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大名垂宇宙, 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 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 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 志决身歼军务劳。 此诗为《咏怀古迹
小学生必背的名言名句和诗词名句(精选70句)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坤&mid
2024-09-29
诸葛大名垂宇宙, 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 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 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 志决身歼军务劳。 此诗为《咏怀古迹
诸葛大名垂宇宙, 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 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 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 志决身歼军务劳。
此诗为《咏怀古迹五首》中的第五首,内容是咏武侯祠。
这一首直接第四首,可以连读。杜甫咏先主刘备,于篇末点出武侯祠,以颂君臣一体,虽前有《蜀相》之作,然景仰诸葛之情犹觉未尽,便再为七律一首,与《蜀相》堪称双璧。
诗的前四句称颂诸葛大名永垂不朽。起句有雷霆万钧之力,吐尽胸中仰慕之情。大名鼎鼎,万世流传,宇宙无穷,名亦不朽。第二句写瞻仰孔明的遗像,令人肃然起敬。一代重臣,万世宗师的诸葛武侯,其清正廉明,高风亮节,将永存天地之间。“肃清高”描绘了诸葛亮的格调丰神,栩栩如生,乃诗中之画。“三分”句盛赞诸葛亮的政见和政绩。未出茅庐,已定三分天下;及事刘备,运筹帷幄之中。象诸葛亮这样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亘古未有,恰如鸾凤高翔,独步云霄,无与为匹。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羽扇纶巾的潇洒风度,简直超然物外,飘飘欲仙,令人高山仰止。“一羽毛”正和“肃清高”相承,比喻含蓄。
后四句痛惜诸葛亮大功未成。“伯仲”一联紧接上联,以烘云托月之法,突出诸葛亮的大智奇才。诸葛亮可跟辅佐商汤的伊尹和辅佐周文王、周武王建立开国大业的吕尚媲美,所谓“伯仲之间”;至于汉高祖的谋臣萧何、曹参,在胸有成竹、从容指挥上都逊孔明一筹。两句对仗,一扬一抑,诸葛亮的形象更加高大。然而汉朝的气数已尽,再也不能恢复。诸葛亮在鞠躬尽瘁之后只得仰天长叹:“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也正应验了诸葛亮“成败利钝,非臣逆睹”的预言。“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一再表达对诸葛亮的惋惜同情,这和他晚年的政治失意有着密切的关系。也正因为此,他的诗才写得感情真挚,吐如心声,动人魂魄,催人感奋。
“五首托兴最远,有纵横万古,吞吐八极之概。”(《杜诗镜铨》)“识高笔老,而章法之变,直横绝古今。”(《杜诗详注》)前人之评甚当,这首怀古诗立意高远,谋篇宏伟,不蹈袭前人,不重复己作,巨笔挥洒,凌空扫来,抒情强烈,议论精辟,妙语如珠,警句迭出。这首诗的影响亦很深远,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有句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当是由杜诗化来。
相关推荐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坤&mid
2024-09-29
楼兰,是古代 (公元前80年左右) 新疆罗布泊西岸的一个国家,是汉代通西域南路必经之地,后被沙漠堙没,有“沙漠中的庞贝”之称
2024-09-29
塔尔寺,藏语称 “袞本”,意为 “十万佛像”。在青海湟中县鲁沙尔镇西南隅。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是我
2024-09-29
青海湖,在青海省西宁西,古名鲜水、又名仙海、西海,音近相通。北魏时始名青海,蒙古语称 “库库诺尔”,意为 “青色的湖&
2024-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