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是水浒传中的核心人物,就是在宋江的主导下接受了朝廷的招安,导致梁山上好多人都死了。来了解一下宋江是不是卧底呢。
水浒传第五十回原文:吴学究双掌连环计 宋公明三打祝
第五十回 吴学究双掌连环计 宋公明三打祝家庄 格言曰: 乾坤宏大,日月照鉴分明。 宇宙宽洪,天地不容奸党。 使心用幸
2024-10-18
宋江是水浒传中的核心人物,就是在宋江的主导下接受了朝廷的招安,导致梁山上好多人都死了。来了解一下宋江是不是卧底呢。
水浒传中宋江是卧底吗?
《水浒传》的前七十回写得很畅快,尤其是两赢童贯三败高俅,显示出了梁山不俗的战斗力,同时我们也能从章回目录中看出汉字的玄妙:两赢童贯是梁山胜利,三败高俅还是梁山胜利,赢与败居然成了同义词。
梁山一百单八将,真正有指挥大兵团作战能力的,几乎没有,马军五虎将之首大刀关胜上梁山前只是一个浦东巡检,豹子头林冲一直在禁军中当枪棒教头,大相国寺偷菜泼皮对他的称呼是“林武师”而不是“林将军”。
梁山军除了少数战败投降的军官,剩下的就是从未经过正规战的山贼水匪和土豪劣绅,另外就是一些县衙都头和独脚大盗、黑店老板,这些人乌合起来居然能把太尉高俅和枢密使童贯打得溃不成军,这不能不让人怀疑其中藏着猫腻——细看高俅童贯带领的部队,我们忽然觉得宋徽宗赵佶除了写字画画,在治国用人上也很狡猾,童贯高俅征讨梁山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人头不要钱一样往水泊梁山送,其中确实大有玄机。
当然,这玄机说起来可能也并不玄妙,蔡京只用四个字就给出了答案:以盗治盗!
其实睿智的读者诸君早就发现了问题:为什么征讨梁山一直是以地方部队为主?宋朝军队分禁军厢军两种,禁军不动,厢军送死,赵佶和蔡京高俅童贯是咋想的?宋江只杀地方部队却礼遇禁军将领,是不是跟朝廷早有默契?下面的两张图,朝廷和梁山双方军队的旗帜,都是一个大大的“宋”字,这个“宋”指代的是宋朝还是宋江,估计只有当事人才清楚了。
汝宁郡都统制呼延灼征讨梁山,除了本郡人马,还饶上了陈州团练使百胜将韩滔、颍州团练使天目将彭玘:“三路军马计有五千,连步军数及一万。”
听说这三人麾下有一万兵马,太尉高俅狮子大开口:“你三人亲自回州,拣选精锐马军三千,步军五千,约会启程,收剿梁山泊。”
呼延灼出征,朝廷只给装备不出人,最后三路兵马被梁山杀得只剩下呼延灼一个光杆司令,而朝廷禁军因为没有一人前往,所以半点兵员损失都没有,朝廷用“三千副铁甲,五千副熟皮马甲,三千顶铜铁头盔,二千根长枪,一千把衮刀,三千匹战马”,换来了三个州郡地方部队全军覆没,这买卖也不亏。
“屈在下僚”的浦东巡检关胜手下并没有多少拿得出手的战力,但是赵佶也有办法不动自己的老本儿:“调拨山东、河北精锐军兵一万五千”交给关胜宣赞郝思文,至于兵器铠甲,也让他们自己带,朝廷只负责供应粮草。
看来赵佶和蔡京都吸取了呼延灼叛逃的经验教训,再也不拿朝廷的装备去填无底洞了。
山西人关胜带着山东河北部队去打梁山,那可真是兵不知将将不识兵,最后关胜一败涂地,自己也只好上了梁山去当照猫画虎画虎类犬的马军五虎将去了。
呼延灼和关胜两次征讨梁山失败,总数两万三千的五支地方部队被梁山军全歼,而朝廷禁军毫发无伤,赵佶估计梦里都会偷笑——老祖宗定下的“强干弱枝”之法,在我这一代算是做到了极致。
边军和地方部队一直是赵宋朝廷心中的一根刺,只拔除了五根,肯定是还不够舒服,于是枢密使童贯亲自出马了,这次他使出了大手笔:“八路军州,各起军一万,就差本处兵马都监统率。”
因为是枢密使亲自出征,所以童贯还带了两万禁军和两员大将:“又于京师御林军内选点二万,守护中军。御营中选到左羽、右翼良将二员为中军,那二人是御前飞龙大将酆美、御前飞虎大将毕胜。”
这些御林军是不参与冲锋陷阵的,他们就是童贯的两万小保镖被两个大保镖,冲在前面当炮灰的,当然是从地方调来的八个兵马都监。
这八个兵马都监,分别是睢州兵马都监段鹏举、郑州兵马都监陈翥、陈州兵马都监吴秉彝、唐州兵马都监韩天麟、许州兵马都监李明、邓州兵马都监王义、洳州兵马都监马万里、嵩州兵马都监周信,结果大战之后,马万里被林冲一矛搠死、王义被索超一斧砍死、韩天麟被董平一枪刺死、吴秉彝和李明分别被史进和杨志斩杀、 周信被龚旺和丁得孙钢叉戳穿咽喉、段鹏举死于李逵板斧之下、陈翥被秦明用狼牙棒连盔带顶打得粉碎——八个都监一个不剩地被梁山收拾干净了。
八个都监、八万厢军,一战之下全部报销,而童贯带来的两万禁军和两员大将,却损失很小:童贯带着御前飞虎大将毕胜以及中军人马直接跑回了京城,他们总共带回了四万败兵,其中有一半,就是那远离火线的两万御林军。
就连那个被活捉的御前飞龙大将酆美,也在梁山收到了热情招待并释放了:“宋江自解其缚,请入堂内上坐,亲自捧杯陪话,奉酒压惊。留酆美住了两日,备办鞍马,送下山去。”
看到这里,我们不能不怀疑朝廷跟宋江有默契,甚至可能给了宋江密令:“禁军将领,你千万不要伤害;地方军将,你尽管放心杀戮。咱们的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强干弱枝,你杀的越多,朝廷隐患就越小。”
不管是默契还是密令,反正宋江跟朝廷是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好像童贯此行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梁山之手,除掉那八个有一万兵马的各州都监。
蔡京制定的以盗治盗方略,在高俅带领十个节度使征讨梁山的时候,得到了更完美的体现:“原来这十路军马,都是曾经训练精兵,更兼这十节度使,旧日都是在绿林丛中出身,后来受了招安,直做到许大官职,都是精锐勇猛之人。”
这十个绿林好汉出身的节度使果然不同凡响,他们在跟梁山好汉的对决中,居然只折了一个荆忠,其余的被梁山活捉之后释放,但是他们所带领的本部人马,却已经被全歼,这些幸存的原绿林好汉,节度使的管帽肯定是要丢了。
盘点一下朝廷与梁山军的四次战役,二十三支地方部队被歼灭,禁军可能只擦破了一点油皮,根本就没伤到肌肉,赵佶蔡京高俅果然大大地狡猾,他们这“以盗治盗”之术,果然已经修炼得炉火纯青——有很多读者怀疑宋江是朝廷派往梁山的卧底,看了这四次战役,笔者也觉得这事儿确实不太正常:宋江为啥只杀地方部队而不动禁军将领?他带领梁山军屡战屡胜,按照书中描述,梁山军势不可挡,就是杀进京城推翻龙椅也不是不可能,宋江为什么还是一门心思要招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