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谢赵生惠芍药》咏芍药诗鉴赏 陈师道 九十风光次第分,天怜独得殿残春。 一枝剩欲簪双髻, 未有人间第一人。 陈师道四十岁后,因母亲去世,回乡居住
小学生必背的名言名句和诗词名句(精选70句)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坤&mid
2024-09-29
《芍药·谢赵生惠芍药》咏芍药诗鉴赏 陈师道 九十风光次第分,天怜独得殿残春。 一枝剩欲簪双髻, 未有人间第一人。 陈师道四十岁后,因母亲去世,回乡居住
《芍药·谢赵生惠芍药》咏芍药诗鉴赏
陈师道
九十风光次第分,天怜独得殿残春。
一枝剩欲簪双髻, 未有人间第一人。
陈师道四十岁后,因母亲去世,回乡居住了四年多,此诗即作于回乡后的第四年。原诗共三首,都是七言绝句,此为其三。赵生,可能是作者早年在家乡教书时的学生。“惠”,赠送的美称。
该诗热情赞颂芍药花的美丽,叹惋当时世上没有与之相配的美人可以簪戴这样的花朵,寄托了诗人对社会政治的感慨。前两句说芍药花得天厚爱。诗人先在花开时节上做文章。首句,突兀而起,将我们带进一个传说中的境界:“九十春光次第分。”上天把春季的九十天风光按照次序分配给鲜花。这样就给我们展开了一个姹紫嫣红、相继开谢的宏伟花廊,为芍药的出现准备了一个如绣如绘的铺垫。接下去,诗人为芍药的晚春开放说出了动人的理由:“天怜独得殿残春”。说上天喜爱芍药花,把它司春的时节安排在最后。这是很传神的一句诗。形式上,是议论,其实主要却是精彩的侧面描写。诗意有三层。第一层:芍药的晚开是天意的安排。这已颇能引发想象。第二层:上天命其“殿残春”。于是,一个司春女神的形象又跃然纸上。第三层:这样的安排出之于“天怜”——上天的厚爱。至此,芍药花在百草千花之中独娇独俏的可爱形象,已经是呼之欲出了! 虽然天赋资质如此美妙,但在人间却际遇不佳。后两句写芍药花在当时世上无所用其美,“一枝剩欲簪双髻,未有人间第一人。”我非常想将这枝美丽的芍药花插戴在谁的头上,但是,遍寻人间,却没有天下第一的美人,配得上这“独殿残春”的娇花。“剩欲”,极想。“簪”,象使用发簪一样地插戴。“双髻”,古代未婚女子将头发梳成左右两个发髻,称双鬟,也称双髻。男性老人也有梳双髻发式的。“第一人”,借用杜甫《哀江头》中“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句意。
看来这两句诗是有所寄托或有所讽喻的。不过具体意旨,很难指实。有人以为芍药花为作者自况,花不遇美人,正是寄寓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这是说得通的。但也不必拘泥,应该把思路放开一些。这也可能是对当时用人制度的不满或对某些贤能人物的遭遇表示同情。甚至可能就是直接对赵生而发。赵生赠花,也许有所干谒,作者如欣赏其才能资质,而又无力荐举,便很可能形之于诗。当然,这两句也可能并无具体所指,只是咏花,用无人配戴,反衬其花之美,也是生动的表现方法。
总之“闲门觅句”(元好问语)的陈师道能够写出如此自然清新的作品,是颇为难得的。此诗除以巧比妙喻、侧面描写取胜外,强烈的时空感,也应视作主要特色。此中,无论是笼罩吟诗当时的特定时间,还是九十春光的流动节序;无论是天地宇宙的无穷自然领域,还是人间上下复杂的社会结构,都使人深感此诗意境的夐远深厚与悠长。 给人以神游的极大自由。
相关推荐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坤&mid
2024-09-29
楼兰,是古代 (公元前80年左右) 新疆罗布泊西岸的一个国家,是汉代通西域南路必经之地,后被沙漠堙没,有“沙漠中的庞贝”之称
2024-09-29
塔尔寺,藏语称 “袞本”,意为 “十万佛像”。在青海湟中县鲁沙尔镇西南隅。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是我
2024-09-29
青海湖,在青海省西宁西,古名鲜水、又名仙海、西海,音近相通。北魏时始名青海,蒙古语称 “库库诺尔”,意为 “青色的湖&
2024-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