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夔州歌十绝句》全诗原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导语】:

  杜甫《夔州歌十绝句》全诗原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夔州歌十绝句》  .[唐].杜甫.  【其一】  中巴之东巴东山⑴,江水开辟流其间⑵。  白帝高为三峡镇⑶,瞿塘

  杜甫《夔州歌十绝句》全诗原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夔州歌十绝句》

  .[唐].杜甫.

  【其一】

  中巴之东巴东山⑴,江水开辟流其间⑵。

  白帝高为三峡镇⑶,瞿塘险过百牢关⑷。

  【其二】

  白帝夔州各异城⑸,蜀江楚峡混殊名⑹。

  英雄割据非天意,霸主并吞在物情⑺。

  【其三】

  群雄竞起问前朝⑻,王者无外见今朝。

  比讶渔阳结怨恨,元听舜日旧箫韶。

  【其四】

  赤甲白盐俱刺天⑼,闾阎缭绕接山巅⑽。

  枫林橘树丹青合⑾,复道重楼锦绣悬⑿。

  【其五】

  瀼东瀼西一万家,江北江南春冬花。

  背飞鹤子遗琼蕊,相趁凫雏入蒋牙⒀。

  【其六】

  东屯稻畦一百顷⒁,北有涧水通青苗。

  晴浴狎鸥分处处,雨随神女下朝朝。

  【其七】

  蜀麻吴盐自古通,万斛之舟行若风。

  长年三老长歌里,白昼摊钱高浪中⒂。

  【其八】

  忆昔咸阳都市合⒃,山水之图张卖时⒄。

  巫峡曾经宝屏见⒅,楚宫犹对碧峰疑。

  【其九】

  武侯祠堂不可忘⒆,中有松柏参天长。

  干戈满地客愁破,云日如火炎天凉。

  【其十】

  阆风玄圃与蓬壶,中有高堂天下无⒇。

  借问夔州压何处,峡门江腹拥城隅。

  杜甫在成都留住了五年,梓州一年,辗转从云安来到夔州。这是杂写风物的夔州歌十绝句中的第一首。杜甫所以南奔,一是由于当时剑南节度使严武已死,自己失去了依傍,加上当地叛乱又起,刀光剑影,一个穷书生回天乏力,只能走为上策。二是听说江东的荆湘一带,鱼美米贱,风景宜人,也想乘兴东游一番。这样,夔州这个水陆码头就很有吸引力了。夔州古属东巴郡,意即大巴山之东。它和中巴、西巴、合称为三巴。

  夔州歌有个共同特点,就是写景状物,清晰如画,不加太多的雕饰。试看“中巴之东巴东山,江水开辟流其间”这两句,除去“开辟”两字用得极具动感,能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外,其余均平铺如画,连方位都不差。开头“中巴之东巴东山”一句七字,全是平声,颇不合绝句的格律。其实任何伟大的诗人,都在严守自己的格律,又都在突破自己的格律。杜甫晚年在夔州写的诗如 《秋兴》等,格律是用得很细的。这里所以要这样用,一句话,要准确说明山川形势,不能以词害意。要不然,就不会说杜甫的山水诗是“图经”了。

  “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这两句,就韵味盎然了。一个“镇”字,把白帝城的“高”、“险”、“雄伟”,囊括无遗。“百牢关”,在汉中沔县西南,嵯峨巨石林立,为入蜀要道,相传为诸葛亮所建。杜甫在这里信手拈来,就进一步把白帝城的重要性烘托出来了。

  第二首是落笔于地理环境,转入写历史的绝句。

  白帝城、夔州虽说挨得很近,但毕竟是两座城,各有管辖范围,因而成了起句中的“各异域”。瞿塘峡,有人说是蜀江,有人说是楚峡,蜀之尾,楚之头,都说得通,所以成了“混殊名”。

  这开头上下两句,内容贴切,对仗工整,平仄上很协调,后三字一正说一反说,颇有变化。杜诗的工力,从这些细小处也能看出来。

  下面两句那是写这个地方的历史了。英雄割据,是说的东汉末年公孙述在这一带拥兵自重,残害人民,结果兵败被杀。“非天意”,是指逆天行事。霸王并吞,是指汉高祖刘邦,以这块地方为基业,不抢不掠不扰民,实行王道统治。最后,他终于打败项羽,取得天下。“在物情”和“得民心”这类词,意思十分相近。杜甫经过推敲,大概认定“得民心”三字意太直,也有点滥,所以用了前者。

  “非天意”是反说,“在物情”是正说。这儿一反一正和上面一正一反,正严丝合缝。古诗的呕心沥血,也常表现在这些方面。

  绝句,实际上就是截句,把一首律诗截成两块,或取上半块,或取下半块,或取中间两副对子的四句。这种掏心子的绝句,难度要大些。可杜甫特别喜爱这一种。他在成都草堂时写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以及在来夔州路上夜泊野渡时写的:“江月去人只三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泼刺鸣”等,都已成了千古绝唱。

