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水殿龙舟事〕当年运河竣工,隋炀帝率众二十万出游,乘高四层的“龙舟”,还有高三层的
小学生必背的名言名句和诗词名句(精选70句)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坤&mid
2024-09-29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水殿龙舟事〕当年运河竣工,隋炀帝率众二十万出游,乘高四层的“龙舟”,还有高三层的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水殿龙舟事〕当年运河竣工,隋炀帝率众二十万出游,乘高四层的“龙舟”,还有高三层的称为浮景的“水殿”九艘,杂船无数,相衔长三百多里,揽大船人近万,均着彩服,其奢华糜费,实为史所罕闻。
隋炀帝开大运河,旨在满足一己的淫乐,大量耗费民脂民膏。唐诗中有不少作品是吟咏这一历史题材的,大都指称隋亡于大运河云云。
这首诗第一句就从这一说法写起,而第二句却笔锋一转,用“至今”表明时间之长;“千里”多得益于运河的地域之广;“赖”字表明不可缺少,更有赞许意味,真是翻历史之旧案,使人一新耳目。但第三、四两句,又以假设为前提,说如果没有当年隋炀帝乘龙舟驾水殿的奢侈之为,那么,开运河的功绩不是比起大禹治水来还要多些吗?然而这一假设是不能成立的,因为历史事实终究是事实,因而对隋炀帝的批判就显得更为严正和强烈了。作者以历史的鉴戒来奉谕当世之人,寓意很深。诗以议为主,立意新、跌宕大、气魄雄,不失为晚唐咏史怀古诗中的佳品。
相关推荐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坤&mid
2024-09-29
楼兰,是古代 (公元前80年左右) 新疆罗布泊西岸的一个国家,是汉代通西域南路必经之地,后被沙漠堙没,有“沙漠中的庞贝”之称
2024-09-29
塔尔寺,藏语称 “袞本”,意为 “十万佛像”。在青海湟中县鲁沙尔镇西南隅。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是我
2024-09-29
青海湖,在青海省西宁西,古名鲜水、又名仙海、西海,音近相通。北魏时始名青海,蒙古语称 “库库诺尔”,意为 “青色的湖&
2024-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