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惜牡丹花二首》咏牡丹诗鉴赏 白居易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寂寞萎红低向雨,离披破艳散随风。
小学生必背的名言名句和诗词名句(精选70句)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坤&mid
2024-09-29
《牡丹·惜牡丹花二首》咏牡丹诗鉴赏 白居易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寂寞萎红低向雨,离披破艳散随风。
《牡丹·惜牡丹花二首》咏牡丹诗鉴赏
白居易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寂寞萎红低向雨,离披破艳散随风。
晴明落地犹惆怅,何况飘零泥土中。
素有国色天香之誉的牡丹花,一直为世人所珍爱;特别是唐代,每当牡丹盛开时,人们更以竞赏牡丹为乐事。诗人写的却不是花开之盛,以及赏玩时的欣喜之情,而是写落花之际,自己的一片惆怅、寂寞的惜怜之心。从另一角度表现了诗人的爱花、恋花的雅致深情。
第一首,首句“惆怅阶前红牡丹”,起意突兀。面对着小院阶前的红色牡丹花,诗人为什么陡起愁思呢? 接着第二句写出了引起这愁思的来由,原来是在薄暮之中,诗人发现本来争芳吐艳、红若流霞的牡丹花,不知不觉中已凋谢殆尽,“唯有两枝残”了。这里的“残”,是残余、剩留的意思,与凋残、残破之意不同。此处用一“唯”字,表示本来是繁花茂密,而如今竟只落得如此凋零、狼藉的地步。这就难怪诗人在阶前要陡生惆怅之心了。既然花已凋谢殆尽,就令人再无赏玩之心了吧? 而诗人却不这样,在诗的第三句,语意一转,诗人感到如果明朝风起,应是连仅有的两枝也将不存,岂不更令人凄凉冷落难堪,为了慰藉自己的一片惜花之情,不如趁夜把火(点燃灯火),抓住行将消逝的美,来赏玩一番。一般说来,赏花是在盛开时节,而一旦花事已过,残枝零花,会感到意兴索然的,但诗人却要秉烛夜赏残花,这真是爱花之极致,别有雅人情怀了。对花的留连,也正是对春的留连,对光景的留连,其中当也寄寓了诗人对自己年华易逝的惋惜和感触吧?白居易此诗的深厚的感情,别致的意趣,曾引起后人的模仿,李商隐《花下醉》:“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宋代苏东坡的《海棠》诗:“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虽然意境略有不同,但均由此诗化出,由此可见白居易这首小诗对后人的启迪之功了。
第二首仍写落花时节的惜花之情。题下原注:“一首,翰林院北厅花下作。一首,新昌窦给事宅南亭花下作。”这两首诗同写于暮春时节,但时日、地点不同。第二首写的是牡丹花在风雨催残下,落红飘零时的情景和诗人的一片惆怅心情。牡丹花在盛开时,争奇吐艳,光华照人,曾招来多少观赏的游人? 听到多少赞誉之声? 可是如今花落人去,再也无人问津,只落得几朵残花,兀自在风吹雨打中,四散飘零。“萎红”、“破艳”,写盛日已过的狼藉惨状;“低向雨”、“散随风”,写命运不能自主的悲哀。这是花儿的寂寞,也是诗人的寂寞。诗的三、四句,忽的一转,更把这悲哀引向了深层。“晴明落花犹惆怅”,一般说来,时光不驻,花落随风,已是大寂寞事,够令人失意惆怅的了,而况如今又横遭雨打,片片娇颜弱质,竟委弃于烂泥污水之中,这遭际,这命运不也太悲惨了吗?诗人在爱花、惜花的感情之下,蕴藉了更为深沉的感情。
这两首咏花小诗,写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留连,以及对美的消逝和遭受摧残的同情,乍读似平淡,细细嚼读,就会使人有“别具深情一万重”之感了。
相关推荐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坤&mid
2024-09-29
楼兰,是古代 (公元前80年左右) 新疆罗布泊西岸的一个国家,是汉代通西域南路必经之地,后被沙漠堙没,有“沙漠中的庞贝”之称
2024-09-29
塔尔寺,藏语称 “袞本”,意为 “十万佛像”。在青海湟中县鲁沙尔镇西南隅。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是我
2024-09-29
青海湖,在青海省西宁西,古名鲜水、又名仙海、西海,音近相通。北魏时始名青海,蒙古语称 “库库诺尔”,意为 “青色的湖&
2024-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