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杨万里《初人淮河四绝句(选三)》原文及赏析

【导语】:

  其一  船离洪泽岸头沙, 人到淮河意不佳。  何必桑乾方是远, 中流以北即天涯!  《初入淮河四绝句》选自作者的《朝天续集》。  宋高宗赵构绍兴十一年(1141),南宋与

  其一

  船离洪泽岸头沙, 人到淮河意不佳。

  何必桑乾方是远, 中流以北即天涯!

  《初入淮河四绝句》选自作者的《朝天续集》。

  宋高宗赵构绍兴十一年(1141),南宋与金签订屈辱投降的“绍兴和议”,规定东起淮水中流、西至大散关为宋、金边界;南宋向金称臣,“世世子孙谨守臣节”(《金史》卷77)。宋光宗赵惇绍熙元年(1190),杨万里奉命北上至淮,迎接金国贺正旦使。“于是始得观江涛、历淮楚,尽东西之奇观。”(《朝天续集自序》)《初入淮河》即写于此时。这第一首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对国土沦丧的悲愤,出语蕴藉而沉痛。

  淮河和洪泽湖原是宋王朝的内河和内湖。但是从“靖康之耻”到“绍兴和议”以来,数十年间,这条内河居然成了宋金两国的边界,这个内湖也居然处于边界附近了。“意不佳”,不言自明,这是因为腐朽透顶的南宋统治者把国家北方的半壁河山,早已拱手割让给了敌人;现在,诗人奉派迎接和陪伴金国的来使入朝,船离洪泽湖岸,即将抵达淮河边界,触目感怀,黯然神伤,心情沉重悲慨,而又无法溢于言表,只有发为激愤、牢骚和暗含讥讽的议论而出之:何必抵达北方的桑乾河才是遥远的边塞异域? 如今,只要出了洪泽湖畔、进入淮水中流就已经是北部边境了! 诗人还有“白沟旧在鸿沟外,易水今移淮水前。”(《题盱眙军东南第一山二首》之二)诗意与此相通。这就意在言外地斥责了南宋统治者的苟安卖国,痛念国土山河的残破。诗人深沉的爱国忧思和激越的悲愤意绪,也就尽在不言之中了。我们前面所说的“出语蕴藉而沉痛”,就表现在这里。

  其三

  两岸舟船各背驰, 波痕交涉亦难为。

  只余鸥鹭无拘管, 北去南来自在飞。

  此诗写两岸人民同根而今属不同国朝,相望而不可相即。舟不如水、人不及鸟!语浅婉而意深邃,亦多言外之意,含蓄不露。

  淮河乃古代“四渎”之一,《尔雅·释水》:“江、河、淮、济为四渎。四渎者,发源注海者也。”本是中原一条重要的水上交通运输通道,自古以来,舟船往来自如。但是,如今其河心中流,早已划定为宋、金的边境界河。“各背驰”,是说两岸人民迫于金人的阻挠,只能各自西东,相背而驰;虽然波痕交接无间、相连一片,但是南北船只不能交通,两岸人民不得往来,商品货物亦不准运输! 这就是“亦难为”之意。

  远望淮上,“波痕交涉”而“船各背驰”,这是“舟不如水”的悲叹(实则也是“人不如水”)。仰视天空,只余鸥鹭水鸟,北去南来,自在飞翔;两岸人民却遭受永世隔绝的痛苦,这是“人不及鸟”的感慨。这里有对南宋统治者的无限怨恨,亦有对金国侵略者的极度愤慨! 同样表现了诗人的爱国深情,只是着笔于“舟船”、“波痕”和“鸥鹭”飞翔的客观事物的“白描”,并不直露诗人情思的痕迹。

  其四

  中原父老莫空谈,逢着王人诉不堪。

  却是归鸿不能语, 一年一度到江南。

  这首诗的一、二两句似宜倒装理解:“诉不堪”在前;“莫空谈”于后。中原遗民父老偶逢从南宋故国北来的朝臣,当是热泪纵横,暗地里诉说金人残暴统治的不堪忍受和亡国生活的悲惨苦痛;热切盼望王师的北伐恢复,以拯救他们于水深火热之中!可是奉命前来迎接金国使节的诗人,又能做何回答呢?真是无言以对了。先有宋高宗赵构的“绍兴和议”,后有宋孝宗赵眘隆兴元年(1163)“符离之溃”而下“罪己诏”,转年签订新的屈辱的“隆兴和议”,南宋王朝早已一蹶不振。杨万里时在秘书监任上,深知当朝的内幕,投降主和派占据着统治地位,维持残喘苟安的局面犹恐不及,那里顾得上北伐恢复的大业?那里管得了中原遗民的深重苦难?所以,只有奉劝“中原父老莫空谈”——“恢复”的祈求和“拯救”的盼望,都是不可能实现的事!诗人的羞愤、沉痛、怅恨和无可奈何是可想而知的。

  中原遗民父老似乎永远也没有回到故国怀抱的希望了,然而那北来南归的鸿雁,却可以一年一度飞到江南——那正是中原遗民日夜思念的故国呵!三、四两句以转折连词“却”字带起,反转点出上文“诉不堪”和“莫空谈”的具体内涵深义,用语极精炼而容量极富赡;又以“父老莫空谈”和“归鸿不能语”做鲜明对比,再次抒发了“人不及鸟”的感慨,诗人不堪沉重的忧国忧民的思虑,深婉地表现出来。“却是归鸿”两句又和陆游《枕上偶成》的“自恨不如云际雁,南来犹得过中原”异曲同工:陆诗以人不及雁,可以探望中原遗民父老;杨诗则以人不如雁,能够投归江南故国的怀抱:都是一种对故国、对中原遗民无限眷恋的流露。钱钟书《宋诗选注》:“宋人对中原的怀念,常常借年年北去南来的鸿雁来抒写……杨万里反过来写‘中原父老’向往南宋。”而诗人对金人残暴侵略的愤懑、对南宋统治者孱弱苟安的怨恨,也都在不言之中。

