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秋阴一半开,晓云含雨却低回。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这是一首写江上舟行的小诗。 舟行是动态的,一路行程自然具有时间性; 而在江上行驶过程中的寓
小学生必背的名言名句和诗词名句(精选70句)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坤&mid
2024-09-29
江北秋阴一半开,晓云含雨却低回。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这是一首写江上舟行的小诗。 舟行是动态的,一路行程自然具有时间性; 而在江上行驶过程中的寓
江北秋阴一半开,晓云含雨却低回。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这是一首写江上舟行的小诗。
舟行是动态的,一路行程自然具有时间性; 而在江上行驶过程中的寓目所见,却又是空间的。如何在空间的形象中写出时间感来呢?这是诗人苦心孤诣的所在。莱辛说: 诗是时间的艺术。中国古代诗人追求诗与画的统一,这统一的困难不在诗中是否有画面,而在如何使诗中的画具有时间流动性。这流动不居的特点,才是诗之胜于画的所在。
这首诗选择了两组画面:前两句着眼于“天时”,后两句落笔于“地利”。就天时言,先是天色阴晦,尔后雾散云开,渐转晴朗,但转眼之间,忽又云雨复来,徘徊不去,这乍阴乍晴、变化无常的天气,乃是浩渺水域上特有的奇观,所谓“东边日出西边雨”是也。就地利言,青山夹岸、江流萦回,故舟行之中,视野忽而遮蔽阻断,忽而又豁然开朗,由 “青山缭绕”到千帆逐流,江面之由窄而宽的变化也尽在不言之中了。三、四两句和陆游的名句“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颇有异曲同工之妙。所异者一写水路舟行,一写陆路步行,而两者都着眼于视觉迷误的机杼则同。两组景观,既切合“江”的特征,又在错落变化中把时间过程生生托出,这是取象于某个固定时刻的绘画所难以表现的。因此,尽管全诗并没有出现舟行的字样,但画面的流动感却使人分明感到置身舟中在沿江而行。唐代的李白曾有诗云: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里运动的主体——“轻舟”是直接出现在台前的,而王安石的这首诗却把它隐到幕后去了,虽不露真身却又历历可辨,古人所谓“象外之象”,即此谓乎!
这首诗在章法上的抑扬开阖亦颇具匠心。首两句先扬后抑,由开至阖; 后两句先抑后扬,由阖而开。全诗虽然仅四句,也布置得波澜起伏,几经顿挫跌宕,腾挪回旋,显得天矫多姿。人说“宋诗主意”,于此可见一斑。
相关推荐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坤&mid
2024-09-29
楼兰,是古代 (公元前80年左右) 新疆罗布泊西岸的一个国家,是汉代通西域南路必经之地,后被沙漠堙没,有“沙漠中的庞贝”之称
2024-09-29
塔尔寺,藏语称 “袞本”,意为 “十万佛像”。在青海湟中县鲁沙尔镇西南隅。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是我
2024-09-29
青海湖,在青海省西宁西,古名鲜水、又名仙海、西海,音近相通。北魏时始名青海,蒙古语称 “库库诺尔”,意为 “青色的湖&
2024-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