杳杳波涛阅古今,四无边际莫知深。 润通晓月为清露,气入霜天作暝阴。 笠泽鲈肥人脍玉,洞庭柑熟客分金。 风烟触目相招引,聊为停桡一楚吟。 这首诗描绘太湖秋景,境
小学生必背的名言名句和诗词名句(精选70句)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坤&mid
2024-09-29
杳杳波涛阅古今,四无边际莫知深。 润通晓月为清露,气入霜天作暝阴。 笠泽鲈肥人脍玉,洞庭柑熟客分金。 风烟触目相招引,聊为停桡一楚吟。 这首诗描绘太湖秋景,境
杳杳波涛阅古今,四无边际莫知深。
润通晓月为清露,气入霜天作暝阴。
笠泽鲈肥人脍玉,洞庭柑熟客分金。
风烟触目相招引,聊为停桡一楚吟。
这首诗描绘太湖秋景,境界阔大,显示了诗人意欲归隐江湖的旷达襟怀。
首联总写太湖气象,点醒题中的“望”字。诗人从望中所见的太湖波涛入笔,先说其“杳杳” 而“阅” 尽人世“古今”,赋予太湖波涛以悠久的历史感和永恒的生命力;再写太湖“四无边际”,人“莫知”其浅深的浩渺旷远景象,境界极为壮阔,而诗人为这境界感奋所产生的情怀更其博大遥深。情借景生,浑然一体。
颔联,诗人以恬静清幽的审美观照,摄取晓月、清露,霜天、暝阴入画,勾画出太湖“晓月”和“暝阴”两幅境界各异的画图;湖面上,水气温润,晓月映照着辽阔浩渺的湖水,仿佛一片琉璃世界; 湖水托月,银光粼粼,湖光月色,相得益彰,温润的水气化作点点清露,使这本来就冰清玉洁的世界显得更加清丽;秋高气爽,正是太湖上“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好季节,偶而水气升入霜天,化作几团阴云,反而更加使人感到太湖的幽深。两幅画面,一清丽,一幽渺。清丽中含蕴着温润,幽渺中透露出高旷。
颈联赞叹太湖物产之美。太湖 一名笠泽,地处古吴地。这里盛产鲈鱼。晋代的张翰到洛阳去作官,见秋风起而思念吴中的菰菜羹、鲈鱼脍,于是辞掉官职回归故里。故此吴中的鲈鱼脍誉满天下。太湖中的洞庭山上的柑桔,成熟早,皮薄而味美。唐白居易《轻肥》诗说:“果擘洞庭桔”。可见洞庭山的柑桔也是久负盛名。诗人行经太湖,正值鲈鱼肥美,柑桔成熟的秋季,就自然而然地拈出笠泽鲈鱼,洞庭柑桔来赞美太湖物产之盛。既切合时令,又极富地方风味。“人脍玉”、“客分金”,说明过往太湖的行人旅客无不以品尝太湖异味为快事。这其中当然也有诗人自己在内。鲈鱼背苍腹白,故称切鲈为脍曰 “脍玉”;柑桔成熟,其皮金黄如丹,故称剥柑桔为“分金”。以“玉”“金” 相对,不只显出脍的细白,柑的金黄,更显出太湖的物产堪与金、玉媲美。
尾联抒发对太湖风光的眷恋之情。客观的自然景物,只有经过人化,成为“人化的自然”,才能在审美主体的审美观照中产生美的魅力。原本是诗人自己对太湖的 “风烟”产生了无限的眷恋之情,但他却将“风烟” 人化,说“触目” 所见的太湖风光烟霭“招引” 着自己,不得不暂且停下船来玩赏。玩赏之余,不由自主地吟诵起楚辞中“王孙游兮不归“的诗句,流露出不能长久享受太湖风烟的遗憾。这一巧妙的“移情”手法,变直抒胸臆为曲致其情,更显出太湖风光的迷人。
相关推荐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坤&mid
2024-09-29
楼兰,是古代 (公元前80年左右) 新疆罗布泊西岸的一个国家,是汉代通西域南路必经之地,后被沙漠堙没,有“沙漠中的庞贝”之称
2024-09-29
塔尔寺,藏语称 “袞本”,意为 “十万佛像”。在青海湟中县鲁沙尔镇西南隅。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是我
2024-09-29
青海湖,在青海省西宁西,古名鲜水、又名仙海、西海,音近相通。北魏时始名青海,蒙古语称 “库库诺尔”,意为 “青色的湖&
2024-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