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声檐槛外,林壑杳然深。 人世热何处? 我来清到心。 松林藏日色,潭底卧峰阴。 一自乐天记,山光寒至今。 这是 一首描写杭州西湖冷泉亭的山水诗。全诗八句,未曾
小学生必背的名言名句和诗词名句(精选70句)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坤&mid
2024-09-29
泉声檐槛外,林壑杳然深。 人世热何处? 我来清到心。 松林藏日色,潭底卧峰阴。 一自乐天记,山光寒至今。 这是 一首描写杭州西湖冷泉亭的山水诗。全诗八句,未曾
泉声檐槛外,林壑杳然深。
人世热何处? 我来清到心。
松林藏日色,潭底卧峰阴。
一自乐天记,山光寒至今。
这是 一首描写杭州西湖冷泉亭的山水诗。全诗八句,未曾用过一个“冷”字,但却处处着力刻划“冷”意。读此诗,仿佛使人身临其境,能立刻感觉到那种冷气袭人、清凉彻骨的真实情景。由此可见,作者手法高妙,构思奇特,给人以清幽静谧的艺术感受。
“泉声檐槛外”,描写冷泉亭的位置。泉水在它身旁清澈流过,淙淙有声。以泉有声,万物无声,渲染其寂静。听泉声,何处是源头?“林壑杳然深”。嗬,原来这淙淙的泉水是从密林深锁着的山涧中流出。“杳然深”三字,把泉水悄然地自 “冷”源而至的奥秘,形象地描绘了出来,从而创造出一种深邈苍莽的艺术氛围。第三句“人世热何处”,作者出人意外地荡开 一笔,一个设问句突兀而起,把胸中的万千情思融入笔端。这是诗人身处“冷”境的真实呼声。这里,诗人独具匠心,用寻热的方式来反衬冷意,真是妙不可言。按照自然规律,凡是对周围环境感觉舒适的人,绝对不会随意嘘寒呼热。须知,这也是诗人借此来抒写自己的心灵——深感世态炎凉,人世少有温暖。由于她对现实采取冷峻的态度,因此,她才借机发出深沉的慨叹: “我来清到心”!从真实的情况来说就是: 我到冷泉亭,清凉透心底! 换言之,我对现实社会感到寒了心呀!
紧接着,诗人又从无穷的寄意中回到眼前的冷境来:“松林藏日色,潭底卧峰阴”。这两句是从冷泉亭的侧面来渲染“冷”意。茂密的松林遮天蔽日; 清澈的潭底倒映山色: 青山、绿树、碧水……处处呈现出 一派冷色调的画面。特别是“藏日色” 三字,诗人以拟人化手法,描写松林似乎有意把阳光“藏”起来,不把温暖送给人间。这又从另一个侧面增添了 “冷”意。同样地,“卧峰阴”也是以静代“冷”,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最后两句是对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赞颂。据《湖山胜概》载: “冷泉二字,乃白乐天书,亭宇乃东坡续书,白乐天有《冷泉亭记》。” 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曾组织百姓治理西湖,灌溉农田,作了不少好事,政绩斐然。“山光寒至今”,既是对白居易为冷泉亭题记,才使之闻名遐迩,流传至今加以赞誉,又是对他的政绩、文才进行歌颂; 同时,也是作者对“人世”现实的喟然长叹。
这首诗情景交融、意蕴深邃。状景、抒情、写意三者交替使用,以“我” 为“针”,以“冷”为“线”,将其串成整体。山、水、潭、林、亭相映生辉,各具姿色; 诗情画意,引人入胜,真正达到了人与物合、情与境迁的艺术境界。此外,它还熔历史与现实于 一炉,思绪翩跹,寄意无穷,启人联想,发人深思。作者这种寄情山水而又不忘世态炎凉的处世态度,其思想的积极因素,应该值得肯定。
相关推荐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坤&mid
2024-09-29
楼兰,是古代 (公元前80年左右) 新疆罗布泊西岸的一个国家,是汉代通西域南路必经之地,后被沙漠堙没,有“沙漠中的庞贝”之称
2024-09-29
塔尔寺,藏语称 “袞本”,意为 “十万佛像”。在青海湟中县鲁沙尔镇西南隅。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是我
2024-09-29
青海湖,在青海省西宁西,古名鲜水、又名仙海、西海,音近相通。北魏时始名青海,蒙古语称 “库库诺尔”,意为 “青色的湖&
2024-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