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秦称阳羡,明代以来以盛产紫砂陶器而闻于世,故名。陶器史专著。明周高起曾撰《阳羡茗壶系》一卷,清吴骞修补、增订是书,整理为二卷,定名《阳羡名陶录》。成书于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
清代长篇章回体小说
长篇章回体小说是清代创作最繁荣、取得成就最高的小说类型,名篇佳作层出不穷。其中,《儒林外史》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小说史上开始
2024-09-29
宜兴秦称阳羡,明代以来以盛产紫砂陶器而闻于世,故名。陶器史专著。明周高起曾撰《阳羡茗壶系》一卷,清吴骞修补、增订是书,整理为二卷,定名《阳羡名陶录》。成书于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
宜兴秦称“阳羡”,明代以来以盛产紫砂陶器而闻于世,故名。陶器史专著。明周高起曾撰《阳羡茗壶系》一卷,清吴骞修补、增订是书,整理为二卷,定名《阳羡名陶录》。成书于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撰者事迹参见“《拜经楼诗话》”条)
《阳羡名陶录》全书分上、下两卷,上卷四章,下卷两章。上卷第一章为“原始”,简述宜兴陶器史的发展概况。第二章为“选材”,记述各种宜兴陶器的原料性能及产地。如“石黄泥出赵庄山,即未触风日之石骨也,陶之乃变硃砂色。”再如“白泥出大潮山,陶瓶盎缸用之,此山未经发用,载自江阴白石山,即江阴秦望山东北支峰”等。第三章为“本艺”,记述紫砂壶生产工艺的一些要诀及各种造型、质地不同的紫砂壶与茶和水的相应关系。如“造壶之家各穴门外一方地取色土,筛捣部署讫,食窖其中名曰养土,取用配合各有心法,秘不相授。”再如“壶宿杂气满贮,沸汤倾即没冷水中,亦急出,冷水泻之,元气复矣。”等等。第四章为“家溯”,记述自明正德至清乾隆时期许多名家的制陶事迹,此章为该书重点,详录的名家有供春、时朋和时大彬父子、李茂林和李仲芳父子、徐友泉、欧正春、陈鸣远、陈子畦、陈用卿、闵鲁生、陈光甫、陈仲美、沈君用、沈子澈等几十人。
下卷两章,第一章为“谈丛”,其内容较庞杂,包括原料、造型品种及私人藏历代名壶等。如“蜀山黄黑二土皆可陶,陶者穴火负山而居,垒垒如兔窟”。再如“往时龚春茶壶,近日时大彬所制,大为时人宝惜,盖皆以粗砂制之,正取砂无土气耳。”等等。第二章为“文翰”,辑录许多与宜兴陶器有关的诗文,包括一部分名壶上的铭款。如清人吴省钦的“论瓷绝句”:“宜兴妙手数龚春,后辈还推时大彬。一种粗砂无土气,竹炉馋煞斗茶人”。再如陈仲鱼“观六十四研斋所藏时壶率成一绝”:“陶家虽欲数供春,能事终推时大彬。安得携来偕砚北,注将勺水活波臣。”等等。下卷两章引用史料较为丰富,其中较著名的有明代王稚登《荆溪疏》、文震享《长物志》、谷应泰《博物要览》、清代李渔《杂说》、王士祯《池北偶谈》、阮葵生《茶余客话》、朱琰《陶说》,以及今日难觅的张燕昌《阳羡陶说》等数十种。
《阳羡名陶录》记载紫砂工艺过于简略,但其中记载许多制壶名家,较为详实,颇有历史价值。许多明清宜兴名家作品,今已失存,但该书对名家作品的生动描绘,则仍可使今人了解其超凡技艺。可惜该书有文无图,亦为憾事。
清乾隆、嘉庆间刻印的《拜经楼丛书》,首次收录《阳羡名陶录》。清光绪八年(1882年)出版《重刊拜经楼丛书七种》,亦收录是书。清同治光绪间出版的《榆园丛刻附·娱园丛刻》、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出版的《重校拜经楼丛书十种》以及《美术丛书》初集三辑均收录是书。现传世单行本,多为民国时期刻本,多未署出版单位及年代。
吴骞另著《阳羡名陶录》续书一卷,分为“家溯”、“本艺”、“谈丛”、“艺文”四章。续书仅见《拜经楼丛书》及《重刊拜经楼丛书七种》。其内容体例与《阳羡名陶录》一样。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原文: 熙宁二年二月庚子,神宗以王安石参知政事。初,帝欲用安石,曾公亮力荐之,唐介言安石难大任:“安石好学而泥古,故议论迂
2022-12-02
原文: 初,石守信、王审琦等皆帝故人,有功,典禁卫兵。赵普数以为言,帝曰:“彼等必不吾叛,卿何忧之深邪?”普曰:“臣
2022-12-02
原文: 祥兴二年二月,崖山破,张弘范谓文天祥日:“能改心以事宋者事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日:“国亡不能救,
2022-12-02
原文: 高宗建炎三年,辛未,兀术入建康。杜充叛,降金。癸酉,帝闻杜充败,谓吕颐浩曰:“事迫矣,若何?”颐浩遂进航海之策,其
2022-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