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壑群峰远障天,峰峰积雪断仍连。 近山六月寒侵骨,不解冲寒尚有莲。 这是一首描写新疆天山夏季积雪之景的诗。当时作者正在新疆从军。作者对此诗原有注云: “自
小学生必背的名言名句和诗词名句(精选70句)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坤&mid
2024-09-29
万壑群峰远障天,峰峰积雪断仍连。 近山六月寒侵骨,不解冲寒尚有莲。 这是一首描写新疆天山夏季积雪之景的诗。当时作者正在新疆从军。作者对此诗原有注云: “自
万壑群峰远障天,峰峰积雪断仍连。
近山六月寒侵骨,不解冲寒尚有莲。
这是一首描写新疆天山夏季积雪之景的诗。当时作者正在新疆从军。作者对此诗原有注云: “自葱岭而来,万余里天山,上皆积雪,莫知其深。低处者,夏月融消,为河水所自出。其高处则终岁不改其白。夏日平原寒气犹重。”
作者写“雪山”采取“远”与“近”相结合的角度。前两句写远望雪山,唯此才可见“万余里天山”的整体风貌,显得空间广阔,意象恢宏。“万壑群峰”即指天山的群体,具有一种雄浑磅礴的气势;“远障天”,乃描摹天山遮天蔽日、巍峨矗立的壮观,突出其高。因为天山“高处则终岁不改其白”,所以作者自然望见“峰峰积雪断仍连”,“峰峰积雪”,表明无一例外,它们在阳光下当闪耀着银光,又如一天静止的白云,可谓奇丽壮美;“断仍连”则写群峰逶迤连绵“万余里”之长,宛如“积雪”的万里长城。这两句分别从纵向与横向两个方面写雪山,把天山的总体风貌完整地、立体地表现出来。后两句又写“近山”的感受,则细致入微,点出“六月”这一盛夏季节很重要。在内地此时正是“烈日炎炎似火烧”,汗流浃背,酷热难熬,但在天山附近,因“夏日平原寒气犹重”,故有“近山六月寒侵骨”的奇特感受。“寒侵骨”写寒气透入骨髓,极言天山脚下之“寒气犹重”,此乃“积雪”所散发的寒气,虽六月炎阳亦无法消除。此可谓一奇,但更奇的是作者“近山”后又发现了天山一独有的奇物——“莲”,即雪莲。作者原注云: “又有雪莲,结片如刀,长二尺余,宽约二寸,微曲而薄,剖之有实如纸,如小白蝶,极薄且轻,近息欲飞。”雪莲是天山特产,生于高山积雪岩缝中,“冲寒”谓冒着严寒的气候。作者是来自内地的人,对雪莲能“冲寒”而生长感到不理解,故云“不解冲寒尚有莲”,但“不解”之中又隐然含有对美丽的雪莲于积雪中扎根怒放的顽强生命力的钦佩。雪莲不愧是雪山之魂!
此诗粗犷而不乏细腻之致,“雪山”雄伟亦具旖旎风情,令人读之耳目一新。
相关推荐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坤&mid
2024-09-29
楼兰,是古代 (公元前80年左右) 新疆罗布泊西岸的一个国家,是汉代通西域南路必经之地,后被沙漠堙没,有“沙漠中的庞贝”之称
2024-09-29
塔尔寺,藏语称 “袞本”,意为 “十万佛像”。在青海湟中县鲁沙尔镇西南隅。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是我
2024-09-29
青海湖,在青海省西宁西,古名鲜水、又名仙海、西海,音近相通。北魏时始名青海,蒙古语称 “库库诺尔”,意为 “青色的湖&
2024-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