  第三首是写山村风景的绝句诗。

  赤甲和白盐是构成瞿塘峡一东一西两座山峰。俱刺天,表示很高,据测算约1500米。这样的起句,回旋余地很大,下面文章怎么做都行。可跟上“闾阎缭绕接山颠”这一句,就把范围缩小到只剩下山村的风光了。闾阎是指庄户人家的门窗、阁楼之类的建筑,互相依傍着,炊烟袅袅,绵延不断,快到山颠啦。下面那是进一步描写这山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幅中秋时节,五谷丰登的欢乐图。“枫林桔树丹青合”,枫林红、桔树绿、果子黄,听凭丹青妙手来画,也画不尽哩。“复道”,原指“游廊”之类的建筑。复道重楼,是指高大、深远、豪华的建筑群。山村的房子哪有什么豪华可言,可却有个特点,依山势而建,远远看去,也颇具复道重楼的气派。所以,杜甫在这里脱口吟了句:“复道重楼锦绣悬”,认为山村的风光一点也不比富贵人家差。

  这样一来,这首小诗就极富诗情画意了。

  杜甫对人民的生活一直是关注的。他自己也过着“潦倒新停浊酒杯”那种穷书生的日子。两者一结合,他的诗中就不时流露出要为劳苦大众鸣不平,唱赞歌的气息。《三吏》、《三别》是其中的佼佼者。这回,他来到夔州这个水陆码头,自然不会忘了要找撑船掌舵的长年三老一块儿唠唠。这第四首诗,就是这段生活的结晶。“蜀麻吴盐自古通,万斛之舟行若风”,这开头两句,就把长江航线上虽说十分危险,但仍是相当繁忙的景象全点染出来了。蜀麻、吴盐只是代表,其他可想而知。一斛古时有说五斗,有说十斗。“万斛”是极言其多。就是这些大船载着吴盐,载着蜀麻,上水下水,互相交换,商人从中渔利。“行若风”三字,既有船行之快,也有获利之厚双重的意思。

  第三句“长年三老长歌里”,是全诗的关键。上水也好,下水也好,都要过三峡。三峡之中急流涌撞,险滩成群,稍一不慎就会船毁人亡。可是这些长年三老,哪怕在鬼门关前来来去去,也要用山歌来渲泄自己胸中的豪气。“长歌里”三字,杜甫想必是反复推敲了的。如果单要表现豪情,大可把下面这个“高”字调上来变成“长年三老高歌里”,下面随便填个“险”字,变成“白昼摊钱险浪中”,也是可以的。但是这样一来,意思就有点变了:“高歌”是指昂奋勇进的豪情,可船夫们的歌是豪中带苦,苦歌豪唱。只有一个“长”字,才能充分体现。长歌一串,苦歌一片。

  最后一句“白昼摊钱高浪中”,摊钱是指赌博。这些船中客商,晚上做着发财梦,睡足了,大白天哪怕风急浪高,仍然在船舱中吆五喝六赌博,一心想赢大钱哩。

  这首小诗读来盎然成趣,发人深思。

  武侯祠,成都有,夔州也有。杜甫对诸葛武侯是十分崇拜的。凡遇武侯祠必定拜谒,必定写诗,而且对武侯祠中的松柏也特别倾注着深情。曾经写过 《古柏行》等诗。这首诗的开头两句,是在意料中的:“武侯祠堂不可忘,中有松柏参天长。”这和在成都写的:“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三句“干戈满地客愁破”中的“干戈满地”,主要是指严武死后,他手下的部将崔旰、杨子琳等人又互相攻伐,造成内乱。外面是吐谷浑、吐蕃等又在边陲入侵,难民纷纷逃进四川来。杜甫就这样流浪到蜀尾楚头的山城来的。“客愁破”的破字,笔者认为有双重的内涵: 一重是对眼前的松柏而言。因为杜甫这回拜谒正值夏天,赤日炎炎,有了这片阴凉,正好消暑,愁中得乐,所以叫做破。且为第四句“云日如火炎天凉”开路。可这种的破是暂时的。离开后,这客愁又会立即涌上心头,没多少意义。二是对诸葛武侯的精神而言。武侯一生,鼎足三分,运筹帷幄; 六出岐山,忠心耿耿要匡复汉室。因为早逝,壮志未酬,然而精神永存。有这种精神,还怕不出第二个诸葛亮吗? 讨平这些蟊贼算个啥! 想到这些地方,他的客愁真个会破了。所以,杜甫在这儿特意用了个“破”字,是经过筛选了的。

  第六首是从神话写到现实的即兴诗。

  三峡和江汉平原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一直流传着许多神话故事。屈原也是三峡秭归人。在 《离骚》里他就引用了不少神话。从这往后,更多神话都在书中出现。第一句“阆风玄圃与蓬壶”,就是描述神仙遨游中自在、欢乐的三个神话。第二句于是立即加以补充:“中有高唐天下无。”高唐是寺馆名,这儿和阳台同义,都是巫山神女和楚王缱绻幽会的地方。这样的故事自然是独一无二的。第三句转回到夔州身上来:“借问夔州压何处?”第四句点题答复:“峡门江腹拥城隅。”夔州城的环境,早有介绍,这里说得更形象化了: 峡门就是夔门,连同江水很长的一段,都拥在城墙边哩。这首诗又等于是“图经”。

相关推荐
  • 杜甫《夔州歌十绝句》题解,译文,注释赏析
  •  

    手机访问 经典文学作品

    热门推荐
    经典文学作品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经典文学作品网jdwxzp.com 2016-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