示题目。意思是:
小学生必背的名言名句和诗词名句(精选70句)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坤&mid
2024-09-29
前年伐月支②,城下没全师。 蕃汉断消息,死生长别离。 无人收废帐,归马识残旗。 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时。 诗的一、二两句交待时间和事件,点示题目。意思是:
前年伐月支②,城下没全师。
蕃汉断消息,死生长别离。
无人收废帐,归马识残旗。
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时。
诗的一、二两句交待时间和事件,点示题目。意思是:在前年那次讨伐月支的战役中,故人您所在的部队全军覆没在敌人的城下,您也随之没入蕃中。“没全师”则故人必没,正是覆巢无完卵;但“没”不一定是死亡,所以才有下文“欲祭疑君在”。的话。故人的身份虽明,但死生难定,所以,诗人的怀念一直处在疑似之间。
“蕃汉断消息,死生长别离”由对往事的追述转回到现实,“蕃”、“汉”地名兼括人,前者指没蕃故人,后者指思念故人的诗人自己,这两句是对故人已死的猜测或感受。自从故人没蕃以后,诗人就没有得到他的一点儿消息,让人感觉到他或许已经死去。第一句说 “前年”,这里说 “长”,加入了感情色彩,见出诗人的当前感受。
颈联着力描写鏖战后我军城下丧师的惨象: 废弃的营帐无人收管,沾满鲜血和尘土,横七竖八,躺倒在地; 从敌人那里逃出来的战马找不见主人,对着残敝不整的战旗独自哀鸣长嘶。表面上,它们似游离主题之外,实际上,却是以物写人: “无人收废帐,归马识残旗”,帐在 (虽废) 旗在 (虽残) 而人不在 (眼前) ; 马归 (虽无主) 而人未归,既以物 “有”人 “无”暗指战斗失利,又以物归人不返抒发怀想。前句对比,后句反衬,加强了 “废”、“残”给人的感受程度。这两句是对故人尚在的希望。人虽然未归,但马已经逃了出来,说不定故人也能侥幸逃脱。
末尾两句照应首联,直接抒情。种种感受和猜测表明故人有可能生,有可能死,但到底是生还是死,诗人却不能知道,所以发出 “欲祭疑君在”的感叹。“欲”、“疑”是诗人自己的心理活动,“祭”是对已死者而言,死生不明,连祭奠以寄哀思也做不到,只有 “哭”。可是,“哭”又显得多么微茫啊,是哭其生而不还,还是哭其死而难归,抑或是哭诗人自己的进退两难,恐怕诗人自己也难以说清楚。总之,它包括了这一切情思。生生死死,死死生生,这近乎戏剧的人生,正是故人的悲惨命运引起诗人深刻同情和思索的地方。不论是正义战争,还是非正义战争,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主要特征,同情人的悲剧命运,这是诗人反战思想的光辉点。
就诗题言,“没蕃故人”是叙述、评介性的; 就内容言,选取的却是故人没蕃后诗人的怀念之情,没有交待故人生平事迹和双方的交谊,属于抒情性质。具体说来,首联交待没蕃始末,暗示生死不明,颔颈两联描写现实情景和感受,各自申足死、生,结尾收束全诗,抒发感情。诗以 “我”的心理活动为主,边叙述边抒情,好像人们日常祭祀时的哭诉相杂,但比日常祭祀更加沉痛,其中的叙述是感情的起引,其中的描绘是感情的进一步酝酿和积累,到了“欲祭疑君在”,终于像潮水决堤的汹涌湃澎,像久抑哭声的放纵爆发,情感的趋势早已形成,情感的抒发就显得真挚、自然。叙述、描写、抒情三者融和,在这样的题材中,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相关推荐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坤&mid
2024-09-29
楼兰,是古代 (公元前80年左右) 新疆罗布泊西岸的一个国家,是汉代通西域南路必经之地,后被沙漠堙没,有“沙漠中的庞贝”之称
2024-09-29
塔尔寺,藏语称 “袞本”,意为 “十万佛像”。在青海湟中县鲁沙尔镇西南隅。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是我
2024-09-29
青海湖,在青海省西宁西,古名鲜水、又名仙海、西海,音近相通。北魏时始名青海,蒙古语称 “库库诺尔”,意为 “青色的湖&
2024-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