  《初入淮河四绝句》似一反杨万里惯有的风格,即所谓“杨诚斋体”(严羽《沧浪诗话·诗体》)。沉郁蕴藉,乃是它的基本艺术特色,这当然与诗人所要着意表现的思想内容有密切关系。诗人的表面身份是迎金国贺正旦使接伴使,执行外交使命;然而内心深处,则对金人暴虐的侵略刻骨痛恨,对中原故土的沦陷无比忧伤,对遗民父老的遭遇深切同情!这些都未能直言见诗,只就眼前风光物事略做描绘、抒发和议论,“作者得于心,览者会以意,殆难指陈以言也。”(欧阳修《六一诗话》引梅圣俞语)清·潘定桂《读杨诚斋诗集九首》之二:“老眼时时望河北,梦魂夜夜绕江西。……试读淮河诸健句,何曾一饭忘金堤!”诗人“得于心”、读者“会以意”的,就是这种深沉而郁结的爱国忧民的情愫。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手机访问 经典文学作品

热门推荐
  • 小学生必背的名言名句和诗词名句(精选70句)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坤&mid

    2024-09-29

  • 写新疆高昌故城遗址的诗词大全

    高昌故城遗址,在新疆吐鲁番县城东约40公里的阿斯塔那(汉名三堡)村东。汉朝时,这里是高昌壁、高昌垒,两汉魏晋的戊己校尉屯驻于此。以

    2024-09-29

  • 写新疆交河故城遗址的诗词大全

    交河故城,亦称雅尔湖故城,在吐鲁番县城西约10公里的雅尔湖乡,位于两条古河床交叉环抱的 “孤岛”地带,故名交河。六世纪初

    2024-09-29

  • 写新疆楼兰古城遗址的诗词有哪些大全

    楼兰,是古代 (公元前80年左右) 新疆罗布泊西岸的一个国家,是汉代通西域南路必经之地,后被沙漠堙没,有“沙漠中的庞贝”之称

    2024-09-29

  • 写新疆哈密的诗词有哪些大全

    哈密,是新疆东部最大的城市,西汉时为伊吾庐地,东汉置宜禾都尉,三国时属鲜卑,北魏属蠕蠕,唐时置伊州伊吾郡,宋时入回鹘部,元为威武王分镇之

    2024-09-29

  • 写新疆吐鲁番的诗词有哪些大全

    吐鲁番,在新疆吐鲁番盆地的中部,是古代丝绸之路的要冲,交河故城遗址、高昌故国遗址、柏孜克里克千佛洞、胜金口千佛洞、雅尔湖千佛洞

    2024-09-29

  • 写新疆乌鲁木齐的诗词有哪些大全

    乌鲁木齐市,在天山北麓,乌鲁木齐河畔。乌鲁木齐为蒙古语,意思是优美的牧场。乌鲁木齐是新疆首府,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2024-09-29

  • 写新疆火焰山的诗词有哪些大全

    火焰山,在新疆吐鲁番盆地中北部,《隋书》称赤石山。东西长达100公里,南北宽约10公里,海拔约500米。主要为红砂岩所构成。因夏季气候干

    2024-09-29

  • 写新疆天山天池的诗词大全

    天山天池,在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县境的天山博格达峰山腰,为著名游览胜地,海拔1 900米。古称瑶池,传为西王母住地。天池一名则来自

    2024-09-29

  • 写宁夏西夏王陵的诗词有哪些大全

    西夏王陵,在宁夏银川市西30公里的贺兰山东麓,是西夏历代帝王的陵墓。1030年党项族(羌族的一支)人李元昊,在甘肃和陕西西北部地区建立

    2024-09-29

  • 写宁夏银川海宝塔的诗词大全

    海宝塔,又名赫宝塔、黑宝塔,因在宁夏银川市北郊,俗称北塔,始建年代不详。公元五世纪初,以银川为国都的夏国王赫连勃勃曾重修此塔。明万

    2024-09-29

  • 写甘肃六盘山的诗词有哪些大全

    六盘山,又称陇山。跨宁夏、陕西、甘肃三省区。主峰在宁夏固原、隆德县境内,海拔2928米。古代盘道六重始达山顶,故名。它是陕北黄土高

    2024-09-29

  • 写青海玉树文成公主庙的诗词大全

    文成公主庙,在青海省玉树县的癿纳沟内。相传唐贞观十五年 (641年) 文成公主进藏经此时短暂停留,她教藏民们耕种、纺织,受到藏族人民

    2024-09-29

  • 写青海塔尔寺的诗词有哪些大全

    塔尔寺,藏语称 “袞本”,意为 “十万佛像”。在青海湟中县鲁沙尔镇西南隅。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是我

    2024-09-29

  • 写青海湖的诗词有哪些大全

    青海湖,在青海省西宁西,古名鲜水、又名仙海、西海,音近相通。北魏时始名青海,蒙古语称 “库库诺尔”,意为 “青色的湖&

    2024-09-29

经典文学作品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经典文学作品网jdwxzp.com 2016-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