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清平乐白芍药》咏芍药诗鉴赏 刘敏中 何年全屑,飞上玲珑雪。一树风情谁解说,只有盈盈夜月。牡丹红药相夸,铅华各自名家。为向看花人道,此花不在铅华。
小学生必背的名言名句和诗词名句(精选70句)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坤&mid
2024-09-29
《芍药·清平乐白芍药》咏芍药诗鉴赏 刘敏中 何年全屑,飞上玲珑雪。一树风情谁解说,只有盈盈夜月。牡丹红药相夸,铅华各自名家。为向看花人道,此花不在铅华。
《芍药·清平乐白芍药》咏芍药诗鉴赏
刘敏中
何年全屑,飞上玲珑雪。一树风情谁解说,只有盈盈夜月。牡丹红药相夸,铅华各自名家。为向看花人道,此花不在铅华。
在各色芍药当中,要数白芍药最为高雅洁丽。刘敏中的这首《清平乐》词,咏的正是白芍药。诗人通过对白芍药美丽雅洁形象的描绘,赞美了白芍药的朴素自然之美,表达了作者高洁的情怀。
词的开头,作者以生动形象的笔调,描绘了白芍药盛开时的神态:“何年金屑,飞上玲珑雪。”金屑指黄色的花蕊。“飞”字用得极为生动。一个字就把白芍药盛时金蕊醒目的形象勾画来了,十分传神。玲珑,空明洁净之意,写白芍药的洁美,暗点了题目。全句的意思是,春回大地之时,那蕊似金屑、瓣如白雪的白芍药,开得非常迅速。何年,什么时候,意谓花开之快。这里作者惊喜不迭之情,溢于言表。接着作者又进一步赞美白芍药的风韵和神彩,“一树风情谁解说,唯有盈盈夜月。”风情指芍药的风彩神态。盈盈是美好之意,美好的夜月,是环境衬托之笔。全句意思是对于白芍药花的风采神韵,谁能说得明白呢? 那只有美丽的夜月了,那“盈盈夜月”才是白芍药的真正欣赏者。通过这两句可以看出,作者赏花经验丰富,观察细,体会深。由于白芍药明亮、光洁,如果在月夜下观赏,会更有意趣,其他颜色的花则模糊不清,而白芍药却明丽动人。相比之下,其他颜色的花都要显得逊色。夜里的白芍药谁看得时间最久?恐怕要数明月了。总括这两句,作者是在写月夜中白芍药的风采神韵之美。把描写对象放在特定的环境中去描写,手段是高明的,效果是突出的。
词的上片,作者重点描写了白芍药的形和神。下片则通过对比方法,写白芍药的朴素自然之美。
“牡丹红药相夸,铅华各自名家。”红药,红芍药。铅华,擦脸之粉。曹植的《洛神赋》有“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之句。牡丹和红芍药互相比,各有很多品种。就拿牡丹来说,什么姚黄、魏紫、黑白粉红,各领风骚,但他们都是通过颜色的打扮而成名的。言外之意,牡丹和芍药虽美,但从品格来说,都赶不上白芍药这样高洁。结句,作者点明题旨:“为向看花人道,此花不在铅华。”一语道破了作者写词的目的:让赏花之人懂得,白芍药的美不在着色打扮上,而在于朴素、高雅,在于她的清香和高洁。正是“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结句含意深刻,在当时来说,是难能可贵的。唐宋以来,凡夫俗子赏花,多为美丽颜色所倾倒。“为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就是真实的写照。而高洁者鲜。特别是在元代,官场黑暗,社会污浊,人们追名逐利,迎合时俗者多。在这种情况下,作者能够写出这样的诗句,是有其进步意义的。
全词从描写白芍药的形象入手,写到白芍药的风采和神韵。并通过对比,进一步亮出白芍药的朴素雅洁之美。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着墨不多,含蓄深刻,生动形象,不愧是一首咏白芍药的佳作。
相关推荐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坤&mid
2024-09-29
楼兰,是古代 (公元前80年左右) 新疆罗布泊西岸的一个国家,是汉代通西域南路必经之地,后被沙漠堙没,有“沙漠中的庞贝”之称
2024-09-29
塔尔寺,藏语称 “袞本”,意为 “十万佛像”。在青海湟中县鲁沙尔镇西南隅。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是我
2024-09-29
青海湖,在青海省西宁西,古名鲜水、又名仙海、西海,音近相通。北魏时始名青海,蒙古语称 “库库诺尔”,意为 “青色的湖&
2024-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