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原文及赏析

【导语】:

  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行军

  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行军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盛唐时代,以写边塞诗闻名的作家不乏其人,成就也颇高,然而岑参的边塞诗却有他自己的特色:他的写得成功的边塞诗,往往也就是山水诗。就象现代科学中的边缘科学一样,说它是边塞诗,确实是边塞诗;说它是山水诗,确实也是山水诗。只不过他描写的山水,不是王维笔下幽静的山涧,不是孟浩然笔下恬淡的农村,而是平沙莽莽的大漠,狂飙卷地的塞外,白雪皑皑的天山,蒸沙烁石的热海。他给我们描绘出了祖国奇异壮丽的景色的另一个侧面。

  这首《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就是这样。写诗的目的是为了“奉送出师西征”,是送行的,当然也要写一些预祝胜利之类的话,可是写得并不落俗套。作者是把送行祝捷放在特定的典型环境里来写的。这样写,既可以描摹出祖国边塞的雄伟壮丽的风光,又可以突出出征将士为国奋战的爱国主义精神,可见诗人是匠心独运的。

  事情是这样的:天宝十三载岑参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军府驻在轮台(今新疆乌鲁木齐西北)。冬,北庭都护、伊西节度、瀚海军使封常清西征播仙,岑参就写下了这首送行诗。走马川是地名,未详何地。

  诗一开头“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就把我们带进了一个神奇瑰丽的境界。在走马川和雪海边,是一片浩瀚的沙漠,莽莽黄沙,一直伸向遥远的天边,显得多么空旷、阒寂,真个是“平沙万里绝人烟”(《碛中作》)。这片沙漠,等大风一来,就变了样了:“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怒吼的狂风,能把旧河床里大如斗的碎石,吹得乱滚乱撞。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在荒无人烟的沙漠里,天空阴沉沉的,狂风怒号,碎石乱走,更不要说是沙子随着旋风在空间飞舞了。这开头六句,似乎象电影镜头一样推出了“汉家大将西出师”的环境。这是这首诗的第一层意思。

  从“匈奴草黄马正肥”开始,到“幕中草檄砚水凝”九句为第二层意思,写大将出师西征。大将出师的原因是“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秋后,草黄马肥(游牧民族的有利时机),但见金山(阿尔泰山)西边烟尘滚滚,战争已经发生。从这里可以看出这场战争是异国统治者挑起来的,因而保卫边疆、保卫祖国便是正义的了。堂堂正义之师,便威武地开拔,上前线去。

  接着就写将士们的寒夜行军。“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行军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三句,把将士们勤于王事,忠心报国,不畏艰险,不怕困苦的精神面貌刻划得十分深刻。将军夜不卸甲,说明随时都在准备战斗,气氛是相当严肃的。战士们在漆黑的夜晚行军,狂风吹面,就好象刀割一般。风吼声,兵器的撞击声和马蹄的答答声,交织成一支战争的交响乐。而诗中越是写这些声音,就越使人感到空气的紧张,人们脸色的庄严和四周的静得出奇。这二十一个字竟如此之传神,我们不能不叹服诗人的才力。“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三句中虽然前二句写的是战马的奔跑,但主要还是为了突出空气的寒冷。马儿奔跑以后,马毛上带的雪融化了,显出汗气腾腾的情状,可是这些五花马身上的斑纹上很快又结成了冰片!一边出汗,一边结冰,马儿身上披着晶莹透亮的冰甲,实在是蔚为奇观的。在如此寒冷之下,随军的文人们已准备好砚台,在帐幕中草拟檄文,可是,——连砚水也冻凝了,好一个冷天! 读到这里,我们却丝毫没有从诗里感染到害怕、退缩和胆怯,相反的体会到一种中华民族吃苦耐劳、不畏强暴、不甘欺凌的大无畏战斗精神!

  最后三句“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是写意料之中的得胜归来。在堂堂正义之师之前,在如此勇敢、善战,不畏困苦的将士们之前,还有什么敌人不能战胜!敌人听到我军出征的消息一定会胆怯了吧,一定不敢和我军短兵相接了吧,让我们伫立在车师西门等待着你们胜利归来吧!这是这首诗的第三层意思。

  前人评述这首诗,都下一个“奇”字。清代方东树在《昭昧詹言》里曾经用八个字来评价这首诗,曰“奇才奇气,风发泉涌”。确实,这首诗是写得很“奇”的。首先是给我们创造了一个神奇的境界,使我们饱尝了塞外的风光,使读者接触了保卫边疆的战士们的生活,大大地开拓了读者的眼界。其次这首诗的章法和用韵也是与众不同的,三句一章,每章一转韵,给了诗歌以急促的节奏,有助于诗歌紧张严肃的气氛的表达。可见诗歌的形式为内容服务这个道理,古人也是清楚的。

