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难仁心存百姓①,登舟挥泪动三军。 至今凭吊襄江口②,父老犹然忆使君③。 【释词】 ①存:爱抚。《隆中对》: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②襄江:汉水。汉水经襄阳南流入长江一段,称襄
三国演义第一百二十回原文:荐杜预老将献新谋 降孙皓
第一百二十回 荐杜预老将献新谋 降孙皓三分归一 却说吴主孙休,闻司马炎已篡魏,知其必将伐吴,忧虑成疾,卧床不起,乃召丞相濮阳兴
2024-10-15
临难仁心存百姓①,登舟挥泪动三军。 至今凭吊襄江口②,父老犹然忆使君③。 【释词】 ①存:爱抚。《隆中对》: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②襄江:汉水。汉水经襄阳南流入长江一段,称襄
临难仁心存百姓①,登舟挥泪动三军。
至今凭吊襄江口②,父老犹然忆使君③。
【释词】
①存:爱抚。《隆中对》:“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②襄江:汉水。汉水经襄阳南流入长江一段,称襄江。
③使君:汉代对刺史或奉命出使的人的尊称。汉代以后,统称州郡地方长官。这里指刘备。
【赏析】
曹操大军分兵八路逼近樊城,刘备被迫又从樊城撤退。临行有十余万民众愿意随行,日行十余里。众将劝说刘备:“今拥民众数万,日行十余里,似此几时得至江陵?倘曹兵到,如何迎敌? 不如暂弃百姓,先行为上。”刘备哭着说:“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我,奈何弃之?”坚持“拥着百姓,缓缓而行”。这首小诗就此事颂扬刘备仁义爱民之心。
“临难仁心存百姓,登舟挥泪动三军。”这联诗记述了刘备携民渡江的史实。刘备从新野撤到樊城,孤城仍然不可久守。只得令人遍告百姓,愿意随行的,便一同过江。两县之民,皆愿随同,扶老携幼,将男带女,滚滚渡河,两岸哭声不绝。刘备于船上望见,非常痛心,“为吾一人而使百姓遭此大难,吾何生哉!”几欲投江,军民闻之,莫不感动。诗的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刘备与民同难、甘苦与共精神的赞美之情,并且点破这种精神的实质是“仁心”。
刘备是《三国演义》鼎力塑造的“仁君”形象。他的“仁心”表现是多方面的,“三让徐州”的礼让,“接纳吕布”的宽容,“借兵相救”的信义,“不夺荆州”的仁德,“携民渡江”的爱民等等,刘备曾得意地对庞统说:“今与吾水火相敌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相反,事乃可成。若以小利而失信于天下,吾不忍也。”这正是刘备典型性格的内核,尽管外部表现在不同的境遇中、不同的场合下,有所侧重,变幻不一,但实质无不浸透着仁义的精神。早在孔子便提倡“仁”,并明确“仁”的最深刻、最精辟的一条是“爱人”。孟子继承孔子的思想,进而提出“仁政”主张,其中贯穿着一条重要原则:以民为本。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使民本思想进一步得以弘扬。在董仲舒看来,天意也是民意,君主要维护自己的统治,要顺从天意,体察民意,以民为政权的根基。刘备深谙此道,他所说的“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便是儒家民本思想的体现。因此说:“临难仁心存百姓”不只是描述事实,更重要的是高扬儒家“爱民”的精神。
“至今凭吊襄江口,父老犹然忆使君。”这一联诗是从嘉靖本《三国演义》“襄阳官道兴兵日,行客犹然忆使君”改写的,改动的词句,突出了两点:一是把“襄阳官道”改为“至今凭吊”,加强了时序的扩延,“兴兵日”是当时的现实,“至今凭吊”说的历史的今天,岁月流逝,而人们对“仁君”刘备的崇敬和顶礼,不减当年,弥岁笃深,可见影响之深广。二是将“行客”改为“父老”,扩展了民众的范围,明确了阶层的内涵,体现了民众之所爱,与“仁心”的爱民思想呼应得更紧密。改写后的诗句更见其长,可见毛宗岗从点滴笔墨着眼,强化刘备“仁君”理想人格的感情色彩。
相关人物
每回主要内容简介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一、二二、二三、二四、二五、二六、二七、二八、二九、三十、三一、三二、三三、三四、三五、三六、三七、三八、三九、四十、四一、四二、四三、四四、四五、四六、四七、四八、四九、五十、五一、五二、五三、五四、五五、五六、五七、五八、五九、六十、六一、六二、六三、六四、六五、六六、六七、六八、六九、七十、七一、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七、七八、七九、八十、八一、八二、八三、八四、八五、八六、八七、八八、八九、九十、九一、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九六、九七、九八、九九、一百、一零一、一零二、一零三、一零四、一零五、一零六、一零七、一零八、一零九、一一零、一一一、一一二、一一三、一一四、一一五、一一六、一一七、一一八、一一九、一二零、
重要情节:官渡之战、舌战群儒、煮酒论英雄、温酒斩华雄、桃园结义、夷陵之战、千里走单骑、华容道释曹、三顾茅庐、三分归晋、遗恨五丈原、赵云救阿斗、赤壁之战、许褚斗马超、草船借箭、空城计、火烧赤壁、横槊赋诗、杨修之死、智激周瑜、张飞威镇长板桥、刮骨疗毒、关羽败走麦城、关羽单刀赴会、三气周瑜、七擒孟获、
每回原文及解析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一、二二、二三、二四、二五、二六、二七、二八、二九、三十、三一、三二、三三、三四、三五、三六、三七、三八、三九、四十、四一、四二、四三、四四、四五、四六、四七、四八、四九、五十、五一、五二、五三、五四、五五、五六、五七、五八、五九、六十、六一、六二、六三、六四、六五、六六、六七、六八、六九、七十、七一、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七、七八、七九、八十、八一、八二、八三、八四、八五、八六、八七、八八、八九、九十、九一、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九六、九七、九八、九九、一百、一零一、一零二、一零三、一零四、一零五、一零六、一零七、一零八、一零九、一一零、一一一、一一二、一一三、一一四、一一五、一一六、一一七、一一八、一一九、一二零、
第一百二十回 荐杜预老将献新谋 降孙皓三分归一 却说吴主孙休,闻司马炎已篡魏,知其必将伐吴,忧虑成疾,卧床不起,乃召丞相濮阳兴
2024-10-15
第一百一十六回 钟会分兵汉中道 武侯显圣定军山 却说司马昭谓西曹掾邵悌曰:“朝臣皆言蜀未可伐,是其心怯;若使强战,必败
2024-10-15
第一百一十五回 诏班师后主信谗 托屯田姜维避祸 却说蜀汉景耀五年,冬十月,大将军姜维,差人连夜修了栈道,整顿军粮兵器,又于汉中
2024-10-15
第一百一十四回 曹髦驱车死南阙 姜维弃粮胜魏兵 却说姜维传令退兵,廖化曰:“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今虽有诏,未可动也。&
2024-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