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事呼为情尽桥? 自此改名为折柳,任它离恨一条条。 雍陶任雅州 (今四川雅安县)刺史时,一天送客至城外情尽桥,问起桥名的由来。跟随的人回答说: 因送客人到此为止
小学生必背的名言名句和诗词名句(精选70句)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坤&mid
2024-09-29
何事呼为情尽桥? 自此改名为折柳,任它离恨一条条。 雍陶任雅州 (今四川雅安县)刺史时,一天送客至城外情尽桥,问起桥名的由来。跟随的人回答说: 因送客人到此为止
何事呼为情尽桥?
自此改名为折柳,任它离恨一条条。
雍陶任雅州 (今四川雅安县)刺史时,一天送客至城外情尽桥,问起桥名的由来。跟随的人回答说: 因送客人到此为止。雍陶大不以为然,改桥名为“折柳桥”,并写下了这首诗。
诗的头两句是对把桥命名为“情尽”的斥责和批驳。
人是有感情的动物,这种感情,扯不掉,割不断,不仅不会因分离而终止,相反会因分离而加重思念之情。“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是兄弟之间的思念之情。“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这是爱人之间的思念之情。“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这是朋友之间的思念之情。不论是亲情、友情、爱情,还是手足之情,都是无穷无尽,难以泯灭的。因此诗人说: “从来只有情难尽”。这里特别重要的是“从来”和“只有”这两个词。“从来”,就是从古到今; “只有”,就是概莫例外。一个“从来”,再加一个“只有”,就把“情难尽”说得十分肯定,绝对,不容置疑。这是前提,有了这个前提,然后加一句反问: “何事呼为情尽桥?”有什么事实上的根据把桥叫做情尽桥?这就把桥命名为“情尽桥”的不合理性批驳得无容身之地。
长安城东有灞桥,汉代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此后折柳赠别就成为一种习俗。因此,诗人主张改桥名为“折柳”。改“情尽”为“折柳”,既含古风,又有送别的情景,自然十分恰当。不过,话说到这里就可以打住了。然而,笔头一转,诗人却从“折柳”二字生发开去: “任它离恨一条条。”这就化虚为实,把离愁别恨,形象地呈现在人们的眼前。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是《诗经》中的名句。风吹柳枝,柳枝在空中摇来荡去,宛如送别时,那种难分难舍的徘徊往复之情。“任它离恨一条条”是从“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脱化出来的。然而,“任它离恨一条条”的感伤色彩更浓烈。徘徊往复不过是一种缠绵悱恻的情绪,而“任它离恨一条条”,则是一种痛下决心的心情,前者是柔情,后者是决断。前者给人以忧郁的感觉,而后者更多的是悲壮的色彩了。一句“任它离恨一条条”,淋漓尽致地把诗的情调,推向了高峰。
诗只有四句,却富于变化,前两句是“破”,后两句是“立”。在前两句中,第一句是“正”,第二句是“反”; 在后两句中,第一句是叙述,第二句是抒情。有“破”有“立”,有“正”有“反”,有叙述,有抒情,和谐统一,给人一种美感。
相关推荐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坤&mid
2024-09-29
楼兰,是古代 (公元前80年左右) 新疆罗布泊西岸的一个国家,是汉代通西域南路必经之地,后被沙漠堙没,有“沙漠中的庞贝”之称
2024-09-29
塔尔寺,藏语称 “袞本”,意为 “十万佛像”。在青海湟中县鲁沙尔镇西南隅。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是我
2024-09-29
青海湖,在青海省西宁西,古名鲜水、又名仙海、西海,音近相通。北魏时始名青海,蒙古语称 “库库诺尔”,意为 “青色的湖&
2024-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