相关推荐
  • 唐·王维《观猎》原文及赏析
  • 唐·张籍《董逃行》原文及赏析
  • 唐·高适《营州歌》原文及赏析
  • 魏·曹操《苦寒行》原文及赏析
  • 唐·王维《老将行》原文及赏析
  • 宋·辛弃疾《破阵子》原文及赏析
  • 魏·曹植《白马篇》原文及赏析
  • 唐·高适《燕歌行 并序》原文及赏析
  • 唐·岑参《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原文及赏析
  • 宋·刘克庄《满江红》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经典文学作品

    热门推荐
    • 小学生必背的名言名句和诗词名句(精选70句)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坤&mid

      2024-09-29

    • 写新疆高昌故城遗址的诗词大全

      高昌故城遗址,在新疆吐鲁番县城东约40公里的阿斯塔那(汉名三堡)村东。汉朝时,这里是高昌壁、高昌垒,两汉魏晋的戊己校尉屯驻于此。以

      2024-09-29

    • 写新疆交河故城遗址的诗词大全

      交河故城,亦称雅尔湖故城,在吐鲁番县城西约10公里的雅尔湖乡,位于两条古河床交叉环抱的 “孤岛”地带,故名交河。六世纪初

      2024-09-29

    • 写新疆楼兰古城遗址的诗词有哪些大全

      楼兰,是古代 (公元前80年左右) 新疆罗布泊西岸的一个国家,是汉代通西域南路必经之地,后被沙漠堙没,有“沙漠中的庞贝”之称

      2024-09-29

    • 写新疆哈密的诗词有哪些大全

      哈密,是新疆东部最大的城市,西汉时为伊吾庐地,东汉置宜禾都尉,三国时属鲜卑,北魏属蠕蠕,唐时置伊州伊吾郡,宋时入回鹘部,元为威武王分镇之

      2024-09-29

    • 写新疆吐鲁番的诗词有哪些大全

      吐鲁番,在新疆吐鲁番盆地的中部,是古代丝绸之路的要冲,交河故城遗址、高昌故国遗址、柏孜克里克千佛洞、胜金口千佛洞、雅尔湖千佛洞

      2024-09-29

    • 写新疆乌鲁木齐的诗词有哪些大全

      乌鲁木齐市,在天山北麓,乌鲁木齐河畔。乌鲁木齐为蒙古语,意思是优美的牧场。乌鲁木齐是新疆首府,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2024-09-29

    • 写新疆火焰山的诗词有哪些大全

      火焰山,在新疆吐鲁番盆地中北部,《隋书》称赤石山。东西长达100公里,南北宽约10公里,海拔约500米。主要为红砂岩所构成。因夏季气候干

      2024-09-29

    • 写新疆天山天池的诗词大全

      天山天池,在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县境的天山博格达峰山腰,为著名游览胜地,海拔1 900米。古称瑶池,传为西王母住地。天池一名则来自

      2024-09-29

    • 写宁夏西夏王陵的诗词有哪些大全

      西夏王陵,在宁夏银川市西30公里的贺兰山东麓,是西夏历代帝王的陵墓。1030年党项族(羌族的一支)人李元昊,在甘肃和陕西西北部地区建立

      2024-09-29

    • 写宁夏银川海宝塔的诗词大全

      海宝塔,又名赫宝塔、黑宝塔,因在宁夏银川市北郊,俗称北塔,始建年代不详。公元五世纪初,以银川为国都的夏国王赫连勃勃曾重修此塔。明万

      2024-09-29

    • 写甘肃六盘山的诗词有哪些大全

      六盘山,又称陇山。跨宁夏、陕西、甘肃三省区。主峰在宁夏固原、隆德县境内,海拔2928米。古代盘道六重始达山顶,故名。它是陕北黄土高

      2024-09-29

    • 写青海玉树文成公主庙的诗词大全

      文成公主庙,在青海省玉树县的癿纳沟内。相传唐贞观十五年 (641年) 文成公主进藏经此时短暂停留,她教藏民们耕种、纺织,受到藏族人民

      2024-09-29

    • 写青海塔尔寺的诗词有哪些大全

      塔尔寺,藏语称 “袞本”,意为 “十万佛像”。在青海湟中县鲁沙尔镇西南隅。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是我

      2024-09-29

    • 写青海湖的诗词有哪些大全

      青海湖,在青海省西宁西,古名鲜水、又名仙海、西海,音近相通。北魏时始名青海,蒙古语称 “库库诺尔”,意为 “青色的湖&

      2024-09-29

    经典文学作品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经典文学作品网jdwxzp.com 2016-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