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正风在金盆洗手的时候被左冷禅给阻止了,那么问题来了,刘正风在金盆洗手的宴会上为什么不肯撒谎。
鹿鼎记是真实历史吗?背景是哪个朝代?
鹿鼎记是一部非常经典的作品,关于鹿鼎记的背景是哪个朝代一直受到关注,小编来给大家介绍鹿鼎记是不是真实的历史。来了解一下吧。
2020-11-19
刘正风在金盆洗手的时候被左冷禅给阻止了,那么问题来了,刘正风在金盆洗手的宴会上为什么不肯撒谎。
近日,又有新版笑傲江湖问世,这里不对其做评价,也不讨论写作背景等因素,单纯是看到了刘正风金盆洗手的情节之后产生了一些感慨——也许刘正风只要撒个谎,他也不会落得一个被灭门的结果。
先来看看剧情中嵩山派给出的理由,费彬森然说道:“左盟主吩咐了下来,要我们向你查明:刘师兄和魔教教主东方不败暗中有甚么勾结?设下了甚么阴谋,来对付我五岳剑派以及武林中一众正派同道?”这个时候,其实嵩山派是先扣下一个大帽子,他们其实早已暗中查清刘正风是与曲洋结交,这个时候搬出东方不败,为的不过是吸引大家的注意力,抵消对刘正风的同情,同时也是震慑在座武林人士不要轻易出头,毕竟与东方不败勾结可不是什么好的事情。
只不过,这样的问询却无法给刘正风定性,最后的撒手锏是这样一问,陆柏细声细语的道:“刘师兄,这话恐怕有些不尽不实了。魔教中有一位护法长老,名字叫作曲洋的,不知刘师兄是否相识?”这是绝对致命的一个问题,前面一问还是开放性的问题,毕竟阴谋是有很多的,但是这一问就是逼宫,因为答案就是在是与否中,其实按照很多人的思路来讲,这个问题好像不构成任何威胁,直接否认掉,对方绝对没有把柄,毕竟两人平时只是一起开个音乐party,在没有录音机的年代,信奉的还是白纸黑字。
但正是因为刘正风的承认,就将节奏交给了嵩山派,一切都按照左冷禅的剧本进行,最终干掉刘正风一家,严重削弱了衡山派实力,从而达到了嵩山派的战略意图。
关键性的问题,为什么刘正风宁死不撒谎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 时代特色。当时是封建社会下的儒家统治,重义轻生是当时的主流价值观,这样的环境下,如果刘正风直接承认不认识,或者只承认和曲洋有一面之缘,在座的人在表面上会承认,曲洋也会因为情况紧急不予计较,但最大的魔障就是刘正风过不了心中的坎,换做现在的话讲,就是这么做了,他的良心会很痛,这个不能忍。
2、 生活环境。刘正风曾说过:小弟仗着先人遗荫,家中较为宽裕。可见他从小就是一个富家公子哥,长大后拜入衡山派,虽然没做掌门,但是管了整个门派的大小事务,却是实际上的掌权者,这个人生还是很顺利的。不过顺利的人生遇到了命中最大的阻碍,在关键问题的思考上,既受了普世价值观的影响,也有富家子弟的叛逆作祟。
3、 侥幸心理。文中已经写出刘正风早已料到与曲洋相交会有祸事,他也做了准备,一是买个官,求个护身符;二是金盆洗手,使用隐遁大法。不过行事没有考虑周全,也把所谓的武林同道想的太好,最后只能空悲切了。
也许,江湖人就有江湖人的特色吧!刘正风想要笑傲江湖,但是没有想匹配的实力,只能是被规则束缚。
刘正风与曲洋
金庸写刘正风与曲洋,如同古代伯牙与子期,可谓高山流水遇知音。但问题是刘正风结交的曲洋,是江湖上视为邪教的长老,刘正风则认为“言语文字可以撒谎作伪,琴瑟之音却是心声,万万装不得假”,笑傲江湖之曲,与嵇康的脉搏相呼应,接承的是《广陵散》的遗音,广陵散在历史上最感人肺腑的是嵇康被杀头之前所上演的那一幕,三千太学生为之动容,纷纷求情,也终究救不下嵇康,嵇康奏完仰天长啸,世上再无广陵散!于是广陵散就此失传。嵇康何许人也,魏晋名士竹林七贤之首,之所以被诛杀,正是由于放浪形骸狂放不羁的个性使然,可谓亦有一种笑傲江湖的气度。《笑傲江湖》承接的绝不仅仅是《广陵散》的遗留的音律,更是承接了广陵散与嵇康所要倡导的一种自由。这种自由里,不涉及政治也无关乎正邪对错,这种自由里,哪怕是完全对立的思想也可以获得最大限度的包容,这种自由里,人走向着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