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深橡子熟, 散落榛芜冈。 伛偻黄发媪, 拾之践晨霜。 移时始盈掬, 尽日方满筐。 几曝复几蒸, 用作三冬粮。 山前有熟稻, 紫穗袭人香。 细获又精舂, 粒粒如玉珰
小学生必背的名言名句和诗词名句(精选70句)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坤&mid
2024-09-29
秋深橡子熟, 散落榛芜冈。 伛偻黄发媪, 拾之践晨霜。 移时始盈掬, 尽日方满筐。 几曝复几蒸, 用作三冬粮。 山前有熟稻, 紫穗袭人香。 细获又精舂, 粒粒如玉珰
秋深橡子熟, 散落榛芜冈。
伛偻黄发媪, 拾之践晨霜。
移时始盈掬, 尽日方满筐。
几曝复几蒸, 用作三冬粮。
山前有熟稻, 紫穗袭人香。
细获又精舂, 粒粒如玉珰。
持之纳于官, 私室无仓箱。
如何一石余, 只作五斗量!
狡吏不畏刑, 贪官不避赃。
农时作私债, 农毕归官仓。
自冬及于春, 橡实诳饥肠。
吾闻田成子, 诈仁犹自王。
吁嗟逢橡媪, 不觉泪沾裳。
〔田成子〕名陈恒,又名田常,是春秋时齐简公相。后田常杀齐简公,立简公之弟平公,田常为相。后田常的后人夺齐国王位而自立。(事见《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橡媪叹》是皮日休的代表作之一。诗人通过对“橡媪”这一老妇艰辛生活的描写,深刻地揭示了唐末农民起义前夕的社会现实。作品充满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写得质朴无华,自然动人。
诗歌一开始勾勒出一幅老妇深山拾橡子的图画:深秋橡子熟了,散落在草木丛生的山冈上,一个长着满头黄发驼背弯腰的老妇,踏着晨霜,来拾橡子。接着,又写她拾橡子的艰辛过程,从“盈掬”到“满筐”,要花费一整天的劳动,然后经过几次蒸晒,用作整个冬天的充饥食粮。“黄发”、“伛偻”、“践晨霜”已写出她为谋食糊口,付出了多少艰辛!人虽苍老,而生计的重担仍压得她喘不过气来。
下面笔锋一转,诗人用四句话写出了一派丰收景象:稻子熟了,紫穗飘香。“紫穗袭人香”一句写得色香俱全,勾画出一幅农村秋景图,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这是一幅多么诱人的写意风景画呵!农民仔细收获、精心舂米,稻米一粒粒都象玉耳坠般圆润晶莹。
以上两幅画面形成鲜明的对比!自然发人深思:既然有如此精美的粮食,为什么还要去拾橡实呢?下面诗人就来回答这一问题:他深入表现橡媪身受的几重压迫:一是官税苛重,二是贪官污吏的勒索,三是“私债”即高利贷的盘剥。“如何一石余,只作五斗量!”官吏从中剥削比官税还要多!这“如何”二字,表现了农民出乎意料之外的惊诧心理,而“不畏刑”、“不避赃”则道出了晚唐社会贪官污吏为所欲为的情景,而官粮成为官吏大饱私囊的本钱,更写出了官场的腐败。难怪农民只好“自冬及于春,橡实诳饥肠”。一个“诳”字,使我们仿佛听到了农民辘辘肠鸣!最后诗人把统治者同被人唾骂的田成子进行对比。说明当时统治者连假仁假义这层伪装都不要了。田成子假仁假义仍不失自己为王,这些贪官污吏连田成子都不如!只知残害百姓,连伪装都没有了。所以当诗人遇到这拾橡子的老妇,想起了以上种种情况,不禁感慨万端,泪湿衣衫了。
诗人描写拾橡子老妇艰辛生活时,侧重刻画人物的形体外貌和行为过程,写得简括形象。揭示造成这种现实的原因,则侧重刻划人物心理,用事实去表现,以真挚深沉的感情打动人心,读来激人共鸣,启人深思,
相关推荐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坤&mid
2024-09-29
楼兰,是古代 (公元前80年左右) 新疆罗布泊西岸的一个国家,是汉代通西域南路必经之地,后被沙漠堙没,有“沙漠中的庞贝”之称
2024-09-29
塔尔寺,藏语称 “袞本”,意为 “十万佛像”。在青海湟中县鲁沙尔镇西南隅。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是我
2024-09-29
青海湖,在青海省西宁西,古名鲜水、又名仙海、西海,音近相通。北魏时始名青海,蒙古语称 “库库诺尔”,意为 “青色的湖&
2024-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