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牛花·牵牛》咏牵牛花诗鉴赏 苏辙 牵牛非佳花,走蔓入荒榛。 开花荒榛上,不见细蔓身。 谁剪薄素纱,浸文青蓝盆。 水浅浸不尽,下余一寸银。 嗟尔
小学生必背的名言名句和诗词名句(精选70句)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坤&mid
2024-09-29
《牵牛花·牵牛》咏牵牛花诗鉴赏 苏辙 牵牛非佳花,走蔓入荒榛。 开花荒榛上,不见细蔓身。 谁剪薄素纱,浸文青蓝盆。 水浅浸不尽,下余一寸银。 嗟尔
《牵牛花·牵牛》咏牵牛花诗鉴赏
苏辙
牵牛非佳花,走蔓入荒榛。
开花荒榛上,不见细蔓身。
谁剪薄素纱,浸文青蓝盆。
水浅浸不尽,下余一寸银。
嗟尔脆弱草,岂能凌霜晨。
物性有禀受,安问秋与春。
牵牛花确实不是名花,在百花谱中它很难占据什么重要位置。宋代著名散文家苏辙这首咏牵牛花的诗首先就点出“牵牛非佳花,走蔓入荒榛。”看来确实难登大雅之堂。牵牛系旋花科一年生草木植物,缠绕攀援他物,故于篱间、树丛灌木间最宜生长。苏辙说牵牛花蔓入荒榛,就道出了这一特性。“开花荒榛上,不见细蔓身”说出了牵牛花缠绕而生特点,所以只见花和叶,却不易见它的细蔓之身。接着是对牵牛花本身描绘,好象谁剪下轻薄的素纱,将它浸放在装有青蓝二种颜料的水盆中浸染,染出了蓝色花纹。结果是“水浅浸不尽,下余一寸银。”靠根部是白色,真好象染料没有染尽一样。这种比喻还是很形象具体的。牵牛花花色有蓝、白、紫红等色。艳丽夺目,苏辙所咏显然是蓝色牵牛花。在描绘了牵牛花的花色质地后,便又就牵牛花虽开于秋,但却经不起霜打一点发表议论说:“嗟尔脆弱草,岂能凌霜晨。”本非佳花,实乃弱草,花开于秋已属不易,那里能经得严霜。对此作者在感慨之余也颇能理解,并不强求。结末一句说:“物性有禀受,安问秋与春。”即事物本性各自有异,天然生就的禀受既然不同,就不必责备它是春开还秋歇了。
苏辙这首咏牵牛花诗的主要特色是写得全面、细致。从牵牛花的花蔓到花形、花色都一一写到。特别是就牵牛花颜色的一番描绘,形象生动逼真。说明苏辙对牵牛花观察之细、用笔之工,值得称道。另外,苏诗不曾涉及与牵牛花相关连的牛郎织女传说,也是一个特点,这本是为诗人发挥联想的绝妙机会,但苏辙却弃而不用,但正如苏辙诗中所咏“物性有禀受,安问秋与春”,不妨也说“人性有禀受,安问秋与春。”
相关推荐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坤&mid
2024-09-29
楼兰,是古代 (公元前80年左右) 新疆罗布泊西岸的一个国家,是汉代通西域南路必经之地,后被沙漠堙没,有“沙漠中的庞贝”之称
2024-09-29
塔尔寺,藏语称 “袞本”,意为 “十万佛像”。在青海湟中县鲁沙尔镇西南隅。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是我
2024-09-29
青海湖,在青海省西宁西,古名鲜水、又名仙海、西海,音近相通。北魏时始名青海,蒙古语称 “库库诺尔”,意为 “青色的湖&
2024-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