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冲是三国时期曹操的小儿子,我们从小就有听说过曹冲称象的故事。那么曹冲是怎么死的呢?一起来看看吧!
三国演义第一百二十回原文:荐杜预老将献新谋 降孙皓
第一百二十回 荐杜预老将献新谋 降孙皓三分归一 却说吴主孙休,闻司马炎已篡魏,知其必将伐吴,忧虑成疾,卧床不起,乃召丞相濮阳兴
2024-10-15
曹冲是三国时期曹操的小儿子,我们从小就有听说过曹冲称象的故事。那么曹冲是怎么死的呢?一起来看看吧!
三国中曹冲是怎么死的?
曹冲 (196年—208年),字仓舒,是曹操儿子之一曹操第七子,由环夫人所生。 三国时期最著名的神童,曹冲从小聪明仁爱,与众不同,深受曹操喜爱。曹操几次对群臣夸耀他,有让他继嗣的意思。不过曹冲还未成年就在赤壁那年病逝,年仅十三岁。曹冲死的时候,曹操痛苦不已, 哀叹道:“如果华佗不死,仓舒不会死。”
建安十三年(208),曹冲病重不治而去世,年仅十三岁。与甄氏亡女合葬,追赠骑都尉印绶,黄初二年追赠谥“邓哀侯”,追加号为“公”,太和五年,加冲号曰邓哀王。
学者普遍遵从《三国志》本传记载,认为曹冲卒于建安十三年,即208年。然据清人丁晏《曹集铨评》增辑的《仓舒诔》序文:“建安十二年五月甲戌,童子曹仓舒卒,乃作诔曰”,“建安十二年”为207年,“五月甲戌”为汉历五月十四日,即儒略历6月23日。诔文言“十三而卒”,以此回推生年,当在东汉兴平二年,即195年。
曹冲人物简介
曹冲(196年-208年5月甲戌),字仓舒,东汉末年人物,曹操和环夫人之子。从小聪明仁爱,与众不同,深受曹操喜爱。留有“曹冲称象”的典故。曹操几次对群臣夸耀他,有让他继嗣之意。曹冲还未成年就病逝,年仅十三岁。
曹冲少年时就敏于观察,十分聪慧。曹冲出生五、六年,智力心思所达到的,就像成年人那样聪明。
当时孙权曾送来一只很大的象,曹操想要知道象的重量,询问众部下,都不能拿出办法来。曹冲说:“把象放在大船上面,在水痕淹到船体上刻下记号,再称量物品装载在船上,那么比较以后就可以知道了。”曹操十分高兴,马上施行了这个办法,果然知道了大象的重量。
相关人物
每回主要内容简介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一、二二、二三、二四、二五、二六、二七、二八、二九、三十、三一、三二、三三、三四、三五、三六、三七、三八、三九、四十、四一、四二、四三、四四、四五、四六、四七、四八、四九、五十、五一、五二、五三、五四、五五、五六、五七、五八、五九、六十、六一、六二、六三、六四、六五、六六、六七、六八、六九、七十、七一、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七、七八、七九、八十、八一、八二、八三、八四、八五、八六、八七、八八、八九、九十、九一、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九六、九七、九八、九九、一百、一零一、一零二、一零三、一零四、一零五、一零六、一零七、一零八、一零九、一一零、一一一、一一二、一一三、一一四、一一五、一一六、一一七、一一八、一一九、一二零、
重要情节:官渡之战、舌战群儒、煮酒论英雄、温酒斩华雄、桃园结义、夷陵之战、千里走单骑、华容道释曹、三顾茅庐、三分归晋、遗恨五丈原、赵云救阿斗、赤壁之战、许褚斗马超、草船借箭、空城计、火烧赤壁、横槊赋诗、杨修之死、智激周瑜、张飞威镇长板桥、刮骨疗毒、关羽败走麦城、关羽单刀赴会、三气周瑜、七擒孟获、
每回原文及解析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一、二二、二三、二四、二五、二六、二七、二八、二九、三十、三一、三二、三三、三四、三五、三六、三七、三八、三九、四十、四一、四二、四三、四四、四五、四六、四七、四八、四九、五十、五一、五二、五三、五四、五五、五六、五七、五八、五九、六十、六一、六二、六三、六四、六五、六六、六七、六八、六九、七十、七一、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七、七八、七九、八十、八一、八二、八三、八四、八五、八六、八七、八八、八九、九十、九一、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九六、九七、九八、九九、一百、一零一、一零二、一零三、一零四、一零五、一零六、一零七、一零八、一零九、一一零、一一一、一一二、一一三、一一四、一一五、一一六、一一七、一一八、一一九、一二零、
第一百二十回 荐杜预老将献新谋 降孙皓三分归一 却说吴主孙休,闻司马炎已篡魏,知其必将伐吴,忧虑成疾,卧床不起,乃召丞相濮阳兴
2024-10-15
第一百一十六回 钟会分兵汉中道 武侯显圣定军山 却说司马昭谓西曹掾邵悌曰:“朝臣皆言蜀未可伐,是其心怯;若使强战,必败
2024-10-15
第一百一十五回 诏班师后主信谗 托屯田姜维避祸 却说蜀汉景耀五年,冬十月,大将军姜维,差人连夜修了栈道,整顿军粮兵器,又于汉中
2024-10-15
第一百一十四回 曹髦驱车死南阙 姜维弃粮胜魏兵 却说姜维传令退兵,廖化曰:“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今虽有诏,未可动也。&
2024-10-15